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破碎帶的搜尋結果,共12筆
宜蘭昨(24日)下午13點11分,發生規模6.5強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這是宜蘭地區30年來最大規模的隱沒帶地震,有專家示警,台灣目前處於隱沒帶地震活躍期,由於百年週期已至,未來恐怕會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尤其位處「南宜蘭構造」破碎帶的宜蘭縣南澳地區,地震風險最高。
宜蘭南澳今天中午發生芮氏規模6.5強震,今年以來最大!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指出,此為隱沒帶地震,初步判斷成因為斷層作用;氣象局長鄭明典說,這是一起很顯著的地震。
花蓮縣壽豐鄉今天下午一連發生多起地震,規模最大的是5.3。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吳健富說,這些地震震央位在板塊交界的隱沒帶,屬於地震頻繁區。
今天(15日)晚間7點與7點5分,花蓮壽豐陸地接連發生兩次規模5.5與5.1地震,最大震度位在花蓮4級,全台天搖地動,就連雙北民眾都相當有感,造成恐慌與熱議,對此氣象局也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晚間6點5分時,在台南市楠西區發生一起芮氏規模4.1的地震,根據氣象局的監測,震度以台南市的楠西區、嘉義縣大埔最大來到3級,高雄市甲仙、嘉義市、雲林縣草嶺、雲林斗六市測得2級,南投信義、彰化大城、台南市、彰化市、馬公市各1級。
中央氣象局發布地震報告,8日上午5時28分,發生芮氏規模6.0有感地震,震央在台灣東部海域深22公里,全台有感。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此次地震主因為南宜蘭破碎帶引起,過去這個地區就經常發生規模超過6的地震,若此次為前震,不排除後續還有超過規模6.0地震,地震測報中心會在一周內密切監測。
今天(8日)凌晨5:28分,宜蘭外海發生規模6.0大地震,嚇醒全台民眾。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次地震是南宜蘭構造的破碎帶所造成,由於此地區能量積蓄,地震能量釋放仍不足,未來一周內不排除還有規模6.0以上的更大地震。
台北市士林區昨(9)日下午4時20分及今日凌晨4時12分,接連發生規模3.2及3.8的有感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因這兩起地震規模在3以上,且是幾乎發生在同一位置的淺層地震,故判斷應為台北盆地破碎帶所引起,只要24小時內沒有餘震,應沒有再發生地震的可能。
台北市士林區昨16點20分發生芮氏規模3.2地震,今日凌晨4點12分又發生芮氏規模3.8地震,其中台北信義區、新北五股震度達3級,深度7.7公里,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這兩起地震深度較淺,推測可能是「拉張性破碎帶」所造成。
被全球鐵路工程人員公認為「最具挑戰的鐵路工程」──川藏鐵路,在東線和西線同時有了重大進展。東側四川境內的成雅段(成都至雅安)目前已完成鋪軌,預計今年11月底通車。西側西藏境內的奔中山二號隧道也在一周前貫通,這是拉林鐵路林芝境內貫通的首個8公里以上長大隧道。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調查發現,位於福井縣的敦賀核電廠一、二號機組的正下方疑似有活斷層,由於日本規定核電廠不能建在活斷層上方,此事若經證實,敦賀核電廠可能廢爐。
曾文水庫連接烏山頭水庫的「烏山嶺引水隧道」,是供應台南地區用水最重要的引水隧道,由於八十一年來年久失修,有損壞之虞,嘉南農田水利會將興建「新烏山嶺引水隧道」工程。環保署環評大會昨有條件通過環境評估,最快明年底動工,預計一○五年五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