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直腸的搜尋結果,共667

  • 陳致遠體重直飆110kg、如廁所大血崩 憂大腸癌找上門

    陳致遠體重直飆110kg、如廁所大血崩 憂大腸癌找上門

    前職棒球員陳致遠日前上中天YT頻道節目《健康點點名》,透露因長期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反覆痔瘡,甚至上廁所時大血崩,加上身邊長輩陸續罹癌,讓他一度擔心大腸癌找上門。

  • 「活鰻塞菊花」能治便秘? 直腸醫大傻眼 教2招助順暢

    「活鰻塞菊花」能治便秘? 直腸醫大傻眼 教2招助順暢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水喝不夠多,一不注意就會便秘。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分享5種網路上瘋傳的治便秘偏方,其中一項是「活鰻塞肛門」,提醒大家任何異物塞入肛門都很危險,此外,他也建議有便秘困擾的患者,可以在早上空腹時喝溫水、上廁所時把腳墊高,都有助於排便更加順暢。

  • 大便黏馬桶是大腸癌前兆? 醫揭真相:出現6症狀快檢查

    大便黏馬桶是大腸癌前兆? 醫揭真相:出現6症狀快檢查

    大腸癌是發生在大腸的惡性腫瘤,長期穩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1名,如何預防成為迫切關注的議題。而糞便是反映腸道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若出現大便黏在馬桶上沖不掉,是否就為罹癌警訊?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陳威佑醫師解惑,糞便變黏可能是纖維攝取不足,或是壓力影響消化所致,實則與大腸癌無關;不過,若糞便出現帶血、變細、黏液多甚至惡臭、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前嚴重腹部絞痛、有便意卻感覺排不乾淨等症狀,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  政大、北榮投入智慧醫療 預測大腸癌存活率準確度逾9成

    政大、北榮投入智慧醫療 預測大腸癌存活率準確度逾9成

    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之首,為強化相關治療與預防,在政大台聯大辦公室支持下,政大圖檔所副教授羅崇銘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姜正愷、林春吉展開團隊合作,執行臨床試驗,建立預測大腸癌病患5年存活率的AI模型,且預測準確率高達94%。論文研究成果將刊登於國際醫學影像頂尖期刊《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7月號。

  • 沒有手抖!6旬翁便秘竟患帕金森症 醫:腸道症狀當心

    沒有手抖!6旬翁便秘竟患帕金森症 醫:腸道症狀當心

    帕金森症早期明顯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長期便秘也可能和帕金森症有關,腸胃道的健康長期出問題,可能代表大腦不夠健康,提醒民眾如果有便秘、腹瀉等腸道狀況,別再認為只是小問題而置之不理。

  • 業務員患10年痔瘡 微創手術後打牌5小時無不適

    業務員患10年痔瘡 微創手術後打牌5小時無不適

    46歲陳先生痔瘡困擾長達10年,因工作忙碌遲遲未治療,近期實在不適難忍決定就醫,經痔瘡微創雷射手術隔日即可回家,恢復狀況快速、良好;醫師表示,痔瘡盛行率人口達8至9成,好發族群包括長期便秘、大腸激躁症患者、長期站立工作者及懷孕婦女等,有需求都可就醫諮詢。

  • 她只是食慾差 竟爆腹膜炎喪命!半數中年人都危險

    她只是食慾差 竟爆腹膜炎喪命!半數中年人都危險

    大腸癌蟬連15年國人新發癌症人數之冠,醫師表示,除了大腸癌外,民眾也要慎防高致死率的腸破裂,腸破裂原因包括大腸憩室症引發的憩室炎。據統計,60歲以上者5成有大腸憩室症,若發炎後會出現腹痛、發燒等症狀,但年長者常只是食慾不振,例如一名80多歲婦人曾因吃不下就醫,檢查發現是已爆發腹膜炎,因年紀大、免疫力差,之後仍離世。

  • 不是疝氣!她「這處」摸到一硬塊 醫嘆:晚期癌症了

    不是疝氣!她「這處」摸到一硬塊 醫嘆:晚期癌症了

    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症狀多為血便腹瀉、排便不順等問題,但醫師表示,若腫瘤位於大腸右側,因該處的管徑較大,即使有腫瘤也不易出現阻塞,及腹脹腹痛的不適感。一名婦人即因腫瘤長在大腸右側,即右下腹部,腫瘤雖已6公分大小,卻無一般大腸癌症狀,一度被誤診為疝氣。

  • 健檢這數值下降!他衝醫院再檢查 揪出大腸癌第三期

    健檢這數值下降!他衝醫院再檢查 揪出大腸癌第三期

    任何身體的微小變化,都有可能是罹患疾病的警訊。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分享,一名患者發現健檢的血紅素數值有些下降,為此他特地又跑了一趟醫院進一步檢查,結果發現確實罹患大腸癌第三期。陳欣湄表示,若有定期健檢的習慣,可多留意各項指數變動,藉此揪出疾病。

  • 35歲女重養生不亂吃 一照竟罹大腸癌!4症狀小心了

    35歲女重養生不亂吃 一照竟罹大腸癌!4症狀小心了

    一名35歲女子平常飲食相當養生,近來就醫照了大腸鏡後發現,竟然已有上百顆瘜肉,其中2顆瘜肉已經產生癌變。醫師表示,根據研究,有家族性瘜肉症遺傳的人,自15歲起大腸與上消化道容易長出瘜肉,40歲罹患大腸癌機率也增至95%。這類患者20~30歲間偶爾會有腹痛、便秘、腹瀉、血便,才被察覺確診,因此民眾要留意自身的排便習慣。

