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短鏈的搜尋結果,共312

  • 專家傳真-CDP再改版,碳排規範更嚴了

    專家傳真-CDP再改版,碳排規範更嚴了

     根據2021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發布的《Net-Zero Challenge: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報告指出,企業營運中70%~90%的碳排放來自於範疇三(Scope 3),故企業需透過多方溝通議合,始能夠有效降低排放量以達成淨零目標。

  • 聚陽董座:下半年溫和復甦

    聚陽董座:下半年溫和復甦

     成衣業面臨市場購買力弱、客戶信心不夠的考驗,聚陽(1477)董事長周理平17日表示,2023年客戶去化庫存的壓力已有所緩解,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仍持續,下半年雖會較上半年溫和復甦,但真正恢復成長要到2024年。

  • 《汽車股》聯嘉攜手中衛 啟動供應鏈體系減碳

    聯嘉(6288)獲經濟部工業局遴選為特定領域技術具有獨特性及關鍵性、全球市場具有領先地位的台灣「中堅企業」,並獲得產、官、學界評委團審核,通過政府專案經費獎勵,與中衛發展中心共同合作,透過聯嘉的採購力量,攜手帶動在供應鏈上下游業者共同減碳,縮短減碳進程,預期在今年底將能創造高達4.5座大安森林公園年碳吸附量。

  • 觀念平台-多鏈化雖有挑戰 卻是台灣全球化的契機

     台積電自2020年起陸續在美國、日本投資設廠,近期又傳出歐洲可能是下一個目標。護國神山從過去純台製轉而將部分產能外移,部分產品也有類似趨勢,引發不少人的擔憂。但其實台商韌性十足,更可能是台灣布局全球的契機。

  • 富偉 首創智能模具管理系統

    富偉 首創智能模具管理系統

     隨著大陸勞工意識抬頭,勞工薪資大幅上漲,對於大陸人力密集的產業已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優勢,加上疫情造成產業供應鏈失衡,許多大陸外商不得不遷廠至低工資的越南、印度等地,藉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同時,也讓製造業對於產線高度自動化或智動化生產的導入有了更全面性的重視與思考,也促使智/自動化相關生產設備在此次疫情期間獲得市場更高的關注度與期待。

  • 陸首季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大幅反彈  預計第二季持續增長

    陸首季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大幅反彈 預計第二季持續增長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9日發布,今年第一季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3,比去年第四季上升1.3點,升幅為2020年第四季以來最高。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謝極認為,預計第二季的中小企業仍會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

  • 冠星2022賺逾一股本 配息7元

     運動服飾短纖布廠冠星-KY(4439)受惠原物料價格下降、銷售單價提高及人民幣眨值,去年稅後純益4.42億元、年增31.5%,EPS達11.74元,董事會22日決議擬配發現金股息7元,獲利、股息雙創新高。以冠星22日收盤價110元計,殖利率為6.36%。

  • 脂肪過多恐心梗、糖尿病 醫曝「1招」簡單消除

    脂肪過多恐心梗、糖尿病 醫曝「1招」簡單消除

    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漸漸知道脂肪對身體的危害,尤其內臟脂肪過高是誘發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最重要指標。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據美國研究指出,攝取10克可溶性纖維質的人,其內臟脂肪比未攝取者減少7.4%。另有研究發現,在麵包中添加10克可溶性纖維,受試者的飯後血糖降低35%。由於可溶性纖維可有效降低脂肪與血糖,他建議,民眾可在餐前先攝取可溶性纖維,就可對健康大有助益。

  • 富偉智能模具管理系統 高效安全

    富偉智能模具管理系統 高效安全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富偉科技集團總裁蕭文龍表示,由於烏俄戰爭、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因素,造成全球市場原物料價格飛漲、產業供應鏈失衡、交貨期無法掌握,美國為了解決供應鏈失衡問題,現在正積極推動「美國製造」政策,透過短鏈、縮短交期的概念,重新建構穩定的產業供應鏈,此舉也將影響台商強化「MIT」供應網絡,未來產業供應鏈亦勢必重建,對於生產設備需求也必定逐漸擴大。

