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矽晶圓的搜尋結果,共944筆
上市櫃公司8月營收揭曉,連4個月站上3兆元、為3.28兆元,低空飛過7月的3.25兆元,呈現旺季不旺效應;累計前8月營收25.08兆元,雖年減11%,但仍是歷史同期第三高。法人預估,蘋果iPhone 15及輝達H100 AI伺服器放量拉貨下,9月旺季動能明顯加溫,第三季營收可望突破10兆元大關。
碩禾(3691)整合旗下子公司華旭矽材(6682)與碩鑽,跨足半導體材料。華旭矽材已經在今年第一季開始量產6吋碳化矽晶圓,產能將於2024年第一季達到年產能2.4萬片。
華旭矽材(6682)於今年第一季開始量產6吋碳化矽晶圓,並藉由客戶回饋、製程調整與瓶頸站點的突破,產能將於2024年第一季達年產能2.4萬片,目前市價每片約800~850美金;同時今年7月大型碳化矽磊晶設備到廠,碳化矽磊晶晶圓產線將於9月開始進行試量產及調整,預計於今年第四季投入量產,目前每片碳化矽磊晶晶圓市價約1,400美元,以每年2.4萬片供給量的短期目標併入台灣6吋碳化矽磊晶晶圓的供應鏈行列。
「台灣在晶圓代工領域獨佔鰲頭,第一類矽晶圓的代工大廠是台積電(2330),第二類砷化鎵晶圓的代工大廠是穩懋(3105),第三類氮化鎵與碳化矽是美、日廠」,資深半導體顧問陳子昂表示,第二、三類化合物半導體市場仍小,因主要應用在5G、電動車、充電樁、衛星等未來產品,在這些產品未或廣泛採用前,台廠在整個化合物半導體的市佔率不到20%。
小編今天(21)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台積電受到成熟製程殺價搶單動作持續,AI訂單恐難力挽狂瀾,法人圈傳出,公司7月20日二度調降今年財測目標,將全年營收目標(美元)預估值由年減1%~6%,調降至10%,但因近期景氣持續低迷,恐有三度降調財測至年減12%的可能。
矽晶圓現貨價格於2023年上半年開始走跌,下半年延續跌勢,由於需求疲軟,客戶要求遞延出貨的情況愈來愈多,加上新產能開出,業界人士認為,產業供過於求的情況,恐延至2025年。
SEMI旗下矽產品製造商組織最新一季晶圓產業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全球矽晶圓(silicon wafer)出貨量較第一季上升2%,達到33.31億平方英吋,和2022年同期的37.04億平方英吋相比,則減少10.1%,但中止了先前連續二季衰退走勢。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近日指出,今年第二季全球矽晶圓出貨量較第一季上升2%,達到3,331百萬平方英吋,和去年同期3,704百萬平方英吋相比,下降10.1%。供應鏈回應近日終端消費市況則表示,目前終端需求包含TV、手機、PC需求仍薄弱,對IC下單都以急單為主,整體矽晶圓庫存調整的時間點將延後。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矽產品製造商組織(Silicon Manufacturers Group, SMG)今(27)日發佈最新《晶圓產業分析季度報告》指出,2023年第二季全球矽晶圓(silicon wafer)出貨量較第一季上升2%,達到3,331百萬平方英吋(million square inch, MSI),和去年同期的3,704百萬平方英吋相比,則下降10.1%。
矽晶圓景氣仍處下行循環周期,合晶(6182)目前訂單能見度仍低,達成全年年增10%目標尚有難度。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獲今年「安永世界企業家大獎」冠軍,是該獎項舉辦23年以來,首位台灣企業家及第三位女性領導者摘下年度大獎。過往得到該獎的企業家,包括戴爾電腦的麥克.戴爾和星巴克的霍華.休茲等。
矽晶圓大廠台勝科(3532)、環球晶(6488)7日同步公告5月營收,台勝科5月營收11.32億元,月減0.13%,年減16.47%,前五月累計營收60.29億元,年減6.16%;環球晶5月營收59.57億元,月增5.75%,年減1.41%,前五月累計營收302.69億元,年增9.42%,創同期新高。
德國的矽晶圓材料供應商世創(Siltronic)周四表示,儘管經濟放緩、地緣政治不確定,晶圓銷售下降,以及歐元走強,但第一季銷售表現仍略微勝過預期。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最新晶圓產業分析季度報告,SEMI矽產品製造商委員會(SMG)指出,2023年首季全球矽晶圓出貨量32.65億平方英吋(MSI),較去年第四季35.89億減少9%、較去年同期36.79億減少達11.3%。
環球晶、兆遠雙方董事會通過換股合併,換股比率為每1股兆遠換發環球晶0.02股普通股,待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之後,兆遠將下櫃並申請停止公開發行,兆遠為藍寶石基板廠,不敵大陸低價競爭,環球晶認虧兆遠,並推動轉型。
兆遠(4944)與環球晶(6488)於今(5月2日)分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依據企業併購法等相關規定進行股份轉換,由環球晶圓發行新股為對價取得兆遠科技百分之百股權。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30日參加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因為歐美銀行業危機問題,目前客戶對下半年的看法又偏向觀望,業績部分第二季才會觸底,但已經看到有兩隻春燕飛來,一是第一季新增二筆長約訂單,二是原先要求出貨遞延的客戶已經開始提前拉貨。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日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自結財務數字,1月合併營收59.30億元,由於手中持有德國世創(Siltronic)股價1月上漲逾10%,業外認列利益回沖,稅後純益28.1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6.46元。雖然半導體生產鏈庫存修正導致矽晶圓需求放緩,但環球晶多數客戶仍依長約拉貨,法人預期上半年營收成長停滯,但下半年重回成長軌道。
美國去年到今年與盟國合作,擴大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進行圍堵,被形容是對中國降下「矽幕(silicon curtain)」,同時美國製造再度成為產業新顯學,包括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環球晶也計畫在德州設立矽晶圓新廠。中美晶暨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看重環球晶在美國的擴產計畫,因為增加自己的供應韌性,會是很重要的布局。
中美晶暨環球晶近幾年來透過投資方式,開始進行集團化布局,目標是為了相互扶持並提高在半導體生產鏈的市占率,同時也能在氮化鎵(GaN)或碳化矽(SiC)等第三代寬能隙半導體領域成功卡位。中美晶暨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集團投資會尋找有很大成長潛力、且跟集團營運有綜效的標的,且都會是產業中的隱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