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發生率的搜尋結果,共344筆
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乳癌就醫人數超過16萬人,但不同於美國趨勢,近年台灣乳癌死亡率未有效降低。10月是國際乳癌月,乳癌病友協會提醒女性朋友「早篩早治」,並呼籲政府將免費乳癌篩檢門檻下修至40歲、新藥加速納入健保。
肝病是台灣國病,根據統計,全台有180萬人感染B肝,其中約有4成患者會因反覆性肝炎發作而服用抗病毒藥物。目前健保提供3年抗病毒藥物給付,只要民眾檢陰性就可停藥,但仍有許多人不敢這麼做。林口、基隆長庚團隊針對1087名肝硬化B肝患者進行10年追蹤,發現病毒抑制後中斷治療者,相較長期用藥者,肝癌發生率減少了50.3%,病毒清除率超過12.8倍,肝病死亡風險也減少67%。該研究成果近期已獲肝臟學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接受並準備刊登。
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死亡率第三位,每年奪走逾2000條性命。國內提供45歲到69歲女性每兩年一次免費乳癌篩檢,但據統計有3成5符合資格者未曾接受篩檢。醫師提醒,早期乳癌通常摸不到,需藉由乳房攝影揪出可疑的病灶,多數患者發現時都是早期癌症,治癒率超過9成,呼籲符合資格的女性定期篩檢。
大腸癌每年新發生人數已連15年是癌症之首,根據衛福部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6萬人,其中近9成(88%)為50歲以上的族群,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國健署表示,定期接受篩檢可及早揪出大腸癌,早期大腸癌的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
高雄市長陳其邁昨日主持今年度第4次治安會報,「打詐」為當前治安重點工作之一,他提到,今年1月到7月成功攔阻950件詐騙案件,攔截4億多詐騙金額;另外,今年迄今槍擊案0件,暴力犯罪及詐欺案件破獲率為六都第一。國民黨高市議員李雅靜肯定警方努力,但強調詐騙事件仍層出不窮,希望市府不要以數據自滿。
北部30多歲女性遭阿米巴原蟲感染導致腦膜腦炎,7天後不幸病逝,為國內史上第2例。流行病學專家指出,阿米巴原蟲俗稱「食腦蟲」,是當今世上致死率最高的微生物,目前文獻僅有5位倖存者。隨著全球暖化,食腦蟲感染在全球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早期使用特殊抗菌藥物有助於搶救性命,建議政府可考慮專案進口儲備。
大腸癌已連續15年是國內新發癌症人數的第1名,在所有篩檢方式中,大腸鏡被視為預防及診斷的重要工具,其中有不少人因怕痛而選擇舒眠大腸鏡。對此,天莘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表示,有6族群不適合做舒眠大腸鏡,包括有麻醉過敏史、睡眠中止症、孕婦、嚴重氣喘、心臟疾病及洗腎患者。
根據衛福部資料,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台灣2022年肺癌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1.8人,高居癌症死因第1位,雲林縣肺癌這幾年平均發生率偏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媽祖醫院建議民眾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目前衛福部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篩檢,一般民眾也可自費篩檢。
現代社會對於男性健康威脅漸增,除了癌症、慢性病以外,攝護腺疾病、性功能障礙、性病更是廣泛危害男性健康。據統計,40歲以上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盛行率約17.7%,推估全台有近百萬名患者,卻只有1成多願意就醫,顯示男性健康亟需重視。
有醫學研究報告發現,糖尿病將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36%發生率;同樣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更會增加35%糖尿病之發生率,兩者已成為疾病惡循環!若糖尿病患者不加以妥善控制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可能因此影響身體對胰島素之使用率,讓健康無形之中也睡著。
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若未及時放置血管支架,恐奪走寶貴性命。《美國醫學雜誌》(JAMA)刊登最新研究顯示,急性冠心症患者使用生物活性支架可大幅降低心臟病死亡、心肌梗塞和支架血栓發生率,安全性優於藥物塗層支架,打破過去普遍認為「藥物塗層支架是最佳選擇」的鐵律。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台灣估計有超過31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將以平均每年增加1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為加強國人預防保健意識,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與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特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耳蝸與公共衛生中心Frank Lin教授來台共同研討長者失智預防相關議題。
疫情3年,全國家庭暴力案件通報件數平均增加5%,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說,別因通報增加而擔心,樂見社區和民眾防暴意識抬頭,警覺通報,有助數量減少,他並表揚13個績優防暴社區及16位防暴宣講師,預告3日至7日市府1樓川堂將有防暴成果展,盼讓反家暴持續扎根。
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國人新發癌症人數之首,據最新統計,民國109年國內大腸癌發生人數1萬6829人、死亡人數超過6千人。國健署表示,由於大腸癌早期幾乎無症狀,建議50歲以上者每2年進行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
台東大腸癌患者郭先生去年因腸阻塞掛急診,經台東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劉張惠泉緊急開刀並診斷為大腸癌3期。郭先生挺過12次化療,病情穩定,醫院團隊今天送上蛋糕為他慶祝。郭先生說,他是靠海而生的阿美族,出院後第1件事就是想去潛水抓魚、抓龍蝦。
又到星期一了,最好維持心平氣和、多加留意自身壓力狀況。日前發表於英國心血管學會(British Cardiovascular Society)大會的愛爾蘭最新研究顯示,一週7天之中,嚴重心臟病發作機率最高的日子就是星期一。科學家研判,過完放鬆的週末回到職場壓力增加,可能是心臟病星期一最容易發作的原因。
紅火蟻於2003年首度在台灣出現,全台第1個有紅火蟻蹤跡的就是桃園機場,自此後桃園紅火蟻肆虐,造成許多地區環境、人身安全危害。桃園市農業局表示,全市目前有290名志工自願加入防治,但仍需與中央聯手對抗。
紅火蟻於2003年首度出現在台灣,造成眾多地區環境上的危害,其中桃園更是紅火蟻的熱區。桃園市農業局坦言,又以楊梅區、龍潭區發生率最高,會持續防治盼降低密度。此外,先前龍岡大操場出現近2000處蟻窩,引起人心惶惶,目前第1階段防治作業即將結束,預計最晚6月能全面完成。
台中市政府致力於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根據統計,今年1到2月台中A1類事故較去年同期減少10人,降幅近20%六都第一,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市府以每年較去年度減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數5%,為市民建構更安全的城市。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骨鬆患者也逐年增加,尤其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速度會迅速上升。根據統計,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高居亞洲第1,最嚴重的情況將導致失能、臥床。今天是母親節,為關心廣大母親的健康,專家提醒民眾多留意長者的骨密度,及早篩檢、及早介入。如為服用類固醇、患有糖尿病及甲狀腺亢進者等高危險群,都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