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病例討論的搜尋結果,共59筆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鬆口,擬調整確診者等隔離天數「讓更多人投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解釋,他認為縮短天數是種方式,或改變病例通報定義,有待專家會議討論。
北韓中央通信社今天報導,北韓將在未來幾週內舉行兩場重要會議,其中一場將檢視國內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政策;北韓宣稱自7月底以來便未新增確診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召集猴痘專家,討論是否應將這波猴痘病例情況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也就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
繼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國內也出現2例MIS-A(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通報案!1名已死亡的50歲男子,染疫後11天出現多器官發炎;另名為20多歲男性,指揮中心初步判斷,2人難以符合美國CDC的病例定義,但仍會提交專家會議討論。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近來國際又傳出猴痘(monkeypox)疫情!今年5月中旬英國出現全球首例本土個案,截至6月14日累計35個非原疫區國家、至少1729例確診。世界衛生組織(WHO)23日將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是否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不過,專家認為,目前猴痘疫情仍是「有限的人傳人」,台灣尚無病例,不須太過擔心,勤洗手仍是有效對抗病毒的不二法門。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3日)上午8時召開擴大防疫會議,蘇貞昌裁示,有關指揮中心針對民眾於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診斷後得認定為確診的規畫,為保全公衛量能並使民眾儘速取得需要的藥物,請指揮中心進行細節討論。
又有疫情恐席捲全球!世界衛生組織(WHO)5月20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最近爆發的猴痘(monkeypox virus)病毒疫情,這種疾病原本常見於西非與中非,近期案例卻多發生於歐美,尤其在歐洲,甚至遠在澳洲也通報出現猴痘病例,截至20日,全球至少100多例確診或疑似病例。
宜蘭縣今(3日)新增448名確診個案,近日確診人數攀升,因應篩檢量能需求增加,明日起礁溪杏和醫院加入社區篩檢站行列,宜蘭縣政府呼籲縣民若有感冒症狀請前往社區篩檢站篩檢;疫情部分,近兩日新增2例死亡個案,都是80多歲女性,採檢確診後病程快速惡化,急救無效,宣告死亡。
歐美多國近來陸續出現百餘起兒童不明原因急性嚴重肝炎,日本也出現疑似病例;高達10%病童需要肝臟移植、1人逝世。當感染源不明,疾病怎麼預防?嬰幼兒不善表達,如何留意疑似症狀、何時須盡快就醫?
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28日下午在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記者會表示,大陸新冠疫情近期接連有多例死亡個案,從報告來看,死亡病例特點,一是年齡大,而且部分是高齡老人;第二是合併多種的基礎疾病,而且部分病人基礎疾病比較嚴重。從死亡病例來看,不能把新冠肺炎等同於普通流感或者視作大號流感來對待。
近日美國多州接連傳出禽流感疫情,國內無法進口,恐怕會影響白肉雞供需及物價,農委會近日找進口業者、雞農等討論,會中釋出要採「專案進口」的方式,但引發國內雞農不滿,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今天強調,「不會修改檢疫規定」,目前美國禽流感疫情已漸穩定,我國的白肉雞供應及凍存的量可以至6月底沒問題,但如果美國雞肉無法進口,恐怕就會面臨供應不足。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投稿,沒想到就能登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很感謝張鈺堂老師的指導,讓我夢想成真!」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唐樂欣難掩興奮地敘說自己投稿的過程,以及論文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的心情,因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是目前全世界醫療領域影響係數最高的期刊,更是全球排名第一、最具影響力的醫學期刊。唐樂欣不但是目前台灣登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年輕的一位作者,更是台灣首位登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醫學生」!
香港新冠確診數字持續暴增,25日首度飆破1萬例,新增死亡病例47例。歐盟駐港辦事處證實,在一年多來嚴密的防疫措施下,一成歐盟公民已陸續離開香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4日晚間頒布緊急命令抗疫生效,合法引進大陸醫護人力協助抗疫,紓解香港醫護人力工作壓力。
伊朗衛生部副部長海達里(Kamal Heidari)今天告訴國營電視台,境內發現首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Omicron變異株確診病例。
Q:近期美國發布經濟數據,無論是CPI或是PCE都在不斷上升,顯示通膨並沒有因為美聯儲縮減購債而減少,主席鮑威爾在11月底也說明未來對於通膨,將不再使用「暫時性」字眼,接下來12月份會議,有望為明年定調,未來該怎麼看?
日本媒體30日報導,日本出現第一起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的確診病例。這是繼香港之後,第二個亞洲國家或地區出現Omicron感染病例。患者是30多歲的男性,28日從納米比亞入境日本,在千葉縣的成田國際機場檢測時確診染疫,經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進行基因定序後,確認是Omicron變種病毒。
繼屏東挖眼案後,近期國內出現超商店員因勸導民眾戴口罩,遭刺死的事件,犯案者曾有精神科就醫紀錄,引發外界關注,也令《精神衛生法》修法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衛福部今表示,近期已將《精神衛生法》修正案送至行政院,今午將逐條討論,盼在年底送入立法院。
新冠肺炎在國內的致死率高達3.76%,超過全球平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表示,為因應重症率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周一起每周一至五都將召開「COVID-19線上重症病例諮詢會議」,由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擔任召集人,每日會同3至5名諮詢委員,提供各醫院臨床重症個案的處置建議。
台灣遭英國變種新冠病毒攻入,指揮中心急宣布鎖國1個月,暫緩外籍人士入境,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重啟國門仍需視國際疫情及疫苗施打判斷,最快也要3月。
近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新冠疫情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出席「上海科普大講壇」,他於論壇上表示,如果明年大陸新冠病毒疫苗的第三期臨床結果很好,建議民眾一定要施打,至於若要應急接種,民眾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他稱,整體來說,對大陸新冠疫苗比較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