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疏浚的搜尋結果,共31

  • 竹北濱海易積淹水求解方 鄭朝方允諾派3座抽水機常駐出海口

    竹北濱海易積淹水求解方 鄭朝方允諾派3座抽水機常駐出海口

    19日短延時強降雨造成竹北濱海地區多處淹水,竹北市公所舉辦易淹地區改善說明會,市長鄭朝方允諾將調派3座抽水機常駐鳳山溪出海口。縣議員張珈源也在26日議會質詢時請縣府提出改善措施,工務處回應將有多項計畫逐步緩解,至於是否增設固定式抽水站,會跟二河局討論鳳山溪河道管理,若有相關經費工務處可加緊來辦。

  • 新竹漁港清淤啟動 疏浚量達22萬立方米

    新竹漁港清淤啟動 疏浚量達22萬立方米

     新竹漁港為台灣西北海岸重要的漁業基地,但因地理、環境、氣候等先天條件,長年受漂沙及漲退潮造成淤積,為確保船隻航行安全,新竹市政府今年爭取4000萬元,近日展開代辦疏浚工程,可清淤數量至22萬立方米,比往年疏浚的量增加更多。

  • 確認新竹漁港航行安全 副市長出海看疏浚

    確認新竹漁港航行安全 副市長出海看疏浚

     新竹漁港為台灣西北海岸重要的漁業基地,因地理、環境、氣候等先天條件,長年受漂沙及漲退潮造成淤積,為確保船隻航行安全,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12日搭乘海巡艦艇出海,實地了解此次疏浚淤沙範圍。

  • 新竹漁港積沙影響航道 市府:5月下旬疏浚

    新竹漁港積沙影響航道 市府:5月下旬疏浚

    新竹漁港是桃竹苗區重要漁港,但每年東北季風都會造成航道淤積嚴重,影響漁民出海捕魚作業,市議員劉康彥指出,新竹漁港南、北堤及港內航道退潮時出現嚴重積沙,導致船隻必須S型閃避。對此,市府表示,預計5月下旬進場施工,降低對漁民捕魚的影響。

  • 長江水位持續走低 湖北多地啟動疏浚工作避免取水口觸底

    長江水位持續走低 湖北多地啟動疏浚工作避免取水口觸底

    澎湃新聞4日報導,長江湖北段,沿岸多地供水壓力持續。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融媒體中心3日消息,隨著乾旱少雨天氣,長江團風段水位持續走低,城區自來水供水面臨取水困難。縣清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已啟動取水口疏浚工程,該工程從1日開始計畫10天完成,屆時,將清淤泥沙近15萬方公尺,取水深度將從2米提升至10米,可有效保障冬季低水位供水安全。

  • 永安漁港北側圍堤開工 利用疏浚土方填新生地

    永安漁港北側圍堤開工 利用疏浚土方填新生地

    桃園市永安漁港需時常辦理疏浚才能維持港口及航道水深,確保漁船出入安全,桃園市政府計畫在港區北側興建圍堤作為漁港疏浚土砂堆置場,不僅可解決漁港疏浚砂土處置問題,也可形成新生地串聯漁港北邊北岸濱海遊憩區,預計圍築新生地面積約4.3公頃,工程5日開工預計2024年完工。

  • 河川局擬用興達港疏浚土方養黃金海岸沙灘 民代反對

    河川局擬用興達港疏浚土方養黃金海岸沙灘 民代反對

    水利署第六河川局日前在台南市南區舉辦灣裡海堤(黃金海岸)環境營造工程養灘工法說明會時,傳出經濟部能源局有意將黃金海岸養灘工程的土,從原先的鯤鯓土方改為高雄興達港疏浚土方。對此,台南市議員呂維胤表示反對,並指興達港屬第二類漁港,該港土方恐有油汙汙染風險,拿來養灘恐將影響黃金海岸環境,損及未來發展。

  • 高屏疏浚工程 驚見巨蟒

    高屏疏浚工程 驚見巨蟒

    橫跨高屏地區的斜張橋下正進行河川疏浚工程,有作業人員眼尖發現,泥沙地中有東西蠕動,向前一看竟是長約5公尺的大蟒蛇,眾人費了一番功夫才將牠拉起,據了解應該是外來種的緬甸蟒,有網友留言「這蛇精了吧」,大夥好奇這大蛇最後下場,有人留言說「又被放到山上了」。

  • 拿疏浚回饋金辦晚會 屏議員諷難怪貪汙多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因疏浚補助地方的公益回饋金再度掀起話題,屏東縣議員吳亮慶在議會質詢時指出,國道三號長治交流道下逢雨必淹,砂石回饋金卻拿來辦活動而不改善淹水現況,光今年就淹3次、淹了10多年,政府卻視而不見,「也難怪屏東縣貪汙被判刑的鄉鎮長這麼多。」

