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的搜尋結果,共389筆
近期大陸呼吸道疾病急速增加,兒科人滿為患,令外界感到擔憂。根據美國專家說法,目前中國的相關呼吸道感染皆為已知病毒,並無發現新病原體;大陸官方也持相同意見,並指都有相應的成熟治療手段。
美國拜登政府準備移除對中國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的限制,試圖說服北京加強合作以制止合成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流入美國。
衛生官員今天警告,過去10年美國新生兒梅毒病例暴增10倍,這是美國性傳染病增加的冰山一角。
移居印尼峇里島的30歲美國網紅朗恩(Pauly Long)因會吃動物睪丸而被封為「睪丸王」,他今年挑戰連續100天吃生牛排,挑戰結束後,他聲稱完全沒生病,身體也比以前更有活力、消化更好。
美國今天成為全球首個批准孕婦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苗的國家,這款疫苗可在新生兒出生後6個月內,降低感染RSV病毒後併發重症的風險。
新冠變異株「BA.2.86」目前已在英國、美國、以色列、丹麥等4國現蹤,BA.2.86的許多突變讓它與先前變異株相比「結構截然不同」,同時也與現在疫苗鎖定預防的變異株不同。不過目前仍沒有跡象顯示它傳播的速度更快,或更易導致重症。
全球今夏遭逢史上最熱7月,人們大量選擇戲水消暑。但美國與台灣近日接連傳出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導致的腦膜腦炎死亡案例,引發重視。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最新統計,被專家暱稱「艾里斯」(Eris)的COVID-19新變異株EG.5,最近已成為美國主要流行變異株,但似乎未見重症風險增加或構成直接危險。
巴西一名7歲男童3日看到路邊的砂石後,整個人跳進去玩耍,家人還為他拍下雙手比讚的照片,沒想到男童「幾分鐘後」就送醫,到院時不幸身亡。原來男童玩耍的砂石是石灰石粉末,巴西當地媒體稱,男童因吸入石灰粉而中毒身亡。
美國繼威斯康辛州3月發生多人感染致命真菌狀況,密西根州最近也爆發多人感染的棘手狀況。州府衛生當局週五(14日)證實,一家紙廠爆發芽生菌病(blastomycosis)疫情,至少97人發病,其中1人死亡,紙廠已暫時關閉。這種真菌不常見但有致命風險,由於病例數多到前所未見,聯邦政府人員準備介入調查。
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外媒7日報導,美國最快將從10日開始,鬆綁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入境,旅客入境時不再需要出示新冠病毒陰性證明。
確診新冠肺炎,症狀大多於1個月內恢復,但有不少人症狀持續1個月以上,奇美醫療體系統計,2022年至2023年共診治3029位後新冠病況門診病人,其中女性高達1942位,占64%,平均年齡為42歲;40至60歲者占三分之一以上,未滿18歲僅1成,後新冠病況好發於中年女性及慢性共病症者的族群。
白宮發言人尚皮耶今天表示,北京沒有理由對美國與其他國家針對來自中國航班的旅客採取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措施進行報復。隨著中國病例激增,這些基於公共衛生因素採取的措施合理。
中國COVID-19疫情爆發,各國紛強化來自中國入境旅客的檢疫措施。但也有專家認為,無論是針對性的入境管制或採檢都缺乏科學實證,強化疫苗接種才是各國當務之急。
北京在放棄清零防疫政策後,其國內疫情失控,新冠病毒感染者激增,醫療量能不堪負荷,急重症病床短缺,醫院和殯儀館外大排長龍,加上與疫情相關的資訊欠缺且不透明,引發國際社會擔心該國可能出現新變種病毒,一旦擴散出來,可能將全球打回3年前疫情剛爆發時的原點,因此有越來越多已經打開國門的國家已經宣布或正在考慮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新的檢疫政策,以下為整理報告: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中國大陸即將在明(2023)年1月8日鬆綁入境措施、恢復出境旅遊,各國嚴陣以待,義大利一座機場昨(28)日通報,將近半數來自大陸的旅客新冠檢測結果呈現陽性,迫使義大利宣布即日起全面採檢陸客,除此之外,英國也在考慮升級入境措施。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稍早前宣布,考量中國疫情資訊欠缺且不透明,以及為了防範新型變種病毒入侵,自美東時間1月5日凌晨0時1分起,來自中港澳2歲以上的旅客,不分國籍或新冠疫苗接種情況,一律必須出示搭機前2日內的新冠陰性檢測證明。
Omicron病毒株的高傳染性亞型變異株XBB病例,已激增到占全美約18%,在美國東北部更達50%以上。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Omicron病毒株的高傳染性亞型變異株XBB病例,已激增到占全美約18%,在美國東北部占50%以上,而此時正是成千上萬美國人逢假日旅行的季節。
研究顯示,接種新冠疫苗能夠降低染疫後的重症風險,不過患者仍會有咳嗽等不同症狀。最新英國統計研究顯示,染疫後的症狀可能和接種多少劑疫苗有關,其中完整接種基礎劑(通常是2劑)的患者,前5大常見症狀依序為喉嚨痛、流鼻水、鼻塞、持續咳嗽及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