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石墨片的搜尋結果,共14筆
繼成功開發出製備高品質石墨散熱片關鍵原料-聚醯亞胺(Polyimide, PI)薄膜後,今年興櫃電子零組件類股達勝科技(7419)也投入石墨化高溫製程製備技術的研發,不斷提升研發與創造力,垂直整合、超前部署石墨散熱片新產品、新應用。
中碳(1723)去年受惠油價飆漲,以及碳材料出貨大增,去年營收79.83億元,年增48.84%,每股稅前大賺5.77元,今年除了苯、甲苯及雜酚油等化學品外,更將在電動車,及儲能產業大展身手,營運期能再攀高。
興櫃聚醯亞胺(PI)薄膜專業廠達勝科技(7419)自結2021年12月營收747萬,年增54%,去年全年營收1.1億元,年增29%,逆勢中營運明顯回升;展望2022年,達勝在既有特殊差異化的軟板、膠帶、IC封裝、5G、OLED材料之外,將在主流大量化的軟板及人工石墨散熱片領域,有更多、更深入的布局與拓展。
達勝科技(7419)以醯亞胺膜(Polyimide;PI)設計、開發人工石墨散熱片材料獲得重大進展,日前成功通過大陸人工石墨散熱片大廠捲狀量產認證,成為美商、韓商之外,有資格進入人工石墨散熱片市場的少數PI膜專業廠,善用品質、交貨能力,加上成本競爭力,2021年起達勝在PI膜新應用-人工石墨散熱片領域將大有可為。
興櫃聚醯亞胺膜(Polyimide;PI)專業製造商-達勝科技(7419)繼柔性透明PI在OLED顯示器應用上連續二年穩定供貨,近期在人工石墨散熱片應用發展上,也有重大進展,成功通過大型陸廠捲狀量產認證,雙方正就後續訂單作最後協商,預估今年上半年將正式出貨,成為台灣首家大量供應人工石墨散熱片上游PI材料的業者。
達勝科技(7419)公告上半年財報,上半年營收5,393萬元,年增11.8%,稅後虧損359萬元,虧損較前一年度同期明顯改善;第三季達勝二廠完成地方政府所有環保檢測取得證書後,新廠將開始全力推動大單,軟板、散熱絕緣膠帶、石墨散熱片等新產品或新應用大量訂單將成為下半年主要成長動能來源。
國內聚醯亞胺薄膜(PI)專業廠商-達勝科技(7419)昨(25)日登錄興櫃掛牌,今年達勝在既有散熱、絕緣、軟板應用穩定成長,5G、OLED、石墨散熱片、IC封裝等新應用展望佳,股價最高來到27.36元,漲幅達三成。
二氧化碳是一種尋常的氣體,我們自己每時每刻都在排出二氧化碳,然而它也是21世紀最大的地球危機,也就是全球暖化,當然這也是我們人類造成的。現在,僅僅減少我們的碳排量一定不夠,還需要碳補捉與封存。現在,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素有「奇蹟材料」之稱的石墨烯,也就是可將麻煩的氣體,轉化為超有價值的資源。
達邁(3645)第2季營收以5.94億元創新高,目前公司產能滿載,看好後市營運,另外適用於5G產品的異質PI已經開發完成,目前積極尋求認證中。
《華盛頓郵報》21日報導指出,美專家分析衛星照片發現,北韓鄰近中國大陸的青水城一處神祕工廠,疑似生產核能級(nuclear grade)高純度石墨(high-purity graphite),是北韓製造武器級鈽的石墨式核反應器運作的重要原料,近來北韓力圖將其外銷,引發違法擴散國際管制的「軍商兩用」核物資相關疑慮。
台虹科技 (8039)產品軟性銅箔基板最快明年初反映上游聚醯亞胺薄膜漲價而漲價,代理銷售廣泛應用散熱的石墨片也將發酵,近日股價走揚,今 (25)日盤中更睽違41個月重見60元整數關卡。
散熱模組廠—奇鋐(3017)自結10月稅後盈餘為1200萬元,單月每股盈餘為0.03元,累計前10月稅後盈餘為6.92億元,以目前股本35.33億元來計算,每股盈餘為1.96元。
榮炭科技繼鋰電池負極材料成功獲的台、中、日、韓客戶青睞,單月出貨量突破100噸,挑戰200噸,成為台灣鋰電池負極材料主要供應廠商,石墨散熱片新產品也正緊鑼密鼓的開發,預計4月導入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