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當地經濟的搜尋結果,共118筆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遇到不小挑戰,不但量產進度延宕,日前更遭到當地工會批評試圖引進低廉外籍勞工。以此台積電的經驗,顯然美國製造業的回流踢到鐵板。然而製造業回流對美國而言是否是錯誤政策?
西非經濟共同體指出,會員國的軍事首長2至4日將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加集會,就尼日政變進行會商。這個區域集團日前召開緊急高峰會後,曾經警告尼日軍政府不排除動武。
屏東因為高鐵南延、屏東科學園區設立,勝利新村觀光、菸廠1936文化基地及屏東演藝廳等,都是屏東縣推動觀光業的重要計畫,除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也會對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
東協是全球熱門的旅遊目的地,旅遊業也是東協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由於大陸與東協在地理位置上相鄰,大陸經濟穩健更是影響東協經濟增長相當重要的因素,法人表示,在大陸重啟經濟之後,對東協是短期利多。
大陸搶疫後復甦反彈,資本市場方面積極推動企業IPO,地方政府今年紛紛祭出措施與補助,帶動三大交易所在前三個月的時間內,已有逾60家企業上市,集資規模超人民幣(下同)540億元。
中國放寬防疫措施後,有外媒報導,中國富人近期湧入新加坡定居,根據研究機構New World Wealth估計,2022年約有1萬800名中國富人離開中國,其中部分湧向新加坡,主要是被新加坡的低稅率和優質教育環境所吸引,此趨勢也帶動新加坡當地豪宅價格飛漲、豪車大賣以及高級高爾夫俱樂部外籍會員年費大幅攀升。
國際貨幣基金(IMF)第一副總裁高萍娜(Gita Gopinath)當地時間18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表示,預計中國經濟將從今年第二季開始迅速復甦。
大陸《環球時報》20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副總裁戈皮納特當地時間18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表示,中國大陸經濟可能從今年第二季開始迅速復甦。
加州科技業裁員潮持續發酵,Google母公司Alphabet宣布裁減旗下生命科學企業15%人力。經濟學家說,數據顯示灣區整體失業率仍非常低,還沒有出現網路泡沫時代的衰退跡象。
英國財政大臣杭特(Jeremy Hunt)17日發表秋季預算聲明(Autumn Statement),提到英國陷入衰退。早前,英國公布10月份通膨率年增11.1%,遠超9月的10.1%及預期的10.7%。
由經濟部與台南市合作開發的新市產業園區今(12)日舉行動土典禮,台南市長黃偉哲與立委林宜瑾、郭國文也親臨現場參與這場盛事,產業園區面積約69.22公頃,預計115年可完工營運。未來南市府將與經濟部工業局積極合作,加速園區各項開發作業,期望能吸引國內外企業擴大對台南投資,同時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當地經濟繁榮。
在中國的利益誘惑攻勢下,少有非洲國家敢對北京說不,索馬利蘭共和國是其中的例外,讓中國當局怒不可遏。
從來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樣的,即便同一片葉子的葉脈紋理都大異其趣,讓人憬悟造物與演化的精妙巧思;當然沒有兩個人、兩隻動物會是一樣的,但我們不可能凝視著人或動物太久。
擔憂歐洲能源危機恐讓當地經濟陷入衰退,加上歐洲央行(ECB)升息腳步大幅落後美國,歐元兌美元12日盤中一度觸及1比1平價,為20年來首見。至於受到歐元探底,美元兌6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則衝高到108.56,再度刷新20年新高價。
全球經濟前景趨於黯淡,受惠於避險買盤搶進,美元指數5日一舉衝破106大關,再度升抵2002年12月來的近20年新高價。美元兌歐元則是升破1.03美元,分析師甚至認為漲至平價水位,已是時間早晚問題。
為滿足離島用電需求,台灣電力公司17日在台東縣蘭嶼鄉發電廠舉辦儲能系統及MR設備啟用典禮,卻遭當地民眾舉白布條抗議。居民表示,長年受到黑煙及噪音汙染,要求訂出遷廠時間表及睦鄰回饋措施。台電則回應,將與當地持續溝通。
在上海宣布斥資多達人民幣3,000億元來復甦經濟之後,受疫情嚴重影響的指標省份吉林在30日也公布43條穩經濟政策,涉及投資、糧食能源安全、供應鏈穩定等八大面向,要用最大力度減少疫情影響,穩住經濟基本面。
原定今年1月舉辦實體會議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因疫情問題延至5月22-26日舉行,這也是國際政要及企業領袖難得於春季時分,匯聚在歐洲海拔最高城市、瑞士滑雪勝地達沃斯(Davos)。
看好美國、台灣升息,公股銀行衝刺放款、金融操作投資等「生利資產」。華南銀行指出,為因應美元升息循環趨勢,持續積極擴建外幣生利資產部位。
極力倡導日圓走貶有利經濟發展的日本央行,在最近一波日圓貶貶不休下,行長黑田東彥再也看不下去,於18日表示,日圓快速走弱恐怕對經濟成長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也引發外界臆測日本央行不再袖手旁觀,恐將出手干涉,日圓匯價有機會反轉為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