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痊癒患者的搜尋結果,共77

  • 達人心法-以病人為中心 以心為出發點

     執業多年,張瓊珍看過無數精神異常的患者,她表示「天才與精神病人常常只有一線之隔」,這些病人中有很多都是高學歷的知識份子,不少人因為在海外留學適應不良、壓力太大,才會導致心理出現狀況。

  • 確診三周咳不停 小心變慢性咳嗽

    確診三周咳不停 小心變慢性咳嗽

     確診新冠肺炎超過3個禮拜還咳個不停,就要注意恐怕演變成「慢性咳嗽」,中醫師表示,一般性的感冒,咽喉因急性發炎充血腫脹,會出現黃痰和咳嗽症狀,大約一周就痊癒了,若是體質、肺氣、脾腎虛的患者,過了急性期還在咳,有可能是長新冠,更要小心黏膜反覆受傷變成「內傷咳嗽」,急性期最好加強消炎,包含冰飲、燒烤、炸、辣都要忌口。

  • 高醫推動無C洗腎 幫助病患找回「腎」利

    高醫推動無C洗腎 幫助病患找回「腎」利

    謝姓婦人因罹患B型肝炎與尿毒症,28年來都需靠洗腎過日子,期間又檢查出罹患C型肝炎,接受高醫治療3個月後,成功擊退C肝病毒。許多洗腎患者都會感染到C肝,國內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而C肝就是危害肝臟的病毒之一,因此高醫推動「C肝微根除計畫」,並攜手22家南部血液透析室,共同打造「無C洗腎」。

  •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保護力達9成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保護力達9成

     國人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帶狀疱疹,尤其國內50歲以上族群幾乎百分百得過水痘,神經節裡潛伏水痘帶狀疱疹病毒,醫師建議可接種疫苗預防「皮蛇」,現在已有非活性疫苗問世,可達92%的保護力,預防「疹後神經痛」可達8成以上。至於18歲以下的民眾,因國內自2004年起已開始幫新生兒打水痘疫苗,則不建議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 染疫痊癒狂咳以為長新冠 照X光驚見左肺破洞!原因曝光

    染疫痊癒狂咳以為長新冠 照X光驚見左肺破洞!原因曝光

    有抽菸及糖尿病史的56歲盧先生確診痊癒後仍有持續咳嗽的症狀,他以為是「長新冠」,直到後來周遭親友懷疑他在散播新冠病毒,才再次到胸腔內科門診就醫,經X光檢查加電腦斷層證實是肺結核,院方也通報衛生單位,並開始投以抗結核藥治療。

  • 英國最新衛生建議:猴痘患者痊癒前不應有性行為

    英國最新衛生建議:猴痘患者痊癒前不應有性行為

    根據英國衛生當局發布的新指南,有猴痘症狀的人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包括性行為;曾密切接觸猴痘患者的人,在必要情況下應隔離21天。

  • 輕症痊癒「爬3樓狂喘」 專跑馬拉松男衝醫院:我怎麼了

    輕症痊癒「爬3樓狂喘」 專跑馬拉松男衝醫院:我怎麼了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分享,一位30多歲的男患者,確診新冠肺炎以前可以跑42公里的馬拉松,但感染輕症以後,至今已經痊癒了1個多月,結果爬3層樓梯就喘到不行,讓患者本身嚇到狂問「到底怎麼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 輕症不代表沒事! 研究:近76%患者不用住院卻有新冠後遺症

    輕症不代表沒事! 研究:近76%患者不用住院卻有新冠後遺症

    自疫情爆發以來,除了關注確診數、致死率和中重症率之外,學者也關注新冠肺炎的後遺症-長新冠(long-COVID)帶來的影響。非營利組織 FAIR Health研究指出,患有後遺症的患者有約76%在得到新冠時是輕症,但在幾個月後他們被診斷出長新冠的症狀,包括呼吸問題、咳嗽、疲勞和高血壓。

  • 頭條揭密》刺胳針:警惕「長新冠」後遺症 女性罹患率高3成

    頭條揭密》刺胳針:警惕「長新冠」後遺症 女性罹患率高3成

    Omicron在台灣正進入快速擴散期,感染的人數愈來愈多,雖然此型毒株重症與死亡比例很低,絕大多數感染者都會康復,但是世界衛生組織與醫學研究報告顯示,有相當多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者都面臨12周或是數個月的持續症狀」,或稱「長期新冠症狀」。目前該症狀種類高達200多種,合併出現症狀會多達10多種。最常見的包括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與多部位疼痛。出現這種長期新冠症狀女性患者較男性多約1/3,接種2劑疫苗者罹患率會降低50%。

