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石牛溪的搜尋結果,共22筆
第五河川局整治流經古坑、斗南的大湖口溪,並營造親水、休憩空間,斥資11.8億元,去年底完成11項工程,比預定時程早2年。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整治過程中盡量保留原有自然空間,降低鄰近物種棲地破壞,以達到人、水共生及共榮。
經濟部水利署第5河川局為改善雲林縣大湖口溪、石牛溪淹水災害,分年分期進行整治,其中大湖口溪興建堤防7770公尺,原本預定2024年底前完成,經趕辦將於今年底完工;石牛溪興建堤防7935公尺,預定2025年底前完成,可於2023年前完工,2工程均較原計畫期程提前2年,讓民眾遠離淹水夢魘。
尋求連任的雲林縣長張麗善2日提出「虎尾上場、6大面向發展加速前進」政見,強調不論是虎尾的發展及建設,或「2030前進雲林」的願景計畫,都經整體規畫、有方向性的建設。民進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劉建國則爭取斗南地區建設,他表示斗南是山線海線人潮來往、糧食運送的重要交會處,經他爭取,完成斗南車站跨站式站房、石牛溪整治等建設。
台一線雲林縣境內的虎尾溪橋、石牛溪橋相距8公里,幾乎同時改建,施工期到目前都已超過1年,農曆春節到來,交通流量大,公路總局做好施工標誌及引導路線,2橋梁工程將各別於今年6月、11月完工。
台一線雲林縣境內的虎尾溪橋、石牛溪橋相距8公里,幾乎同時改建,施工期到目前都已超過1年,農曆春節到來交通流量大,公路總局做好施工標誌及引導路線,2橋梁工程將各別於今年6月、11月完工。
雲林縣議員蔡東富近日接獲民眾陳情,指出石牛溪周遭堤防雜草叢生,路樹枝幹遮擋步道,嚴重危害民眾使用。蔡東富20日與斗南鎮長沈輝勛、水利署第五河川局等單位前往會勘,現場雜草落葉遍佈,五河局允諾近期派員處理。
雲林縣斗南鎮石牛溪、大湖口溪等氾濫,造成中下游村落水災,尤其2017年6月1日的大雨,連從未淹水的斗南興南、林子等里都一片汪洋,立委劉建國與第五河川局長張庭華等會勘後,決定將在1個月內先完成清淤及長期整治方案。
已經40多年的雲林縣古坑鄉水碓南橋,是古坑市區通往斗六主要橋樑,車流量大,但橋齡高,且橋面窄,汽機車、自行車爭道,險象環生,大雨石牛溪水暴漲更是令人膽戰心驚,深怕突然橋斷,亟需改建。
6月間豪雨造成斗南石牛溪破堤、農田氾濫,泥沙淤積近1公尺,農民清運沖積砂土遭公所人員尾隨跟拍,也有些田被沖刷大洞,第五河川局允諾恢復卻無下文。農業處表示,清運外來沖積砂土,依法,土地所有權人及政府都能自行清理。
六月間豪雨造成斗南石牛溪破堤氾濫農田,泥沙淤積將近一公尺,農民清運沖積砂土遭公務員尾隨跟拍,也有田被沖刷出大洞第五河川局允諾恢復卻無下文。農業處表示,依法清運外來沖積砂土,土地所有權人及政府都能自行清理。
石牛溪斗南段部分河段未整治完成,每逢豪雨土堤就被溢淹,6月豪雨造成40幾公頃良田被泥沙淹沒,農民氣得控告第五河川局瀆職。五河局火速向農民解釋並承諾縮短整治時程,農民同意撤告各退一步。
石牛溪斗南段部分河段未整治完成,每逢豪雨土堤就被溢淹,6月豪雨造成40幾公頃良田被泥沙淹沒,農民氣得控告第五河川局瀆職。五河局火速向農民解釋並承諾縮短整治時程,農民同意撤告,各退一步。
雲林斗南石牛溪、大湖口溪、崙子溪每逢豪大雨就有溢堤風險,沿岸斗南鎮民抱怨連連,民代也數度抗議,第五河川局同意提早整治。
雲林縣斗南鎮石牛溪在6月初豪雨大氾濫,河川區域外41幾公頃良田被河沙覆沒,農民迄今無法耕作。縣議員蔡東富、斗南鎮代會所有代表28日一同委託律師,控告水利署第五河川局失職、瀆職,並聲請雲林地方法院證據保全,讓農民可以盡速復耕。
雲林縣斗南鎮石牛溪在這次豪雨大氾濫,河川區域外41公頃良田被河沙覆沒,農民迄今無法耕作。縣議員蔡東富、斗南鎮代會所有代表今天一同委託律師事務所,對水利署第五河川局控告失職、瀆職,並聲請雲林地方法院證據保全,讓農民可以盡速復耕。
雲林石牛溪、大湖溪溢堤造成斗南鄉、大埤鄉淹水嚴重,斗南鎮許多稻田變成沙洲,縣議員蔡東富今天邀集河川局、縣府水利處等單位前往信義育幼院旁農地等9處受災嚴重地勘災,不排除協助農友申請國賠。
雲林斗南日前大淹水,肇因石牛溪氾濫成災,第五河川局人員5日實勘該溪斗南東明橋段,發現橋墩多、河道彎且狹、河床草長等都是洪災原因,整治需經地主同意。另古坑桂林苦苓腳野溪沿岸坍塌嚴重,影響附近百戶出入,水保局將空拍釐清範圍速重建。
石牛溪氾濫成災,第五河川局人員中午實勘石牛溪東仁與東明橋段,發現橋墩多、河道彎且狹、河床草長等都是洪災原因,整治需經地主同意。另古坑桂林苦苓腳野沿岸坍塌嚴重,影響附近百戶出入,水保局將空拍釐清範圍速復建。
位於虎尾與斗南間的北港溪和石牛溪交會處迄今沒有堤防,北港溪虎尾堤段興建到興南里嘎然而止,成為斷頭堤,汛期兩溪水匯流,每每淹沒附近農田,立委張麗善上午邀水利署副署長曹華平等官員實勘,居民希望早日興建,張麗善表示已爭取共1億多元將把缺口填建起來。
石牛溪尚未整治完工,上游斗南鎮東明里段仍是土堤,目前以消波塊應急,但每年颱風雨季都被掏空,去年還造成安養中心被水圍困,周邊農民向縣議員蔡東富、前立委張麗善陳情,第五河川局2日現勘仍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