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癌症專科的搜尋結果,共23

  • 返老還童希望園區啟用 幫助癌友

    返老還童希望園區啟用 幫助癌友

     全球第一座「返老還童希望園區文教中心」將於9月16日啟用。返老還童氣功創辦人蔡良安10幾年來在全國北中南開設課程幫助世界許多癌友恢復健康、累積寶貴經驗,該中心啟用後將提供癌友們一個非常自然的練功環境及促進身心靈健康的新境界。

  • 死於癌症機率飆77%! 研究揭生活在「1環境」是關鍵

    死於癌症機率飆77%! 研究揭生活在「1環境」是關鍵

    飲食與健康具高度關係,長期攝取高脂、高糖或高鹽食物,小心提供癌症入侵的機會。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引述美國研究指出,長期生活在食物沼澤者,死於與肥胖相關癌症的可能性,如乳癌、大腸癌和肝癌等,比生活在有健康食物選擇的地區高出77%。

  • 36歲補教鐵人抽菸又熬夜  「晨起噴出一灘鼻血」罹鼻咽癌

    36歲補教鐵人抽菸又熬夜 「晨起噴出一灘鼻血」罹鼻咽癌

     現年48歲任先生早年在補習班教美語,跳點上課一周要跑遍南投縣9處教學,加上17歲就抽菸,34歲時開始出現左耳聽力異常、左邊脖子腫都不以為意,直到36歲某日晨起左鼻流出帶腥味一灘血到醫院就醫檢查證實罹4期鼻咽癌,經放化療治療痊癒,未料3年後再復發,經內視鏡手術切除,他也痛定思痛戒菸並過規律生活,迄今未再復發。

  • 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男人比女人壞嗎?(王建煊)

    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男人比女人壞嗎?(王建煊)

    美國有位癌症專科醫生說,在他看過的癌症病患中,如果丈夫罹癌,多數妻子都會留在身邊。但如妻子罹癌,百分之八、九十的先生會離開。

  • 大腸癌末期仍有手術希望? 50歲男靠這療法重獲新生

    大腸癌末期仍有手術希望? 50歲男靠這療法重獲新生

    大腸癌晚期絕非不治之症,縮小腫瘤仍有手術與治癒希望!一名50多歲父親工作從不懈怠,希望唸國中孩子能有快樂人生,沒想到貧血就醫竟發現自己已罹第四期大腸癌,最壞恐剩1年生命。在個案與醫師努力下,先用標靶藥物與化療腫瘤縮小後,再手術切除,成功保護生命,觀察約兩年未見復發跡象。

  • 雜誌精選》楊志新「抗癌」30年 引領臺大癌醫再升級

    雜誌精選》楊志新「抗癌」30年 引領臺大癌醫再升級

    後疫情時代,非典型醫院時代來臨了!隨著臺大癌醫輻質中心即將在今年底開幕,數十年來,高居國人死亡原因之首的癌症,在科技日新月異下,除了邁向精準醫療外,醫病關係,也正在悄悄改變中。

  • 兩代三人罹大腸癌 天選家族樂觀抗癌

    兩代三人罹大腸癌 天選家族樂觀抗癌

    藝人余苑綺罹大腸癌8年經歷數70次化療仍不敵病魔,消息傳出後讓許多病友不勝唏噓;台中張姓一家兩代三人陸續罹患大腸癌,母子3人25日分享自己抗癌逆轉勝經歷,笑稱自己是天選家族,還說「遇到就面對,相信醫師、沒有什麼好怕的…」;台中榮總大腸癌多專科治療團隊也以此天選家族完勝癌症為證,強調「大腸癌絕非不治之症」。

  • 書摘精選》自律神經失調是慢性病 不是急性病

    書摘精選》自律神經失調是慢性病 不是急性病

    什麼是慢性病?就是指病症的歷程持續三個月以上。例如糖尿病就算是慢性病,需要經年累月的追蹤診療。急性病則與慢性病截然不同,急性病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促成病症,然後快速地暴發生病,病症持續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因為超過了三個月就會被叫作慢性病了。

  • 發現往往末期了!78歲嬤肺鱗癌 長出3.8公分腫瘤

    發現往往末期了!78歲嬤肺鱗癌 長出3.8公分腫瘤

    新竹78歲阿嬤因喘、咳血求診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胸腔科主任莊子儀診斷為右中葉肺鱗癌合併骨轉移第4期,阿嬤經化療與免疫治療,加上使用雙免疫藥物,讓原本3.8公分肺鱗癌腫瘤已縮小至幾乎看不到,明顯肋膜積水也消除,恢復日常生活,目前穩定治療中。

