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白中琪的搜尋結果,共34筆
其他烈士家屬看到「翁文灝兒子作戰而死」,都很感動,說部長兒子也是這麼戰死。
我從不想到將來戰後怎樣,在接受畢業證書的時候,我就交出了遺囑。我隨時隨地準備死。
天下決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但既下定決心,和苦心,便不怕不成功。
你是個孩子,你給了全部,卻沒有留什麼給自己,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中國飛行員不是技不如人或怯戰,而是在連敵機尚未看清之前,就被打落。
因我機攻擊精神至為旺盛,共擊落敵96式重轟炸機7架,傷者更多。
以轟炸機「攜帶傳單」空襲日本。既彰顯中國擁有攻擊能力,同時警告日本當局多行不義必自斃。
她接受每月800元的常年撫卹金,卻拒絕了那筆政府頒發的10萬元特別撫卹金。
編者按對於周志開烈士,作者心中有特殊的感激與不捨。是他的遺物與家書,特別是那張《重慶汪山空軍墳墓次圖》,開啟對重慶市汪山空軍墳研究契機。而且看見一個抗戰空軍家庭的真實狀況,更為活在動盪大時代的家庭,每個家人的付出與犧牲所感動。周烈士的家庭,絕非特例,它是時代縮影,是軍眷母親在極度艱困環境下,活出的堅忍尊嚴與雍容大度。
這份珍貴史料,是少見完整的審問紀錄,因為戰爭大部分檔案都毀損佚失,以史料為歷史證言,就更加難得。
他有3點條件:第一,絕對不能將他被俘的事情紀錄下來,要求假裝他已經被擊斃死亡了。
編者按山下七郎是抗戰時期日本海軍航空隊四大天王飛行員之一,於1937年9月21日掩護轟炸南京行動時,遭中國王牌飛行員羅英德擊落於太倉獲救,倖免一死後,經羅策反,偽裝遭擊斃,實則投入我破譯日軍密碼行列,貢獻良多,箇中傳聞甚多,作者蒐集史料,提供正解,以饗讀者。
是那分飛行的自由和啟發的責任,促動每位中國高飛者,明知物質設備落後,卻勇敢躍上座機,一次又一次高飛。
現在的「空軍坡烈士紀念碑區」中,包括了原《空軍墳墓次圖》中亦有記載的烈士,也有後來入葬忠靈。
當夕陽緩緩掠過空軍墳紀念碑上金屬銘牌,銘牌上刻著:南山,1938年。這是重慶大轟炸開始之時,也是中國抗戰最艱難一刻。
數據強力佐證「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持續努力創造、不同類型烈士紀念圖騰與紀念語言」論點。
1967年總統核定在圓山神社原址,整建國民革命忠烈祠,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之專祠,由忠烈祠改建委員會負責監督。
根據「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要反對」最高指示,將烈士墳徹底搗毀。破壞程度比日軍還徹底。烈士骸骨全被丟棄失散,爾後重修時所有墳墓都成衣冠塚。
遙望嘉陵江與廣陽壩、白市驛機場,彷彿許下永恆諾言,英勇忠魂生生世世守護陪都天空。
《墓次圖》的出現,終結並撫慰烈士遺族、後人為祖輩尋墳的追思鬱念,及政治正確長期壓抑的扭曲情緒,影響真實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