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盧信昌的搜尋結果,共186

  • 學者觀點-聯準會的不可能任務

    學者觀點-聯準會的不可能任務

     人可以共患難,卻難得共榮辱。一般人於這句古訓總能朗朗上口的。

  • 美國金融動盪大亂鬥

    美國金融動盪大亂鬥

     獲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曾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目前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史蒂格利茲,於本周以來分別以接受數個媒體採訪和以撰寫專欄方式,抨擊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的一意孤行,和因而挑起了在矽谷銀行破產中,貨幣當局所可能扮演的狙擊角色。

  • 時論廣場》美國金融動盪大亂鬥(盧信昌)

    時論廣場》美國金融動盪大亂鬥(盧信昌)

    獲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曾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目前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史蒂格利茲(Joseph Stiglitz),於本周以來分別以接受數個媒體採訪和以撰寫專欄方式,抨擊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的一意孤行,和因而挑起了在矽谷銀行破產中,貨幣當局所可能扮演的狙擊角色。

  • 專‧家‧傳‧真-哈日族刷卡額露玄機

     聯合信用中心的資料統計顯示,去年12月到日本旅遊,並且有在實體店家刷卡的台灣民眾簽帳總筆數為85萬餘筆、簽帳總金額為41億餘元,每筆均消直逼新台幣5,000元。

  • 海納百川》美國民主黨初選制度大改革 台灣學著點(盧信昌)

    海納百川》美國民主黨初選制度大改革 台灣學著點(盧信昌)

    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甫正式表決,同意調整2024年總統大選的初選流程,好讓少數族裔在民主黨推出黨代表的初選階段,相對有分量在第一時間即展現實力,充分爭取媒體聚焦,期能改變少數族裔的話語權,想以此一嚴正態度,肯定渠等選票在歷次選舉的關鍵性地位。

  • 我見我思-美國政局紛擾之下的 全球經貿與金融風險

     正當各主要國際機構紛紛下修2023年的經濟展望,上半年好轉註定無緣;而即使下半年到第三季,傳統出口旺季也不見得能有多樂觀。於此同時,好不容易才脫穎而出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卻接連出招,急切回應曾經杯葛他14輪投票的極右派共和黨員。

  • 全球觀光博弈 旅客用腳投票

    全球觀光博弈 旅客用腳投票

     打從2021年的年中,開放邊界的嘗試與各項努力即不斷在先進國家推出,像歐盟國家即同意讓打完疫苗的第三國旅客到訪歐洲進行短期旅遊。在觀察歐美國家開放邊界的成效,將近有一年半之久,日本和加拿大也在去年10月,著手解除旅遊管制。

  • 時論廣場》全球觀光博弈 旅客用腳投票(盧信昌)

    時論廣場》全球觀光博弈 旅客用腳投票(盧信昌)

    打從2021年的年中,開放邊界的嘗試與各項努力即不斷在先進國家推出,像歐盟國家即同意讓打完疫苗的第3國旅客到訪歐洲進行短期旅遊。在觀察歐美國家開放邊界的成效,將近有一年半之久,日本和加拿大也在去年10月,著手解除旅遊管制。

  •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從外交擴展經濟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從外交擴展經濟

     歷來,關於中共大政方針與中央人事組合的情資研判,無不引發各方追逐和高度關注。理由無他,冷戰時期竹幕低垂,而國府機關在港澳做情蒐與敵後工作,一直就是友邦軍情與外交系統的參考;說得明快一點,情資交換既是當時在國共對立之下的必要經營,而維持海外關係與賺取外匯也算一兼二顧啊!

  • 時論廣場》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從外交擴展經濟(盧信昌)

    時論廣場》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從外交擴展經濟(盧信昌)

    歷來,關於中共大政方針與中央人事組合的情資研判,無不引發各方追逐和高度關注。理由無他,冷戰時期竹幕低垂,而國府機關在港澳做情蒐與敵後工作,一直就是友邦軍情與外交系統的參考;說的明快一點,情資交換既是當時在國共對立之下的必要經營,而維持海外關係與賺取外匯也算一兼二顧啊!

