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發債籌資的搜尋結果,共99筆
自行車產業鏈今年營運進入調整期,零組件廠前三季營收均大幅衰退,股價跟著下滑,在等待明年走出庫存去化陰霾之際,紛紛透過發債籌資度過這波景氣寒冬!其中,全球最大的金屬鏈條供應商桂盟(5306)將發行有擔保可轉債(CB)籌資10億元;日馳(1526)則發行國內第一次無擔保可轉債,應募價款5.19億元已於9月中收足。
保險業為因應接軌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CS)2.0及IFRS 17「保險合約」新制,對此積極辦理增資及發債,以強化財務體質、提高清償能力應戰。據金管會統計,保險業2023年前三季合計增資634.52億元、發債1110億元,合計籌資規模達1744.52億元。
央行去年以來五度升息,合計升息3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台債利率一度接近2%大關,雖利息高漲,加大企業發債成本,但前三季發債破5,000億元,全年甚至可能挑戰史上新高。銀行主管分析,當前台債市場供需失衡,新台幣配置管道不多,需求強勁,即使發債成本相對高,企業仍願意大量發債籌資。
企業預期下半年景氣向好,加上台債利率下滑,8月積極發債籌資。據櫃買中心數據,8月公司債合計達584.5億元,累計前八個月發行量已衝至5,049億元,券商預估,接下來四個月發債動能可望續航,全年發債應可超越2021年7,236.64億元的史上次高紀錄,甚至挑戰2020年8,425億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為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六大壽險今年紛紛發債籌資,發行具到期日長天期次順位債,合計發債額度達1,110億元,為壽險業十年來最高發債金額,到8月底,六大壽險初估已有過半資金到位,超過645億元已募集完成。
自行車組裝廠明係(6804)正辦理5,000張現增發行新股案,惟21日公告指出,包括明郁投資、華星投資等兩家法人董監事,均以財務規畫為由放棄認股,將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明係表示,為順利完成現增案,已向金管會申請核准展延至9月8日前完成。
面對僅剩二年多的接軌期限及拉升資本適足率,保險業積極籌資。金管會8日公布上半年產、壽險業發債與增資金額,壽險業上半年有三家增資103億元,產險業則因防疫險理賠,上半年六家增資530億元,同時已有兩家壽險發債募資230億元,保險業上半年籌資金額達863億元。
隨著高利率環境比預估中持續更久,企業發債籌資模式也出現調整。據統計,第二季超過5成美國非投資等級企業債具有擔保品,第一季比例甚至超過6成,是近五年來的高檔。
下半年景氣可望比上半年好,加上台債利率慢慢下滑,企業近期持續發債籌資。據櫃買中心統計,第三季首月還沒過完,公司債合計已發出509億元,包括中油、鴻海、中鋼等發債大戶積極搶進,三大企業合計就達411.5億元,且上半年整體衝出3,227億元總量,僅次於2020年同期的3,597.82億元,下半年企業發債不手軟,全年有機會創新高紀錄。
7月剛上任的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20日首次曝光新壽財務體質改善計畫,直言:「下半年對我來說很重要。」10日已向金管會提出自主管理方案,年底前力拚轉虧為盈,增資更是首要任務,董事會7月底會通過,包含現金增資、發債等措施,力求年底前資金到位。
中央銀行自去年以來已五度升息、合計升息3碼(1碼是0.25百分點),帶動國內債券票面利率節節高升,但企業仍不惜成本積極發債籌資。據櫃買中心統計,第一季公司債發行達923億元、第二季更達2,635.99億元,合計上半年發行3,558.99億元,創史上次高,較去年同期2139.84億元,大幅增加66.3%。
中央銀行自去年3月啟動升息以來,已五度升息、合計升息3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帶動國內債券票面利率節節高升,但企業仍積極發債籌資。據櫃買中心統計,6月才開始,第二季公司債發行合計已達1,662億元,較第一季的875億元,增加89.9%、幾乎翻倍成長,並較去年同期1,269.55億元大幅成長30.9%。
為推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大盤,大陸地方債發行繼續快馬加鞭。據統計,今年截至4月底已發行的地方債逾人民幣(下同)1.9兆元,新一批新增地方債額度也在近日下發,預估最高規模可達1.9兆元。
3月債券ETF除息秀即將上場,已有多達24檔債券ETF公告配息資訊。在升息末段,投資人若想找尋較低違約風險,又要兼顧眼前息收與未來價格上漲空間,可留意高評級公司債。
房地產已成大陸經濟復甦必須解決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近日表示,應該新設立專門用於房地產行業融資的平台機構,該機構由財政部注資,可以在金融市場發債籌資;對於財務槓桿過高但仍可維持正常經營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注資。
企業因應升息潮提前搶錢,打亂公司債發行步調。券商指出,不少企業預料央行12月升息步調不變,使得第四季公司債籌資發行熱提前在10月啟動,當月發債量爆衝至662.5億元、創同期史上新高。影響所及,11月發債量逆向急凍到216.5億元、創五年同期新低,月減67.32%、年減20.5%。
為籌措電力開發所需資金,台電17日經常務董事會通過,預定於11月中旬發行111年度第六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112億元,截至本次發行,台電今年六次發債累積共839億元,預計12月會發行第七期公司債,金額與本次接近,創近14年來發債次數最多紀錄,與台電累積虧損嚴重有關,預估全年發債上看近千億元。
中央銀行連續三季調高政策利率,重貼現率來到1.625%的近七年新高,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的票面利率,跟著大幅反彈,且同步回到七年前的水準,凸顯過去二年史上最便宜的資金,已一去不復返。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以來五度升息,但銀行調整貸款利率的腳步較信貸市場慢,促使美國部分高評級企業開始透過定期貸款(Term Loan)來滿足融資需求,而非到債券市場發債籌資。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以來五度升息,但銀行調整貸款利率的腳步較信貸市場慢,促使美國部分高評級企業開始透過定期貸款(Term Loan)來滿足融資需求,而非到債券市場發債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