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石化廠的搜尋結果,共338筆
台聚(1304)23日舉行法說會,台聚表示,太陽能需求持續看好,惟近期膠膜廠因庫存水位高,追購意願低,石化廠降價出售去化庫存,致使EVA行情往下,第四季行情處於今年相對低點,客戶補貨意願提高。
苗栗縣政府獲農業部補助,規畫在銅鑼鄉設置畜牧循環資源利用研究中心,引發地方居民反彈,認為是設置化製廠,並組成自救會多次抗爭。苗栗縣議會22日舉行縣政總質詢,議員關心施設情況,縣長鍾東錦強調,未來廠區不會收病廢死豬雞,並盼各界支持推動政策。
在手工程案量多,又進入年底趕工入帳高峰,新建(2516)、工信(5521)、皇昌(2543)等以公共工程為主的營造廠9月營收衝高,年增率都在5成以上,中鼎(9933)9月營收更創歷史單月新高。
明揚大火造成10人死亡,逾百人輕重傷,4名消防人員不幸殉職,國民黨立委江啟臣今痛批,經濟部、內政部至今還在互踢皮球,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甚至對外宣示將建立「共同平台」,然而平台早就有,此舉再次顯示王對業務職掌的無知。
去年底台積電在美國先進晶圓廠移機典禮時宣布,將擴大投資及擴增新一代3奈米製程,引發是否「去台化」的議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引用Acer品牌為例,說明台商海外布局是為了接近市場,就近服務顧客,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是國力的延伸。總體來說,大多數人都會支持這樣的說法。
去年底台積電在美國先進晶圓廠移機典禮時宣布,將擴大投資及擴增新一代3奈米製程,引發是否「去台化」的議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引用Acer品牌為例,說明台商海外布局是為了接近市場,就近服務顧客,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是國力的延伸。總體來說,大多數人都會支持這樣的說法。
中鼎(9933)14日法說會報喜,受惠於低碳、環保與循環經濟等綠色承攬工程8年內成長381%,讓中鼎截至今年7月底在建工程達3,620億元,創歷史新高。中鼎指出,看好全球仍積極啟動煉油石化、天然氣、電力和軌道交通的需求,未來一年全球潛在工程商機為4,380億元。
產油國延長減產,歐美市場進入暑假用油旺季,支撐油價攀高,布蘭特每桶重返80美元大關,而五大泛用樹脂產品利差不振,中國大陸、遠東石化廠維持減產,油價墊高有助景氣落底,法人敲進台聚集團、台苯(1310)、國喬(1312),在低接買盤進場,二線塑化股力抗跌勢。
近期動力煤、天然氣等發電燃料價格持續滑落,民營電廠、汽電共生廠燃料成本壓力獲充分舒緩,業者提升固態再生燃料(SRF)混燒比重,強化成本競爭條件,加上氣溫攀高,夏季用電的發電價量同步攀揚,帶動麥寮汽電、台汽電(8926)、大汽電(8931)營運收益動能活絡看漲。台塑四寶、國喬(1312)、台苯(1310)也因旗下具汽電共生布局,公用、發電收益也可望加分、挹注。
汽電共生廠台汽電、大汽電持續提升固態再生燃料(SRF)混燒比重,強化成本競爭,加上煤價趨緩與夏季用電時點,營運加分進補,其中,大汽電6月起與台電重新議約,售電給台電的價格將完全依照台電公告收購價而定,固定購電價格可望對大汽電下半年獲利助力推進。
伴隨油價波動趨緩,石化上游原料報價回穩,支撐石化廠挺價、低接買盤氛圍增溫,遠東區五大泛用樹脂現貨行情展現抗跌、低檔反彈走勢。其中,先前跌勢較大的PE全面彈升,重回900美元整數關卡之上,HDPE勁揚30美元,每噸930美元;LDPE、LLDPE同步上漲20美元,每噸價格900美元、910美元。
台塑化受制全球景氣低迷,加上第二季原油、石化行情疲軟拖累,導致烯烴事業虧損擴大,加上煉油、烯烴的雙重原料在途、庫存跌價損失包袱沉重,第二季營運恐陷虧損。
受制景氣循環影響,石化產業在2021年第二季達到歷史高峰後逐季萎縮,去年第三、第四季行情急速下挫,導致石化業營運承受虧損陰霾。大陸業者投產潮、高油價及需求疲弱三原因,成為當前石化產業的發展困境與挑戰。
受惠內需回溫、成本壓力趨緩,多數油電燃氣族群首季獲利增長報喜。伴隨商業用氣持穩增溫,區域建案開發帶動新用戶開展,加上天氣漸趨炎熱,邁入開車用油需求旺季、夏季用電時點,搭配綠能布局漸收成效,助攻油電燃氣族群營運添利。
高雄身為台灣的石化業重鎮,各行政區都有石化廠,石化廠產出的揮發性有機物汙染問題,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健康,環保署24日南下高雄環保局舉辦「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汙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研商會議,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盼改革幅度再加嚴。
台塑四寶股利政策悉數揭曉,連二年集團獲利冠軍的台塑(1301)去年EPS 5.68元,10日董事會通過配發現金4.2元,以10日股價89.8元計,現金殖利率4.68%。此外,台塑董事會也通過,董事長林健男免兼總經理職務,由原主督導PVC等塑化產品之資深副總郭文筆升任為代理總經理。
通膨、升息、俄烏戰爭及大陸防疫影響,2022年下半年油價、石化行情震盪重挫,石化廠營運虧損壓力攀升,台塑四寶第四季全數虧損,侵蝕四寶2022全年獲利僅剩900.39億元。專業廠營運也悉數陷落衰退狀態,華夏、聯成、國喬、台苯、東聯、中纖面臨虧損考驗。
印度PVC進入需求旺季,加上大陸放寬「清零政策」、需求看增,烘托亞洲PVC外銷能量,日本1月PVC出口價出現近九個月來首度揚升,銷往印度、大陸價格分別上漲15%、12%,台塑(1301)也在1月調高PVC外銷報價每噸80~90美元後,2月續漲70~80美元,有助台塑、華夏(1305)、聯成(1313)等PVC生產廠的利差收益推進。
伴隨庫存去化,供給壓力趨緩,加上原料價格回穩、低接買盤增溫,遠東區五大泛用樹脂現貨行情延續走堅反彈力道,聯袂攀揚,支撐台塑(1301)、華夏(1305)、台化(1326)、國喬(1312)、台苯(1310)及台達化(1309)等塑化族群推薦追蹤標的。
PLATTS報導,伴隨庫存去化,供給壓力趨緩,加上原料價格回穩、低接買盤增溫,遠東區五大泛用樹脂現貨行情延續走堅反彈力道,聯袂攀揚,支撐塑化族群攀揚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