  • 《傳產》物流地產拚升級 智慧倉儲衝短鏈物流

    網路購物已成主流,據經濟部統計數據顯示,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逐年成長,去年更逼近5千億元大關,各大產業積極拓展電子商務,而穩定、流暢的物流配送,成為搶攻網購商機的關鍵。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企業為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正掀起一波物流地產軍備競賽,包括鎖定萬坪土地規劃大型物流中心、升級智能倉儲、提高各區中小型衛星倉庫的密度,加速物流配送最後一哩路。

  • 終端需求不振 可成1月營收探九個月低點

    金屬機殼廠可成(2474)公告1月營收,受到終端需求不振、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可成1月營收觸九個月低點,且年、月雙減,下滑至11.81億元,年減幅度達58.4%、月減27.3%。

  • 明寒流再來 周末北部8至10度

    明寒流再來 周末北部8至10度

     影響過年走春的寒流暫告一段落,今初五全台短暫回溫,各地天氣多雲到晴,但明日另波寒流緊接而來,高山不排除有降雪機率。交通部公路總局提醒,台7線、台8線、台14甲線等部分高山路段可能路面結冰,建議預先準備雪鏈,預防行車打滑。

  • 當解放軍突破第三島鏈

    當解放軍突破第三島鏈

     去年底,法國媒體揭露,法國海軍太平洋司令部海巡機在法國海外殖民地玻里尼西亞附近空域,發現一艘舷號175的中國海軍052D型驅逐艦活動;之後又有外媒報導,有中國遠洋綜合補給艦「查干湖號」擔任海上補給任務。這個海域,是美軍所認知的太平洋第三島鏈,解放軍艦艇在此出現引發國際媒體高度關注。

  • 《產業》MIH聯盟擬在美建創新基地 CES秀北美生態系成果

    MIH開放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23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3)中,宣布計畫於美國俄亥俄州建立創新基地(Innovation Hub),讓供應鏈夥伴進駐,就近支持OEM車廠,加速合作及創新腳步。

  • 解析大陸經濟政策 由外而內的轉向

    解析大陸經濟政策 由外而內的轉向

     在新冠疫情升溫下,大陸國務院12月中旬突然公布了所謂《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簡稱《綱要》),隔一日,中共二十大後的第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在各界關注下依往例召開。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國內需求」列為明年經濟首要工作;《綱要》則從11個方面提出38條的「擴內需」戰略。可以說,這一方面象徵中共經濟戰略轉向的再確定;另一方面,則代表大陸乃至全球產經情勢,將呈現與過去40年截然不同的面貌。內需將成為大陸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源

  • 旺報社評》台商需有地緣政治風險新思維

    旺報社評》台商需有地緣政治風險新思維

    中共二十大落幕,有點意外,又不太意外。不意外的是,習近平續任總書記,平順進入第三屆。意外的是,代表最高權力決策機構的政治局常委會,被視為市場改革派的汪洋與胡春華等全數落馬,由習近平的親信替代。這代表權力的集中,也象徵著大陸全面進入習時代。

  •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許文通:建構短鏈 生產智慧綠能機器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許文通:建構短鏈 生產智慧綠能機器

     面對美中貿易與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疫情、俄烏戰爭、通膨等「黑天鵝」接踵而來,強烈衝擊各行各業的經營,台灣塑橡膠機械產業展現堅強的性格,2021年出口金額達10.2億美元,成長13.5%;累計今年前8月外銷也有7.7%的增幅,成績亮眼,並榮登全球第六大塑橡膠機械出口國寶座。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接受專訪認為,台灣塑橡膠機械產業的下一步應該要針對各重點市場分別建構韌性供應鏈(短鏈),以便能因應地緣大國間的角力,就近供應市場,並結合材料端、設備廠與用戶端共同來研發兼具智慧與綠色節能的塑橡膠機種,為產業未來再創高峰。

  • 吳田玉:地緣政治 半導體新變數

     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庫存去化壓力,雖然預期明年上半年可望獲得紓解,但在地緣政治、全球通膨、後疫情時代等外在因素影響下,今年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設定主軸為攜手同行(Forward as One),並邀請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針對台灣半導體的機會與挑戰提出看法。

  • 《盤後解析》14800點先拿下 1類股短線甜爆

    台積電領軍,台股14800點到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