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癌症飯的搜尋結果,共10

  • 吃飯出現「1症狀」別輕忽!專家:恐是癌症警訊

    吃飯出現「1症狀」別輕忽!專家:恐是癌症警訊

    感覺疲倦、體重下降等經常是罹患癌症的跡象,不過美國腸胃道專家藍儂(Anne Marie Lennon)警告,還有一項民眾經常輕忽的警訊是吞嚥困難,若用餐時難以吞下食物,或沒吃東西卻總是有飽足感,就要特別注意。

  • 唐玲反省「我為什麼會得癌症?」揭4點壞習慣致病

    唐玲反省「我為什麼會得癌症?」揭4點壞習慣致病

    女星唐玲2019年罹患胃癌,經過8次化療和切胃手術,原以為抗癌成功,卻發現癌細胞轉移至4期,只好再摘子宮和卵巢保命。最近她接受輔助治療,邊打針邊自省「我為什麼會得癌症?」唐玲想出4個可能原因,並用1句話總結:「沒有真正的好好的愛過自己。」

  • 依「我的餐盤」口訣進食 營養更均衡

    依「我的餐盤」口訣進食 營養更均衡

     現代人生活趨於靜態,常攝取過多熱量,營養卻不均衡,有「4不足、3超過」的問題,蔬菜、水果、乳品、堅果種子不足,而豆魚蛋肉、全穀雜糧、油脂卻超量攝取。營養師表示,目前盛行的減重方式,如5:2斷食法、原始人飲食法多為極端式飲食,民眾可照「我的餐盤」口訣進食,並把運動作為生活一部分,讓生理代謝處在良好的運作狀態。

  • 自費腎癌標靶新藥上市 晚期病友治療新選擇

    自費腎癌標靶新藥上市 晚期病友治療新選擇

    高齡84歲的王先生,患有腎臟癌。8年前曾切除腫瘤,卻在去年察覺出復發跡象。醫師以新上市的二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良好控制。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表示,用以治療晚期腎癌的二線標靶新藥,已在去年11月取得上市核准,可延長整體存活期至21.4個月,成為晚期病友的治療新選擇。

  • 「我賣癌症飯不喜歡就滾」客怨煲仔飯焦黑 遭店家回嗆

    近日有民眾前往高雄一間港式餐館用餐,點了煲仔飯來吃,沒想到上桌時白飯整片焦黑,但她當下並無反應,事後才在臉書抱怨,沒想到店家看見後還自稱「本來賣的就是癌症飯」來消遣,讓民眾十分火大,認為店家拿生病來調侃很沒有素養。事後,店家才坦承,當天的煲仔飯確實煮太久了。

  • 罹癌男拒就醫抱點滴穿梭車潮 妻一路尾隨

    罹癌男拒就醫抱點滴穿梭車潮 妻一路尾隨

    剛開完刀的罹癌男子拒絕就醫,從醫院偷跑出來後,帶著點滴瓶穿梭車流如織的安南區安順橋,妻子擔心刺激丈夫,一路尾隨,但擔心影響路上人車,報警處理,台南市警三分局昨晚10時接獲報案,安順所巡邏警員羅義添、莫博仁火速前往,協助勸說男子返回醫院。

  • 避免久坐多吃菜 莫當癌症候選人

     很多人聽到「癌症」,就聞之色變。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只要注意生活習慣,就可預防。臨床發現,如果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容易成為「癌症候選人」,因為在這10年中,癌細胞不僅產生,而且會發展壯大,最終侵犯身體器官。如果減少以下5種不良生活習慣,就能將我們從「候選人」名單裡刪除。

  • 醫生沒說的真相:這些人無藥可救注定得癌症

    很多人一聽到「癌症」這個詞,立馬談「病」色變。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和免疫學教授羅伯特史萊伯發現,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會成為「癌症候選人」,因為在這10年中,癌細胞不僅產生,而且會發展壯大,最終攻城掠地,侵犯身體其他器官。

  • 夫妻相繼得胃癌,背後原因竟是因為吃太素?

    癌症兩個字,誰聽了都害怕。中國浙江一對60多歲的夫妻日前接連查出罹患胃癌,許多人憂心是不是吃了什麼東西的緣故?家裡其他人會不會也患上癌症?醫生了解病史後得知,夫妻倆生活習慣相似,早上吃早飯,必定是用鹹菜下粥,而且平常吃得很素。主治醫生孫元水說:「大家都知道醃製食品不好,但其實吃得太素、不吃魚肉對胃也不好。」醫生直言,胃癌被稱為「窮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時有所聞,跟飲食、生活條件差有關。

  • 英科學家研究 植物油炒菜恐致癌

    英科學家研究 植物油炒菜恐致癌

    一些民眾可能認為用植物油炒菜比較健康,但英國一項研究卻發現,事實未必如此。在高溫下,部分植物油產生的有毒致癌物質可能還更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