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研發投資抵減的搜尋結果,共113

  • 合併適用兩項產創抵減 上限50%

     營利事業適用產創條例第10條研究發展投資抵減及第10條之1第1項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可申請抵減稅額各為不超過當年應納營所稅額30%。

  • 工商社論》行政院提前進入看守內閣-從賴清德的國家希望工程談起

    工商社論》行政院提前進入看守內閣-從賴清德的國家希望工程談起

     執政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副總統日前提出國家希望工程之國政願景。在國內藍綠惡鬥、網軍亂舞、雞蛋噴飛的口水政治情勢中,顯得格外清新可人。在四位表態參選的總統參選人中,算是第一位提出政策願景的參選人。

  • 企業投研抵稅 會計業授3訣

    企業投研抵稅 會計業授3訣

     台版晶片法草案上路後,企業明年申請投研抵減可選擇適用產創條例第10條或產創條例10-2,資安等設備抵減則可能適用產創條例10-1或10-2,會計業提出三大教戰守則,企業自行評估相關條件。

  • 台版晶片法上路 資誠三點提醒

    經濟部與財政部7日公告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的子法規「公司前瞻創新研究發展及先進製程設備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研發費用達60億元且占營業收入達6%、購置用於先進製程設備支出達100億元,可申請適用25%研發投抵或5%設備投抵,自2023年1月1日起適用。

  • 打造護國群山 產創子法來了

    打造護國群山 產創子法來了

     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政府不僅會當護國神山的靠山,也有打造護國群山的決心,目前鼓勵研發投資的產創條例第10條之2已經審議通過,相關施行細則子法將在8月推出,透過投資抵減的機制,擴大投資誘因,讓台灣在全世界的競爭中保持領先。

  • 創投業倡議投資抵減 鼓勵新創

     創投公會正式提案建議修正產創條例,擴大新創投資抵減、增加企業併購新創視同研發投資抵減、恢復創投股東投資抵減等三項,以協助新創籌募資金,推動恢復創投的往日榮光。

  • BIO執行長Rachel King:亞洲生技業 研發爆發力驚人

    BIO執行長Rachel King:亞洲生技業 研發爆發力驚人

     前言:國際三大生技展會之一的亞洲生技大會於7月在台舉辦,在論壇、展覽、與商機媒合各方面,迎來更勝疫前的亮眼成績,也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實力,開創國際合作商機的。今年亞洲生技大會主題是「擁抱亞洲動能(Embracing Asian Dynamics)」,《工商時報》為讓讀者更認識亞洲生技產業以及台灣優勢,特別以「生技產業大趨勢」的眼光,分別以〈國際篇-亞太生技藍圖〉、〈技術篇-精準健康掀風潮〉,以及〈台灣篇-茁壯中的生技業〉,藉由專家意見分享,窺見產業現況及未來風貌。

  • 申請研發投資抵減 限五類適用

    申請研發投資抵減 限五類適用

     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投入研究發展,並不是研發單位產生的所有費用都可以申請抵稅。財政部提醒,非屬相關規定的費用項目,例如例行性檢驗支出、市場測試支出、廣告費、研發人員差旅費、保險費及膳雜費等,均不得認列。

  • 產創10-2 會計師三點提醒

     針對《產創條例》10-2相關子法,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提出「不得重複適用租稅優惠」、「三年內不得移轉變更目的」等重點,以及計算有效稅率時,海外分公司所繳納的海外所得稅額不得列入分子計算等三點關鍵提醒。

  • 財政部讓步 產創10-2研發門檻 降至60億元

    財政部讓步 產創10-2研發門檻 降至60億元

     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相關子法1日預告,在財政部讓步下,研究發展費用門檻降至60億元。子法將預告一個月,經濟部也同步展開產業界說明會,力拚明年起讓企業申請適用。

  • 門檻降低 業者樂觀其成

     備受業界矚目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子法草案出爐,研發密度及研發費用門檻雙雙降低,晶圓雙雄台積電、聯電1日對此一消息,皆表示「樂觀其成」,將在法規生效後「依法行事」。

  • 台版晶片法 研發抵減門檻降至60億

    台版晶片法 研發抵減門檻降至60億

     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產創條例》第10條之2,俗稱台版晶片法,經過經濟部與財政部密切協商,昨日子法規的投資抵減門檻出爐。依規定,研發費用門檻須達60億元,購置先進設備投抵,則要求設備資本支出要達100億元以上,預告期為30日。另台版晶片法母法即已規定,實施期間從今年1月1日到2029年12月31日,為期7年。

  • 支持產創10-2降門檻 工商界盼擴大10-1適用範圍

     為鞏固並提升關鍵產業的國際供應鏈地位,經濟部擬降《產業創新條例》第10-2條之適用門檻,工商團體雖然都表示支持與贊同,但也直言,可能只有少數大公司適用,為消除獨厚大企業的疑慮,建議擴大「第10-1條」適用範圍、將抵減稅率提高至15%,且落日時間應一致為2029年。

  • 營所稅4大法規變動 最高150%抵扣

    營所稅4大法規變動 最高150%抵扣

     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期即將來臨,今年營所稅申報4大法規變動,大多與租稅優惠有關,像是企業提供員工接受後備軍人召集公假期間的薪資,可以給予付薪的150%,從所得額中扣除,企業應該要多留意,以保障到自身的權益。

  • 營所稅結算申報 安永提醒注意重點

     111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即將來臨,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共三場「最新稅務法令更新暨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變動與注意事項」研討會,如何有效掌握申報重點及最新實務發展,降低申報錯誤的風險。

  • 再生醫療雙法 拚本會期通過

     立法院衛生及環境委員會29日將逐條審查再生醫療雙法,不只預計將昂貴的再生醫療推動納入商保、健保減輕民眾負擔外,更因為龐大經濟效應引起外界關注。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再生醫療的市場效應,須等法案通過、納入健保後才會發揮經濟規模。

  • 供應鏈外移 蔡政府別再當啃老族

    供應鏈外移 蔡政府別再當啃老族

     前副總統陳建仁即將接任閣揆,不過後疫情時代地緣政治依舊,各國砸大錢拉攏晶圓代工,歐美日等國以補貼手段吸引、甚至是「帶有壓力」地讓台廠到當地設廠,當供應鏈外移,甚至「整串」都被捧走,解決台灣面臨產業掏空困境,應是當務之急。

  • 繳稅百億大戶揭露!台積電最高 這集團意外搶眼

    繳稅百億大戶揭露!台積電最高 這集團意外搶眼

    府院決議將2021年超標(指超過預算編列金額,以下同)稅收中的1400億元「還稅於民」,每人普發6000元。若細究發放財源,超標占比最高為營利事業所得稅,這其實是企業因為業績成長,為稅收帶來的巨額貢獻;那麼,到底是哪些企業抖內(donate)這個大紅包給全國民眾呢?

  • 台版晶片法案三讀通過 研發、投資抵減營所稅最高50%

    台版晶片法案三讀通過 研發、投資抵減營所稅最高50%

    立法院7日三讀通過《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未來有關半導體、電動車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前瞻創新研發支出的25%和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皆能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此條文施行期間將自今年元旦起至2029年12月31日止。

  • 土銀 主辦合晶33.6億聯貸

    土銀 主辦合晶33.6億聯貸

     為支援本土半導體業發展並響應台版晶片法案,土地銀行統籌主辦「合晶科技連結ESG聯貸案5年期共新臺幣33.6億元」聯貸案,於12月26日由董事長謝娟娟代表銀行團與合晶科技董事長焦平海完成授信簽約儀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