  • 濫用疏浚回饋金  屏議員諷難怪貪汙多

    濫用疏浚回饋金 屏議員諷難怪貪汙多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因疏浚補助地方的公益回饋金再度掀起話題,屏東縣議員吳亮慶在議會質詢時指出,國道三號長治交流道下逢雨必淹,砂石回饋金卻拿來辦活動而不改善淹水現況,光今年就淹3次、淹了10多年,政府卻視而不見,「也難怪屏東縣貪汙被判刑的鄉鎮長這麼多。」

  • 南海造島利器 天鯤號實現重型挖泥船全船自主研製

     中國大陸最新重型挖泥船「天鯤號」在12日成功完成為期4天的首次海試。大陸媒體指出,其與眾不同不僅在於作為海上巨無霸的噸位,更在於它是迄今為止大陸疏浚業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的集大成者。

  • 每小時填滿一座足球場 亞洲最大挖泥船天鯤號成功海試

    經過近4天的海上航行,中國大陸首艘由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在12日成功完成首次試航。

  • 造島神器最強 陸躍全球疏浚大國

    造島神器最強 陸躍全球疏浚大國

     重型挖泥船屬於高技術含量、資金密集型國家重要基礎裝備。全世界只有荷蘭、比利時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自主設計、建造的核心技術,2017年底在大陸誕生下水的「天鯤號」,則是首艘由其自主研發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意味著疏浚領域的造船關鍵技術已掌握在中國人手中。目前,大陸疏浚企業年疏浚能力突破10億立方公尺,躍升成為世界第一疏浚大國。

  • 防杜疏浚砂石盜採 河川局與檢方齊監督

    防杜疏浚砂石盜採 河川局與檢方齊監督

    第四河川局疏浚濁水溪雲林段,為了防範砂石盜採,首次與雲林地檢署合作舉行疏浚作業及廉政透明說明會,一來由檢方當防弊後盾,俾使得標業者守法,二來讓檢方了解目前疏浚監控系統與平台,而所有遠端監控影像及文字資料,檢方可隨時登入掌握取得。

  • 抗議仁愛鄉疏浚砂石車上路 國姓鄉民要求速修河床便道

    抗議仁愛鄉疏浚砂石車上路 國姓鄉民要求速修河床便道

    南投縣國姓鄉台21線公路、133縣道沿線鄉民,6日齊聚北港村集會所拉白布條,抗議仁愛鄉互助村黃肉溪疏浚工程砂石車上路,嚴重影響居民交通安全及觀光,並揚言誓死抗爭,鄉長丘埔生甚至表示,若仁愛鄉公所仍堅持不等河床便道施設完工,強行平面道路,不排除帶領鄉民封路,保護鄉親的生命財產安全。

  • 深澳坑溪常淹 議員喊疏浚

     6月初暴雨造成基隆深澳坑溪水暴漲,淤泥堆積嚴重,河水漫出河道,溢流路面,附近居民不堪其擾,紛紛抱怨陳情,議員陳東財昨前往會勘,要求水利署1個月內完成疏浚,並要工務處評估,拆除溪流下游突出河道的箱涵,減少排水阻礙。

  • 疏浚清淤 新竹漁港航安升級

     新竹漁港由於突堤效應,造成港口嚴重淤沙,漁民時常得配合潮汐出海,為改善此狀況,市府向漁業署爭取3000萬經費,進行「新竹漁港疏浚工程」,16日動工,市長林智堅表示,預計9月完工後,提供安全出海的航道。

  • 改善漁民作業 新竹漁港疏浚工程開工

    為改善新竹漁港淤沙問題,新竹市政府向漁業署成功爭取經費,進行「新竹漁港疏浚工程」,今天舉行開工典禮,預計9月完工。

  • 地方盼加高汫水港堤防 水利署:防洪重點在疏浚

     「難道要等到真的淹水,政府才會重視?」鹽水區汫水里10多位居民19日到市府水利局拉布條陳情,指後鎮大排匯入八掌溪畔的上游白沙屯堤防,與下游汫水港堤防高度差1公尺,擔心大雨一來,八掌溪氾濫恐淹進村落,要求加高堤防,但並未達共識。

  • 宜蘭疏浚...雇怪手撈布袋蓮

    宜蘭疏浚...雇怪手撈布袋蓮

     宜蘭縣政府為了因應汛期,縣內各河川的疏浚清淤陸續動工,不過,確保河道順暢,不只從河底下手,河面漂浮物也可能阻礙閘門功能,阻礙排水,尤其布袋蓮問題最令人頭大,縣府定期僱工撈除,形成河川上下游挖淤泥,中游挖布袋蓮的奇特畫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