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白崇禧的搜尋結果,共177筆
台北市的東門市場早在日據時代就有了,顧名思義就是位於台北府城東門的市場,1928年殖民政府為了服務日本移民設立市場,逐漸形成聚落,台灣光復以後,大批外省移民遷入,加上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的軍眷村在附近安身立命,原本濃濃的東洋風,逐漸改成南腔北調,但不變的是市場內櫛比鱗次攤位搭建而起的鐵皮屋。相較於南門市場的獨棟樓房大賣場,東門市場裡迷宮一樣的傳統攤位,似乎顯得更接地氣、也更親民。
我還會去看李惠和南萍的墓,他們是駕P-2V於民國50年11月6日,在大連花園口被高炮低空打下來的。南萍女兒也與我同學。
民國51年羅添福奉命調至台南縣永康鄉四分子陸軍砲兵學校新兵訓練中心訓練砲兵。中心訓練的都是高級中學畢業生,必須先完成4個月的步兵訓練。砲訓中心ㄧ共有3個營,ㄧ營有4個連,羅添福在第三營第七連做連長,夫人林士嬌仍住在新埔枋寮的岳家。
華中勦共總司令白崇禧統率30萬大軍,保持完整,鎮守武漢,有舉足輕重之勢,在其推動下,乃發起「和平運動」。長期致力「反蔣(介石)運動」與桂系關係密切的李濟深,也從香港密電勸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桂省主席)等,要他們共同攜手反蔣,配合中共,「贊成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組織聯合政府」。
知名作家白先勇的經典作品《臺北人》出版50年,國家圖書館與趨勢教育基金會7日至31日在國圖閱覽大廳舉辦「說不完的白先勇」特展,展出白先勇著作的不同版本、譯本、手稿、照片及影像資料,呈現一個偉大作家豐富且精彩的世界。
知名作家白先勇的經典作品《臺北人》出版50年,國家圖書館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在12月7日至31日在國圖閱覽大廳舉辦「說不完的白先勇」特展,展出白先勇著作的不同版本、譯本、手稿、照片及影像資料,呈現一個偉大作家豐富且精彩的世界。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我在台北紮紮實實住了11年,那是人生最重要的11年,由建中到台大,思想形成期,沒有這個基礎,我就沒有創作的基底,對我的寫作或生活,都影響深遠!我永遠是台北人!」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何其榮幸,擔任「2021年台北文化奬」評審代表,接受公視録影。一向口才不好,又容易緊張,短短的四段談話,卻讓公視專案團隊,跑了兩趟路,深感歉意。
第25屆台北文化獎17日公布,由台灣現代文學巨擘白先勇、打造藝術家國際交流平台的蕭麗虹、拿下威尼斯影展VR體驗獎首獎藝術家黃心健獲獎,特別獎則頒給「英語教母」彭蒙惠,預計11月底由台北市長柯文哲公開表揚。
第25屆台北文化獎17日公布,由台灣現代文學巨擘白先勇、打造藝術家國際交流平台的蕭麗虹、威尼斯影展VR體驗獎首獎的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獲獎,另特別獎頒給「英語教母」彭蒙惠,預計11月底由台北市長柯文哲表揚。
何應欽於二月二十三日抵達杭州,決定繼續借重白崇禧。東路軍下一個攻略的城市是上海。何、白開會研商進攻路線,蘇聯駐東路軍顧問蔡巴諾夫(Aleksandr Ivanovich Cherepanov)有鑑於孫傳芳軍在滬杭鐵路沿線布防,而且在松江第三十四號鐵橋旁築有堅固橋頭堡陣地,強攻不易,所以力主從長興、宜興、吳縣迂迴攻擊。白崇禧卻不贊成,他認為如迂迴單攻一路,敵人也能迂迴,不如兩路並進,讓敵軍難以兼顧。白氏還向何應欽表示,他已準備好鐵甲車,屆時將親自指揮攻擊。
且說白崇禧率領指揮部人員,由南昌出發,經上饒,到常山。此時已有前線退下來的潰兵來到常山,白氏為了虛張聲勢,大打心理戰,先是大張旗鼓拍發電報,說大軍不日抵達,要求常山縣政府封兩萬人的船以備軍用;接著又巧妙利用氣象,結合地方傳說,說近日白雪紛飛,還有西湖雷峰塔倒塌、白蛇重現人間的傳說,都應了他這位白姓革命軍統帥的到來,塑造革命軍必勝的心理。
白崇禧等人回到廣西後,在廣西陸軍第一師當中見習。第一師師長陸裕光為兩廣巡閱使陸榮廷之子,雖號稱新軍,實際上還是江湖綠林那一套,白和同學們都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所幸,或是陸榮廷感覺軍隊缺乏新式訓練,或是出於將青年軍官集中看管的意圖,於隔年成立模範營,營長為日本士校畢業的馬曉軍,下轄四個連,白崇禧被任命為第一連上尉連長,他的幾位保定同學,夏威、黃紹竑為第二、第三連連長,黃旭初為營附,日後都是桂軍的重要將領。之後隨著模範營的壯大,白的階級也逐漸升遷,由連長、營長升至統領。一九二一年,粵軍奉孫中山命令攻入廣西,陸榮廷失勢下野,馬曉軍接受粵軍派委,所部改編為百色警備司令部。
日軍橋頭堡的擴展
文學大師白先勇與歷史學者廖彥博以「從台北人到悲歡離合40年」為題,昨日受邀到台北市私立薇閣中學演講,白先勇說,1994年計畫為父親白崇禧將軍立傳,《悲歡離合四十年》是為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以「人子」身分,介紹父親的種種事蹟,以及與蔣介石間君臣同心的困難,不僅是一部民國軍事史,也可以說是一部家史與信史的融合,以感性筆法寫出父親的真人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