  • 70歲老翁打完莫德納不適 就醫竟揪出肺腺癌

    70歲老翁打完莫德納不適 就醫竟揪出肺腺癌

    70多歲黃姓男子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常感疲倦、無力,就醫發現竟是肺腺癌作祟,經傳統化療效果不佳,接受「次世代定序」檢查才找出罕見基因突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即時給予雙標靶藥物治療,一個月後黃男的腫瘤縮小如乒乓球,病情終於穩定。

  • 彰化秀傳醫院延平大樓更名 秀傳癌醫中心開幕啟用

    彰化秀傳醫院延平大樓更名 秀傳癌醫中心開幕啟用

    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彰化秀傳醫院於1999年啟用的延平大樓就是以癌症治療為主軸,最近院方將整棟大樓改裝、增加醫師陣容,於聖誕前夕24日開幕啟用,更名為「秀傳癌醫中心」,以全新面貌提供癌友們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 不再是絕症!癌症已成可控制慢性病

    不再是絕症!癌症已成可控制慢性病

    癌症自民國71年起至今一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讓許多人「聞癌色變」,不過隨著醫療品質的提升,除了傳統手術治療、化學或放射線治療外,這幾年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加入治療行列,提升了癌症存活率,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在西元2006年就將癌症重新定義為「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癌症不再等於絕症!

  • 罹癌下巴長巨瘤 他拒醫求神下場慘

    罹癌下巴長巨瘤 他拒醫求神下場慘

    在發現病症的初期最好還是要乖乖配合醫生治療,否則很可能因此釀成不可收拾的嚴重後果。一名俄羅斯男子2年前嘴唇處長了一顆小腫瘤,醫生檢查後判定是癌症的第一期症狀,建議男子進行後續治療,沒想到卻遭到男子拒絕,認為只要誠心祈禱就可以自動痊癒,然而2年後這顆腫瘤早已變成巨無霸,癌細胞也入侵他的腦部。

  • 肺癌權威成立病友會fb、line社團即時答獲選模範公務員

    肺癌權威成立病友會fb、line社團即時答獲選模範公務員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科醫師陳崇裕捨棄調台北總院機會留在雲林服務,從零開始為該院建置了完善的肺癌醫療團隊,使得雲林縣肺癌5年期存活率高於醫學中心及全國值,為了鼓勵病友,還成立病友會、臉書社團及line群組,讓病友相互交流支持,他並提供即時答服務,視病如親,獲教育部頒模範公務員。

  • 重磅! 生華科攜手史丹佛大學 速啟兒童腦瘤新臨床

    生華科今天宣布正式和美國知名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醫學研究團隊,以及全球頂尖兒童腦瘤研究和治療權威機構-美國「兒童腦瘤聯盟」( Pediatric Brain Tumor Consortium, PBTC ),共同組成抗兒童腦瘤大聯盟,並和負責臨床執行及監督的美國兒童腦瘤聯盟簽署合作計畫,將共同開發及規劃啟動公司新藥"CX-4945於兒童惡性腦瘤-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 人體一/二期臨床試驗 "。

  • 多科整合成趨勢 提高服務量是運作關鍵

    多科整合已成為醫界趨勢,整合後的可否維持服務量成關鍵,因此各科醫師的醫療空間需固定集中,加上個管師可跨科橫向聯繫,才能方便串聯醫師看診。

  • 癌患福音  台東馬偕設核醫科

    癌患福音 台東馬偕設核醫科

    台東癌症死亡率全國之冠,台東馬偕醫院今天成立「核子醫學科」,強化醫療設備,東馬強調「賠錢,但一定要做」。

  • 癌症治療-懷孕罹癌超恐慌 個管師幫忙好安心

    癌症治療-懷孕罹癌超恐慌 個管師幫忙好安心

     陳小姐2年前懷孕時,自我發現右乳有異狀,到醫院檢查確診乳癌第4期,且已轉移至肝臟,心情瞬間跌到谷底,擔心寶寶的安危,聽醫師講話時、腦袋一片空白,幸經院內腫瘤個管師和她詳細溝通、安撫,決定先剖腹產,接著進行化療,最終母女均安。

  • 懷孕罹癌超恐慌 個管師協助病人安心

    懷孕罹癌超恐慌 個管師協助病人安心

    陳小姐2年前懷孕時,自我發現右乳有異狀,到醫院檢查確診乳癌第4期,且已轉移至肝臟,心情瞬間跌到谷底,相當擔心寶寶的安危,聽醫師講話時、腦袋一片空白,幸經院內腫瘤個管師和她以及家人們溝通、安撫,先透過剖腹產,接著進行化療,最終母女均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