以下是含有當代藝術聯展的搜尋結果,共84筆
1971年創立的「V-10視覺藝術群」,首次展覽《現代攝影–女展》就是以女性為題材的專題展,呼應當時西方女性主義挑戰傳統父權價值觀;成立於2011年的「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跨越半個世紀,由兩位留學法國的女性策展人姜麗華、呂筱渝共同策展《又見女展》,邀請V-10成員莊靈、郭英聲與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會員,共同以女性為題材的創作舉辦聯展,藉以彰顯V-10的實驗精神,同時呈現當代攝影藝術更為多元的女性觀點。
在當代世界中,何謂建築?建築的目的為何?透過不同路徑,在不同時空脈絡中與田中央建築相遇的7位藝術家,以橫跨電影、設計、聲音及表演藝術的創作,創造出想像的建築群像展覽。
藝術家田文筆用10多年時間,為台灣為百位當代藝術家塑像,透過雕塑過程發現每位藝術家的生命故事、創作思維與精神,新竹縣文化局邀請在美術館做「田文筆-向百位當代藝術家致敬」展覽,7日進行開幕式,特別聯合「瑞兔迎春-春聯揮毫贈送活動」贈送版印春聯,縣長楊文科歡迎鄉親蒞臨欣賞。
老屋!又有老屋經修繕重生的藝文餐飲空間誕生!為保留文化資產並再利用,同時推廣藝術生活美學,力麒建設、至美國際企業董事長郭淑珍,繼迪化街〈綻堂〉、溥儀御醫黃子正故居改建的〈綻堂蒔光〉,與北市和平東路〈大院子〉後,又投入資金主持修復了位在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60巷4號與6號的兩棟日式宿舍並命名為〈東美院〉,讓老屋得以新生並讓社會大眾得以親近文化資產。其中4號為〈東美院.至美蒔光〉,為多元性的藝文空間,包含器皿藝廊、茶空間、展覽空間。名為〈東美院.懷石料理〉的6號建築則顧名思義為日料餐廳。如今民眾可預約參觀、品茗或用餐,先品茗再用餐或先用餐再品茶。
「Mori」森感恩紀念展,15日在名間鄉皇穹陵紀念花園正式展出,聯展集合日本當代最著名的12位藝術家作品,所有展品也都是第1次在台灣公開展出,更顛覆一般人對納骨塔的刻板印象。
聚焦於社會符號與自我價值,plzzzz藝廊號召韓、日、法、印尼、台灣等7位當代藝術家作品的聯展《 I’ll Follow the Sun 》,結合藝術家個人生命經驗,對存在認知及不斷快速進化的消費文化,透過作品重新理解自身與社會意識形態。
第24屆台中市當代藝術家邀請展,於14日在大墩文化中心開幕,共344位藝術家參與展出,涵蓋11大類創作媒材,呈現台中多元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市長盧秀燕當場頒發藝術家感謝狀,肯定參展藝術家對台中市藝文發展的貢獻,展期至8月31日止。
十三行博物館與當代藝術家劉柏村合作辦理「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於今(15)日上午10點隆重開幕,本次特展從十三行的遠古記憶出發,以藝術家劉柏村的鋼鐵冶鑄創作為內容,從美學的視角重新凝視「考古」與「冶煉」,感受「冶煉」的過去與未來,以及藝術家對於「考古遺址」的未來想像。
第三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在疫情中,雖較第一屆少了30家參展商仍順利開幕,20至22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實體登場。
拼布過去主要是用來做成防寒的暖被、衣物,直到1970年代「藝術拼布運動」興起,拼布工藝逐漸演變成具創意的藝術表現,傳達當代文化特色。花蓮縣吉安鄉好客藝術村展出拼布藝術聯展,其中作品「祖母的花園」,遠從美國飄洋過海來台,是已超過1世紀且傳承家族4代的拼布被,極富歷史意義。
拼布過去主要是用來做成防寒的暖被、衣物,直到1970年代「藝術拼布運動」興起,古老拼布的工藝傳統逐漸轉為極具創意的藝術表現,傳達當代文化的活力與多元性。花蓮吉安鄉好客藝術村正展出拼布藝術聯展,其中一件作品「祖母的花園」,是從美國飄洋過海來台,且已超過1世紀的拼布被,迄今仍持續傳承家族4代的親情溫暖。
「台北A4×松屋銀座CROSSING 藝術講座」透過與東京銀座松屋百貨的展覽現場直播連線,將舉辦一場潮流藝術交流講座。邀請近50家畫廊參展,力推亞洲當代新銳藝術家,貴賓預展將於4月8日假台北市中山堂4樓藝文沙龍登場,4月9日至10日為公開展期。
【愛傳媒游文玫專欄】位於台北藝術大學內的關渡美術館依山而建,俯看關渡平原,是台灣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美術館。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包含九個展覽廳,不僅寬敞舒適,而且美術館建築本身就是一件當代藝術作品。目前館內正展出藝術家李傑「保持荒涼的表情個展」及「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得獎藝術家作品聯展。
元宇宙、NFT等都是今年最夯的關鍵字,而原本僅是為數位收藏的NFT,現也帶來新玩味,FineDayClub就攜手NFT策展管理平台EchoX,共同發售全球首顆「可以吃的NFT」,把一位難求的知名餐廳RAW帶進元宇宙,與VR金獎導演黃心健、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聯手,透過NFT線上策展平台EchoX打造全球首顆可以吃的NFT「We Are What We Eat」。
【旅遊經 編輯部報導】疫情期間,許多人的國外旅遊夢遭夢碎,現在想出遊日本嗎?台灣又出現一個偽出國日本景點,位於新竹火車站後站的南大路警察宿舍,市府投入4572萬元修復,串聯鄰近下竹樹屋,變身「下竹町」,將於2月5日(大年初五)起開放免費參觀。開館首檔展覽邀請國寶級古蹟學者兼建築畫家李乾朗教授展出超過30幅珍貴手稿,並推出風吹藍染、玩印下竹、手捏陶築、日系禪繞畫等課程,戶外草地2月12日起連續3周末舉辦文創市集,未來下竹町將定期舉辦活動,成為嶄新藝文聚落。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台灣今年也面臨長達2個月三級警戒,顛覆民眾生活型態,為呈現疫情帶給人們的共同感知,台中市文化局舉辦第23屆「110年台中市當代藝術家聯展」,邀集327位藝術家,透過不同素材呈現疫情面貌。
新冠肺炎疫情從去年開始衝擊世界,台灣今年也面臨長達2個月三級警戒,顛覆人類生活型態,為了呈現疫情帶給人們的共同感知,台中市文化局舉辦第23屆「110年台中市當代藝術家聯展」,邀集327位藝術家,透過不同素材呈現疫情的不同面貌,展現藝術大無畏的精神。
屏東車城鄉海口港出現一座超大玩偶,佔據看海美術館屋頂,原來是最新登場「春江獸月夜-阿咧特展」特別打造的裝置藝術,14公尺高、重逾400公斤的「春江獸」,怪奇、有趣,成為恆春半島最新的藝術地標。
【旅遊經 編輯部報導】
長流美術館與長流大中華文教藝術基金會舉辦「浮光靚影.靜物」公益聯展,將於3月11日至4月4日假長流美術館台北館舉辦,並於3月27日(六)舉行感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