  • 學者觀點-中美晶片戰始末和可能的終局走向

     自2015年開始,接連三任美國總統都將中國2025計畫當作最嚴重挑戰,並且搜索枯腸的接力找遍方法,極力壓制其以獲利增長來支應研發和投資回收;更要阻止其透過智財權保障,從而領導產業標準,例如制定5G的通信規格,終而彎道超車和能以「中國智造」,所享有的市場接納與品牌價值。

  • 學者觀點-從柬埔寨政經動盪 看晚近跨國詐騙慘案

     最近以來的新聞大熱門,總不脫柬埔寨的相關報導。柬埔寨,一個經歷過中南半島赤化過程的戰爭洗禮,繼而有連年與鄰國越南、泰國的領土爭奪戰,甚至是內戰發生而涉及種族滅絕的大屠殺!終而在1991年,透過聯合國與各方強權勢力的介入,折衝調停之後開始有在過去十餘年間的噴發式經濟成長。

  • 我見我思-歐盟執委會 限縮天然氣供應的考量與政治訴求

    我見我思-歐盟執委會 限縮天然氣供應的考量與政治訴求

     眼前的俄烏戰爭已陷入膠著狀態,雙方持續開槓且互有輸贏,還伺機改變攻守策略和開闢新戰線;目的無他,俄、烏各自藉由展示持久戰的決心,但卻能有限縮危害程度的審慎用兵,來確保以戰逼和的政治訴求,甚至在日後仍能共處東歐一隅的希望,依然可以維繫住。

  • 我‧見‧我‧思-後新冠世貿組織或將更積極有成

     新冠疫情對於世界各國的衝擊,除了有天地不仁的共同傷害,這之外尚有因為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因而引來熱切的人道爭議。像剛剛閉幕的世貿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各國代表主要爭議之一,就是關於發展中國家可否取得生產疫苗的智財授權。

  • 上WTO喊冤救不了農漁民

    上WTO喊冤救不了農漁民

     因為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橫空世出,世貿組織(WTO)於1995年成立迄今曾試圖營造的多邊機制、對等協商、非歧視和國民對待等原則,都一一被打破。少部分國家的涉外人士也開始憧憬重機騎士的狼群邏輯,有能力時就吆喝著要單挑一決雌雄;一旦技不如人,就電召幫手橫衝直撞。

  • 時論廣場》上WTO喊冤救不了農漁民(盧信昌)

    時論廣場》上WTO喊冤救不了農漁民(盧信昌)

    因為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橫空世出,世貿組織(WTO)於1995年成立迄今所曾試圖營造的多邊機制、對等協商、非歧視和國民對待等原則,都一一被打破。少部分國家的涉外人士也開始憧憬重機騎士的狼群邏輯,有能力時就吆喝著要單挑一決雌雄;一旦技不如人時,就電召幫手橫衝直撞。

  • 學者觀點-疫情能控制 經濟好開始

     關於快篩陽性的認定程序與法律效力,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的爭議好容易才平息、正式上路之後;於5月26日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新冠肺炎COVID-19的中重症增加333例,同時有104例的死亡。指揮官陳時中部長指出,主要在反映5月18日、19日高峰期;僅就這兩天做計算,染疫死亡率即超過千分之1。他坦言這確實是個警訊,也會持續做關注。

  • 學者觀點-惟快篩劑是問,談自主防疫的成敗關鍵

     為了安撫人心和減少恐慌,為了解除地方衛生和醫政系統的崩盤可能,指揮中心在母親節前夕的疫情記者會上,不但由相關的部會首長聯袂召開;就連職司業務紛擾的排除,像請領新冠感染保險金,兩年內的醫師證明都有效,與各級學校的停課標準,新規定的說明和快篩劑的發放,也非常具體有作為。

  • 學者觀點-印太經濟架構 可能淪為大火熱炒過的涼菜

     因為層峰元首會面時間一直喬不攏,而臨時被喊停的美國與東協高峰會,表面上看是多位東協領袖不克與會;但就已揭露的各方評價與解讀來重做推敲,更深一層的原因自然在互有所求之下,未能如願而難免會心有不甘。

  • 觀念平台-全球通膨下,政策走向與利益衝突的防範

     全球通膨的飆升已然勢不可逆,更引來各國的高度關切;像美國去年12月底的物價上漲即超過7%,也是最近40年來的最高峰。誠然,疫情一度帶起全球供應的大斷鏈;但印鈔紓困的長期禍害,以及中、美關稅戰的風暴難止,都讓人為錯誤與天災的出現,諸多的影響也交雜不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