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看看新聞的搜尋結果,共1,001筆
卡爾森(Tucker Carlson)過去是福斯新聞(Fox News)當家主播,曾報導不管是美國大選疑似舞弊,新冠疫情、疫苗的眉角,也談過美國政府監控和控制社群網路,不斷追著拜登家族醜聞,非常受到美國共和黨支持者的歡迎,曾創下130萬的收視紀錄。福斯新聞上月宣布與卡爾森結束多年來的合作關係。昨天他這支影片卻在推特上再創7200萬觀看次數,擁有30年經驗的王牌主播大談「英語媒體從業人員的生態」十分精彩,本篇報導將以逐字稿的方式來呈現。
2月幾則新聞非常值得科技界留意。1.元宇宙夢真的掰?祖克柏:Meta 2023重點為社群平台、生成AI──祖克柏將2023年發展重點放在社群短影音、演算法,以及AI生成科技,未再如以往大肆強調元宇宙,股價隨之上漲約15%。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駐韓國大使館」15日消息,自2月18日起,中國大陸駐韓國使領館恢復簽發韓國公民赴中訪問、商務、過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務類短期簽證。
2024總統大選暖身?代表藍、綠、白三黨參選呼聲高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副總統賴清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3人昨分別在新北、桃園宮廟祈福、發紅包福袋。對於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傳將訪台,侯友宜表示歡迎,但強調台海和平穩定,是國人共同目標跟心願、賴清德則未回應;另柯文哲否認訪美行程碰壁,指是內部時間還喬不定。
美國總統拜登近期被問到是否再戰2024總統大選時,態度有所轉變、不如以往堅定,他說自己有意願競選連任,但是否已下定決心?他回答還要再看看。
台灣人持續遭詐騙受困柬埔寨,國民黨3名立委赴當地了解實情後,今上午以視訊方式向外交部喊話,請外交部長吳釗燮親自到柬國,看看真相是否跟外交部新聞稿所稱的「駐外機制運作良好」一樣;同時,也要求外交部盡速建立與柬埔寨官方的救援平台,開設Line及IG救援帳號,別再只有發新聞稿譴責在野黨。
獲2021年卓越新聞獎「電視新聞節目獎」榮譽的《公視新聞全球話》為服務更多觀眾,將移師黃金時段,從明(6日)起於每周一至五晚6時30分提供每日最新的國際新聞報導。
金鐘視帝李立群移居上海,由於疫情爆發封城,幾乎關在家足不出戶,平時則用抖音、微博分享隔離情況,日前提到食物供給方面,無奈表示:「給你什麼,就只能吃什麼」,甚至爆料上海某小區缺乏物資「孩子已經在餓肚子」,由於受到關注便將影片刪除,近日再度上傳影片呼籲民眾「多磕頭少說話,支持政府,才能早點解封」。
【愛傳媒張競評論】美國與中國大陸國防首長於4月20日進行電話通聯,通聯後美國國防部發表新聞稿,而中國大陸國防部亦就此事發表英文新聞稿。
鏡電視爭議幾乎每周一爆,但即使立委如何要求徹查,通傳會(NCC)主委陳耀祥都有一套說詞,不清楚、不知道、不了解、不應該、不適當,與其說他辯才無礙,倒不如說已到了「死豬不怕滾水燙」的境界,一皮天下無難事。
「印度神童」阿南德先前點出3個時間會有災難發生,分別為3月16日、4月4日及13日,沒想到前2個日子真有大事,分別是日本福島強震、台灣本土疫情爆發;而第3個預言的日子就在今天,事實是金價有上漲,昨日還創下4個月以來新高,但若僅以「金價上漲」而言,此事不算災難。
香港《立場新聞》與《眾新聞》相繼宣布停運後,引發各界對香港新聞自由受損的討論。香港特首林鄭月娥4日在上午表示,兩間網媒結束營運,是媒體自行決定,不可以與香港新聞自由直接掛勾。她更直言,西方國家也有國安法,甚至比《香港國安法》更嚴苛,反駁《香港國安法》損害新聞自由。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近兩年,最近歐美國家因為變異株Omicron 的快速傳播力造成確診人數激增,但好消息是,由輝瑞藥廠所研發的口服藥物Paxlovid剛獲得美國緊急授權,用於治療輕、中度症狀的新冠患者,據說亦能有效預防如Omicron的變異株,讓各國對抗新冠肺炎多了一項新的選擇。「保健」是多益常考情境,我們來看看這則相關新聞報導,並學習藥物、治療相關的英文吧!
日本政府自11月8日起開放商務與留學生簽證入境,且商務客只要完整接種過2劑疫苗就可縮短隔離期,從原本的14天減少成3天,但一名眼尖網友發現,日本列出承認的國家/地區名單中卻找不到台灣,讓他忍不住驚呼「這是怎麼回事?這樣是不承認台灣的接種證明嗎?」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淚喊台日友好都是假的,也有人推測關鍵應該是「台灣沒有對等開放」。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內部文件顯示,Delta變種新冠病毒正在美國迅速蔓延,似乎引發更嚴重的疾病,並像水痘一樣容易傳播。
近來台灣民眾分批施打疫苗,許多藝人也在社群網站分享施打過程,以及接種後的副作用,曾與張學友合唱《你最珍貴》打開知名度,近年轉型為演員的藝人高慧君,就透露施打完疫苗後,除了發燒到38度以外,還出現身體癱軟等副作用。
台灣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但7月上旬有292家上市櫃公司要開股東會,其中以北市83家為最多,將集中在飯店、會議中心等地,外界憂心將造成人群聚集。台北市長柯文哲建議採視訊方式,認為這是社會轉型的一部分,只要努力嘗試應可習慣。
今年5月台灣COVID-19疫情驟嚴,突然之間,許多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即將踏入職場的八年級生,更是心慌提出疑問:「萬一疫情期間找不到工作怎麼辦?」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提出建議,當大家裹足不前時,正是新鮮人危機入市的好時機,多看看國際新聞,了解國際局勢,才有辦法預測在疫情後,哪些職缺反而可能成為潛力股?比方電商、大數據、電動車、AI、數位金融、照護人員、線上醫療、線上娛樂產業反而逆勢起飛,跟著趨勢走,基本上不會錯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