  • 他染疫505天病逝創最長紀錄 病毒「瘋狂突變」專家籲:這類人當心

    他染疫505天病逝創最長紀錄 病毒「瘋狂突變」專家籲:這類人當心

    各國面對新冠疫情起起落落,與病毒共存儼然成為未來抗衡的目標,現階段確診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不過醫生建議仍要追蹤康復情況,因為多數康復患者出現所謂的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來看英國一名患者並非持續感受新冠後遺症,他與病毒長期抗戰505天,不幸的是,去年(2021)在醫院病逝,創下人類感染Covid-19最長時間的紀錄。

  • 日本染疫患者嗅覺半年未恢復 聞咖哩味像廢水

    日本染疫患者嗅覺半年未恢復 聞咖哩味像廢水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肆虐日本已滿兩年。一名新婚年輕女性2021年8月染疫,痊癒後仍留下嚴重嗅覺障礙,聞咖哩味道就像廢水。

  • 新冠痊癒引「病變」孩童最危險 專家:三件事要知道

    新冠痊癒引「病變」孩童最危險 專家:三件事要知道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導,一項來自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新研究發現,確診 COVID-19痊癒後的兒童中,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增加的。

  • 印尼紅十字會:血漿療法可助9成重症患者康復

    印尼紅十字會:血漿療法可助9成重症患者康復

    印尼COVID-19疫情持續好轉,醫院解壓,急著替親友尋找痊癒患者血漿的民眾減少許多。印尼紅十字會的醫生琳達說,痊癒患者血漿能幫助9成狀況緊急的患者康復。

  • 新冠病毒可怕超過預期 49%患者一年無法痊癒

    新冠病毒可怕超過預期 49%患者一年無法痊癒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國際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上月底發布一項針對新冠患者後遺症(又稱「長期新冠」)、由中國專家負責的研究。結果顯示,近半數患者出院後1年仍無法痊癒。

  • 打完AZ竟出現飛蚊症 眼科醫:約2周會痊癒

    打完AZ竟出現飛蚊症 眼科醫:約2周會痊癒

     謝姓男復健師打完AZ疫苗後雙眼出現飛蚊症,嚴重影響作息,就醫1周後卻自癒。輔英科大附設醫院眼科醫師洪啟庭表示,近期收治百餘例飛蚊症突發病患都與AZ疫苗有關,注射莫德納者則未有相關副作用。

  • 陳金芳快評》以國家力量幫助新冠痊癒者

    陳金芳快評》以國家力量幫助新冠痊癒者

    台灣疫情稍緩,但世界疫情仍持續蔓延,病毒不斷突變考驗了疫苗的有效性,藥物也需要進一步開發。除了控制疫情、藥物開發與疫苗施打之外,如何照顧康復者,更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 無症狀新冠患者痊癒後也有後遺症 前5大症狀令人意外

    無症狀新冠患者痊癒後也有後遺症 前5大症狀令人意外

    一項美國研究顯示,無症狀新冠患者就算痊癒也會留下後遺症,這些後遺症顛覆大眾想像,常見症狀前5名依序為疼痛、呼吸困難、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疲勞、高血壓。

  • 美研究 mRNA疫苗免疫力持久 3類人例外

    美研究 mRNA疫苗免疫力持久 3類人例外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民眾接種如莫德納、輝瑞/BNT等mRNA疫苗後,可能誘發體內長達數年之久的免疫反應,這些民眾或許不用再補打疫苗對抗新冠病毒,但年長者、免疫力低落或是曾吃能抑制免疫反應藥物的人例外。

  • 英國讓新冠痊癒者再度接觸病毒 研究是否免疫

    英國科學家19日針對新冠肺炎展開最新研究,這回讓曾確診新冠肺炎並痊癒者再度接觸病毒,以了解痊癒者是否對病毒免疫。

  • 驚悚!新冠重症者痊癒 逾一成5個月內死亡

    驚悚!新冠重症者痊癒 逾一成5個月內死亡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近1年,對於致病機制和治療方式的突破,愈來愈有新進展,但新研究也發現,新冠肺炎確診者即使痊癒,也不能保證未來沒事。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揭露一殘酷的事實,新冠重症痊癒者,竟然有八分之一會因心臟、糖尿病等問題,而在5個月內死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