  • 僅次大腸癌卻沒人知 醫曝「1超兇癌症」:發現已晚期

    僅次大腸癌卻沒人知 醫曝「1超兇癌症」:發現已晚期

    胃腸道基質瘤(GIST)是好發在胃腸道的惡性腫瘤,為僅次於大腸癌、胃癌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很少為人所知,但發生位置從食道到直腸都有可能出現,其中以胃部與小腸機率較多。醫師表示,胃腸道基質瘤症狀不明顯,近半患者幾乎沒有症狀,有症狀者大多是因腫瘤已大到一個程度,若是晚期已轉移不能切除者,平均存活率僅約1年。

  • 她便秘驚見百顆息肉!醫曝恐怖遺傳:大腸癌機率達95%

    她便秘驚見百顆息肉!醫曝恐怖遺傳:大腸癌機率達95%

    一名35歲女子便秘2年多,近日做大腸鏡檢查發現長了上百顆息肉,其中有2顆已經產生癌病變,女子驚訝表示,平時都沒有亂吃,原本以為只是肚子痛、便秘,沒想到竟然變成大腸癌;醫師提醒,有家族性大腸息肉症遺傳的人,有一半機率會在15歲開始出現大腸息肉,40歲罹患大腸癌機率增加到95%。

  • 24歲護理師狂打嗝 檢查後傻眼 她得了癌症

    24歲護理師狂打嗝 檢查後傻眼 她得了癌症

    美國佛州一名護理師發現她經常打嗝,甚至出現胃酸逆流和胃痙攣的症狀,讓她相當不適,起初以為是壓力太大所引起,做檢查才知道是罹患結腸癌第三期,醫師表示,結腸癌是美國第三大常見疾病,發病年齡逐年下降。

  • 大便排不乾淨!30歲女一照罹「冠軍癌」醫揭1恐怖現象

    大便排不乾淨!30歲女一照罹「冠軍癌」醫揭1恐怖現象

    排便排不乾淨,竟是罹患癌症。胃腸肝膽科吳耿良日前指出,一名30多歲女性幾個月來大便總覺得大不乾淨,做了大腸鏡檢查發現是罹患大腸癌。吳耿良指出,大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且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原本90%患者是50歲以上,近年門診中30~40多歲的大腸癌患者開始變多。

  • 「爺孫戀」李坤城健檢OK仍癌逝 反思癌症險有買到重點嗎?!

    「爺孫戀」李坤城健檢OK仍癌逝 反思癌症險有買到重點嗎?!

    數年前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爺孫戀」當事男主角資深音樂人李坤城日前因為大腸癌病逝,享壽67歲。據了解,李坤城1年前曾經對外表示自己的健康檢查結果「一切正常」,甚至連三高都沒有,比年輕人還要健康……;不過,最後卻因為大腸癌病逝,獨留小40歲妻子林靖恩,令人不勝唏噓,也不禁感嘆「癌王」確實可怕!

  • 放屁太用力噴出子宮 18歲嫩妹嚇傻:以為長出GG

    放屁太用力噴出子宮 18歲嫩妹嚇傻:以為長出GG

    國外一名18歲女子近日在抖音提到,她某天晚上放了一個響屁,子宮竟從陰道掉了出來,當時她還搞不清楚狀況,以為自己下體長出陰莖,直到上網查找資料,才知道這種情況是「子宮脫垂」,隔天她才到醫院做檢查,所幸並無大礙。

  • 他只是便秘1周 一照竟腸癌3期 醫點名「8症狀」快就醫

    他只是便秘1周 一照竟腸癌3期 醫點名「8症狀」快就醫

    一名70歲男子超過一周都無法排便,肚子越來越痛,就醫檢查發現,竟是大腸中的降結腸腫瘤導致腸阻塞,糞便因被腫瘤阻擋而無法排出,病理檢查確認已罹大腸癌3期。醫師表示,民眾若出現腹脹腹痛、明顯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瀉或便秘等8症狀應儘速就醫。

  • 蟬聯14年癌王原來是它!腸胃科醫師不藏私分享救命5大招

    蟬聯14年癌王原來是它!腸胃科醫師不藏私分享救命5大招

    連續佔據國人癌症發生率榜首14年的大腸癌,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2019年大腸癌發生人數超過17,000人,換算下來一天有47人確診為大腸癌。過去認為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然而近年來發生年齡越趨年輕化,甚至有高達10~15%的腸癌罹患者發生在50歲之前,老中青各年齡層皆不可掉以輕心。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且症狀與其他良性腸道疾病類似,較難早期發現,因此維持腸道機能成為日常保健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 大腸癌不可怕!聽醫生這些建議  治癒率超過9成

    大腸癌不可怕!聽醫生這些建議 治癒率超過9成

    50歲林小姐3年前健檢糞便檢查即有潛血反應,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為乙狀結腸惡性腫瘤,林小姐很快地接受腫瘤切除手術,術後發現已有淋巴結轉移,經醫師及家人建議下,她接受了化療,這段期間因生活步調放慢,參與了國際競賽,並獲得不少獎項,整個療程結束後已過了1年多,病況穩定未有復發的跡象。

  • 高雄 8旬翁抗癌成功血便狂炸 新療法根治

    高雄 8旬翁抗癌成功血便狂炸 新療法根治

     81歲林姓老翁3年前因攝護腺癌接受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卻在抗癌成功後因後遺症忍受血便之苦,直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接受「新型內視鏡射頻燒灼止血術」治療才康復。高雄長庚大腸直腸外科副主任李克釗說明,病患接受放射性治療後常出現「放射性直腸炎」,長庚醫院研發新型內視鏡射頻燒灼止血術,可以成功解決此後遺症,而此項技術也獲得國際期刊發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