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真光刀的搜尋結果,共17筆
下背疼痛竟然是癌細胞轉移。台中60歲周姓男子,去年感覺下背持續疼痛,他一度以為是姿勢不良引起,但症狀數日未改善、且疼痛部位有擴大趨勢,最後甚至痛到無法動彈,被送醫救治,才診斷出是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所幸接受「真光刀」放射線治療、清除癌腫瘤,症狀大幅改善。
癌症患者除了手術切除腫瘤之外,往往還有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的療程。有些罹癌患者已經滿心焦慮驚慌,一聽到還要作放療,除了擔心放射線汙染外,對於放療儀器大多以「OO刀」來命名,更是惶惶不安。對此,恩主公醫院放射腫瘤科鍾道生主任表示,常聽到的螺旋刀、電腦刀,真光刀...,這些所指稱的治療並非「動手術」,而是「像X光機器開關一樣,只有在治療中放射線經過身體」的放射光束,治療後便沒有放射性。它的好處是精準度高,能縮小治療的誤差範圍,藉此降低影響周邊正常組織的副作用。
台中59歲劉男打嗝持續2個月,鄰近診所醫師懷疑食道癌而轉到童綜合醫院,透過正子電腦斷層掃描與內視鏡檢查,於下食道靠近胃部位置發現4公分腫瘤,並擴散至腹部淋巴腺,切片檢查後確認為食道癌第三期,但因腫瘤大並擴散到淋巴,術前先安排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
「如果沒說,大概沒人會發現我罹患腦瘤,經歷27次治療。」30歲吳姓美語老師去年9月在家昏睡不醒,送永康奇美醫學中心急診,發現腦部左額葉長約5公分寡樹突神經膠質瘤,因無法全數摘除,術後接受真光刀6周共27次治療,無產生任何副作用,如今腦部腫瘤明顯縮小。
彰化80歲廖姓婦人日前食不下嚥、體重暴瘦,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肝癌,卻擔心開刀風險太高,遲未治療,短短9個月就讓原本9公分大腫瘤長至12公分,且因腫瘤頂到橫膈膜導致腹痛,所幸接受「標靶真光刀」放療,2周後症狀獲緩解。
住在彰化的80歲廖姓婦人日前食不下嚥、體重暴瘦,她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肝癌,卻擔心開刀風險太高,遲未治療,短短9個月就讓原本9公分大腫瘤成長至12公分,且因腫瘤頂到橫膈膜導致腹痛,所幸接受「標靶真光刀」放療,2周後症狀獲得緩解。
80歲吳姓老翁因解便出血求醫,家屬帶至經童綜合醫院檢查,於肛門附近發現瘜肉,切片確診罹患零期原位癌。吳翁擔心手術恐損及肛門功能,因此拒絕開刀,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百般勸說老翁接受放射治療,促使腫瘤縮小,再開刀切除腫瘤,成功保住肛門。
目前癌症治療的趨勢都是靠多專科團隊來執行可以藉由藥物、手術或放射治療來加以控制。童綜合醫院希望,藉由不斷提供更精良的醫療技術與設備,來有效控制腫瘤再次發生,並降低患者接受治療時的痛苦,因此,放射腫瘤科引進標靶真光刀設備(TrueBeamTMSTx),使用2年來,總共治療了超過百位的癌症患者,不僅有效消除腫瘤並進行控制,也讓患者與家庭身心都獲得舒緩。
68歲陳姓男患者14年前確診罹患直腸癌,經過開刀並13次化療後,在7年前又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進行4次放射治療與3次肝栓塞,但2年前癌細胞又轉移到橫隔膜與左腎,經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控制,沒想到去年發現癌細胞轉移到了肺部,且到今年年初陸續長出四顆腫瘤。
68歲陳姓男子14年前罹患直腸癌,後來癌細胞轉移到肝臟、橫隔膜與左腎,去年又轉移到肺部,陸續長出4顆腫瘤,醫院以標靶真光刀治療消除腫瘤並進行控制,患者目前在家休養。
雲嘉是全台肝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最高區域,慈濟綜合醫院大林分院著手大型肝癌「標靶真光刀」臨床試驗,提供參與病人先進與適切治療計畫,期盼建立完善雲嘉肝癌治療網。
25歲未婚朱姓女子,年紀輕輕竟罹患乳癌,進行乳房腫瘤局部切除手術後,採用標靶真光刀系統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在童綜合醫院經由5-6周、20-30次治療後,目前患者體內癌細胞已消除,並恢復正常生活開始上班。
76歲的王姓老翁就醫檢查發現肝臟內有2顆腫瘤,且癌細胞還從肝臟沿著靜脈擴延到心臟右心室,醫師使用標靶真光刀系統來進行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順利控制病情惡化。
76歲王姓男子罹患肝癌末期,癌細胞轉移到心臟,臨床上十分罕見,因為腫瘤太大,無法開刀或進行栓塞治療,醫院使用標靶真光刀系統,6周進行30次放射治療,殺死左肝大顆腫瘤,待另一顆完成後將進行肝臟動脈栓塞治療。
嘉縣:中南部罹患肺癌和肝癌者眾,治療過程漫長痛苦,還得面臨癌細胞轉移威脅,大林慈濟醫院引進「標靶真光刀」設備,搭配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提高精準度的放射線治療,大幅縮減癌症療程。
大林慈濟醫院今天舉行新一代「標靶真光刀」啟用儀式,搭配「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提供更安全、快速與精準的腫瘤放射線治療。
為了提供癌症患者更有效的放射線治療,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引進全球最先進的「放射手術系統-標靶真光刀」,讓需要接受放射治療的民眾多了一項治療選擇,也成為海線地區首次建置這技術與設備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