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搜尋結果,共88筆
位於台北市六張犁政治受難者墓園在2016年被指定為「文化景觀」,墓區內的殘存竹叢是重要景觀元素,但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家蓓發現,竹叢遭到破壞,台北市政府竟然還狀況外,分別詢問殯葬處及文化局,都說不知道是誰破壞竹叢,或是推給土石流失,顯見根本就是管理維護不當,才會一問三不知、機關互踢皮球。
位於台北市六張犁山上的戒嚴時期受難者墓園文化景觀保護區內,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代表景觀「殘存竹叢」竟遭破壞剷除,北市文化局及殯葬處卻一問三不知,民進黨議員簡舒培怒轟,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上道歉台下敷衍,發生這麼荒唐的事,「蔣家第四代」蔣萬安完全不處理,怎麼對得起戒嚴時期的政治受難者與家屬,蔣萬安的「道歉」只是虛應故事、政治作秀,無法弭平烙印在台灣民眾心中的歷史傷痕。
今日為228事件76周年,高雄市長陳其邁協同行政院長陳建仁視察當年的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重新審視當年228時期的記憶。白色恐怖時期此處為招待所,作為偵審與拘禁軍中的思想犯和政治犯的地方,而當年隨著父親郭廷亮被押進此地的郭家瑜也現身描述當年狀況。
民進黨選後掀起五大寇之亂,綠營側翼王浩宇更點名北市議員王世堅父親王明德,指其在白色恐怖時期出賣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創始黨員謝雪紅。精神科名醫沈政男點出,白色恐怖的起源是省工委,中共的組織分工滲透社會各階層,在校園裡特別受到青睞,王明德就是其中一位熱血青年,省工委被破獲後,王講出了自己跟謝雪紅的關係,兩人認識是可能的,但謝沒念過書沒辦法當王的老師。蔣介石只怕共產黨,不怕台獨,而白色恐怖的本質其實是恐共,不是台獨。
民進黨桃園市前議員王浩宇昨(14)日在臉書提到,台北市議員王世堅的父親,其實就是知名電玩、電影《返校》的故事原型,稱他出賣同學後飛黃騰達。對此,王世堅今日現身表示,自己父親的人格與他的犧牲,不是潑糞者可以去胡說八道的,「希望新春的喜氣,能夠洗滌潑糞者的心靈。」
轉型正義包括受害者、加害者及真相等3個面向:對於受害者有漠視、補償及平反的作法,至於加害者可以除罪、洗滌、審判或報復,而面對真相則可能失憶、調查及公布。除了戰後有紐倫堡及東京大審戰犯,第三波民主化以來,國際上的共識是漠視、失憶及除罪,或報復不可取。東歐進行道德洗滌,南非與拉丁美洲則以真相調查支應,而西班牙由內戰走向民主化,為了縮小打擊層面,戲劇性的作法是拆除佛朗哥的銅像,也就是所謂的東廠、南廠及西廠。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昨天在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辦「50年代白色恐怖犧牲受難人秋祭追思慰靈大會」,現場受難者遺族與台灣關心此事的各界代表,一同紀念白色恐怖下犧牲的受難者。
雄中百年校慶系列活動,雄中師生29日推出「光明總會看見—雄中的白色記憶」人權展,學生透過版畫、文字等方式,在紅樓二樓展出雄中曾捲入「白色恐怖」的師生故事。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玉互助會會長周弘奇今表示,白色恐怖被反共教育與社會制度的妖魔化,被李代桃僵轉化為「台獨」的政治資源。他指出,隨著中美對抗的加劇,兩岸又再度走向戰爭邊緣,只有擺脫台獨史觀,完成統一志業,才能實現台灣人民當家做主。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妻子陳嘉君指控駐日代表謝長廷是調查局線民一事;施昨在臉書表示,1月15生日前夕他收到兩件「賀禮」。一是中華人權協會在1月8日他被捕的紀念日,親臨基金會致贈「人權終身成就獎」;二是法院寄來「臥底特務」謝長廷的控告狀,但只告陳嘉君。「嘉君被告,我就是真正的義務辯護律師了。」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今在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辦「50年代白色恐怖犧牲受難人秋祭追思慰靈大會」,現場受難者遺族與台灣關心此事的各界代表,一同紀念白色恐怖下犧牲的受難者。會長林燿呈強調,兩岸不斷朝向危險走去,這是身為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遺屬感到深切擔憂的時刻。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說,比起白色恐怖更恐怖的是,許多人不知道有「白色恐怖」這件事......
促轉會今舉行「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為第五、六、七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至目前為止共公布7波名單,總計5942件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
中國廣播公司(中廣)資深廣播人白銀今天凌晨在醫院過世,享耆壽90歲。已故名主播傅達仁妻子鄭貽證實訊息,她表示,兩人相識許久,「她一生辛苦,希望在另一個世界能快樂。」
今天是國際人權日,儘管「景美人權紀念園區」是紀念早年國民黨政府威權時期的受難者,不過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上午將與黨務主管至景美園區憑弔,回顧台灣民主進程,並譴責民進黨政府近年一黨獨霸,包括不顧民意開放萊豬、關新聞台戕害言論自由、箝制公投、追殺對手政黨等造成民主倒退的「綠色恐怖」諸多作法。
「2020年世界人權日典禮」今(5)天上午在景美記念園區舉辨,總統蔡英文、監察院長陳菊、文化部長李永得、國家人權委員會成員和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等人也都到場出席,蔡英文上台致詞表示,上任第一年也到此宣誓,現在回顧,轉型正義和人權推動上確實有明確進展。
「泰源五人」是台灣先烈或共諜?兩岸的不同政黨正進行一場歷史詮釋權的爭奪戰。在台灣,過去是國民黨寫歷史,現在民進黨意圖重寫,中國共產黨也開始對台灣史發聲,各政黨各有政治目的,誰掌握歷史詮釋權,就能合理化執政的正當性。
台北市文化局28日針對士林區「熱帶醫學研究所」進行文資審議,列席15位文資委員,一致同意將主棟建築指定為「市定古蹟」,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周邊的圍牆還有發現疑似白色恐怖受難者舊墓等,軍方也承認有鬼故事的傳言,所以後續將持列冊清查,再界定確切的古蹟範圍。
促轉會上午舉行「縫隙裡有光:促轉會平復杜孝生、廖麗川司法不法」記者會。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以促轉條例平反的首宗原住民案件,代表在威權時期的當下沒有一個族群倖免,所以未來追求轉型正義必然也要不分族群共同面對。
人稱「蔡前輩」的蔡焜霖,最為人所知的故事,就是他曾因加入讀書會,成為白色恐怖時期第一批送到綠島的政治犯,但除此之外,現年90歲高齡的他,更可說是見證台灣近代史的活字典,從日治時期開始的精采人生,照映出台灣的時代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