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碳中和的搜尋結果,共1,149筆
KYC(了解您的顧客)可說是金融業的第一課,過去的重點都放在顧客的信用狀況。但隨著各國政府或是國際供應鏈對企業碳排越來越重視,各種要求也不斷推陳出新。金融業對於客戶的徵信,也必須從KYC進化到KYCC(Know Your Customers’Carbon),掌握客戶的碳排,才能掌握氣候變遷的風險與商機。
兩岸水泥市場到底如何看,台泥(1101)坦言,大陸水泥業已由寒冬回溫、但不過未回暖,今年仍然看保守,不過,台灣市場持平看待。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31日在股東會上指出,新能源事業是台泥未來發展重心,台泥的新能源重點事業體能元科技、台泥綠能都在去年轉虧為盈;至於海外轉投資儲能公司NHOA,2022年營收更增長4.5倍。張安平預期,至2025年台泥企業團非水泥事業的營收占比將達50%。
台泥今召開2023年股東會,雖然積極轉型新能源,但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目前還無法定位自己是能源公司」。這是因為水泥產量仍高,但他目標是在2025年,把水泥營收占比壓在50%以下。
解封後國際級展覽陸續回歸實體展出,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也是其中之一。昨(30)日盛大開展,現場可以看到AI和機器人等最新商務技術,也有消費者感興趣的華碩最新OLED螢幕筆電、ROG Phone 7新機、ROG Ally電競掌機,以及明基佳世達集團與鬍鬚張合作的未來科技概念店。
根據統計,近5年來,全球平均氣溫高於0.8~1度左右,氣溫升高將會影響到農作物的選擇與生態多樣化。為因應氣侯變遷對地球衝擊,聯合國制定SDGs 17項永續行動,以達到全球淨零排放。
經濟部工業局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衝擊及國際淨零碳排目標,去(111)年起積極推動中衛體系減碳輔導工作,今(112)年持續遴選在特定領域技術具有獨特性、關鍵性及在全球市場具領先地位的中堅企業,選定廣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邀集供應商共建ESG永續供應鏈的合作夥伴圈,攜手啟動宣示達成減碳目標,預期到今年底結合供應鏈將創造2.5座大安森林公園年碳吸附量。
面對全球暖化,各國領袖紛紛提出2030年淨零碳排目標,這個目標驅使各行各業響應。台灣最大種苗公司,有農業界台積電稱號的農友種苗率國內農企業之先委託台灣碳資產公司分短、中、長期三階段落實低碳轉型,以實現淨零種苗的永續目標,雙方於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
德國梅佛邦巴歆縣縣長 Stefan Sternberg、內政建設暨數位廳廳長Christian Pegel、縣議會議長 Olaf Steinberg、禮賓處處長Jana Haak及相關隨員於112年5月29日上午參訪雲林縣運動科技示範中心由雲林縣政府計畫處及雲林科技大學接待。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蘇純繒表示,本縣運動科技示範中心是雲林縣政府與雲科大、國健署的合作計畫,此計畫以「運動科技」為主軸發展據點,將運動體驗結合運動科技,開辦一系列運動課程,提供專業師資指導,並透過運動數據之測量,建立數據平台,將測量資訊數據化、可視化進行整合,同時針對高齡族群可以給予相應運動訓練處方,使運動科技融入民眾日常生活。雲林縣運動科技示範中心以科技導入健康運動,透過「據點連結據點、社區連接社區」的方式進行合作推廣,主動將運動科技帶入社區課程讓民眾進行體適能檢測、運動科技產品體驗相關服務。
「低碳永續」已成為全球人類努力的目標,近年紛紛綠能轉型的企業也不在少數,農友種苗公司就是種苗播種樹立淨零的典範,在台灣碳資產公司的幫助下,協助農業綠能轉型,同心為低碳永續而努力。
「碳權交易」近期引發熱議,對此,台化董事長洪福源表示,不論碳關稅、碳稅或是碳權交易平台,都是貫徹碳中和的工具,能否確實發揮效益的關鍵,在於「標竿」的確定。
「碳權交易」近期在產業界颳起大風,台化(1326)董事長洪福源今(26)日股東會後暢談碳權議題,他表示,不論是碳權,還是碳稅、碳關稅,其實充其量都只是手段、工具,終極目標就是要走向「碳中和」。
台化(1326)貫徹碳中多元加速推進,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台化採行節能減排與能源高階化轉型並行,進行跨廠能源整合,有效降低能源成本。2020年碳排放已較2010碳達峰年降低30%,2030年將再減排25%,計劃投資金額提高至185億元。
造紙大廠正隆(1904)響應經濟部工業局「以大帶小」政策,25日於低碳旗艦大廠后里廠舉辦「正隆1+N碳管理示範團隊」誓師大會,象徵國內首例「工業用紙產業碳中和聯盟」正式啟動,首波將攜手20家上下游夥伴共同落實碳管理,目標10月底完成碳盤查。
工紙龍頭正隆(1904)25日舉行「正隆1+N碳管理示範團隊」誓師大會,攜20家上下游夥伴落實碳管理,啟動國內「工業用紙產業碳中和聯盟」首例。法人表示,此舉將可確保正隆供應鏈製造的低碳工紙,為全球大廠優先選項,包括NIKE、蘋果、GOOGLE、可口可樂等美國大咖客戶。
工紙龍頭正隆25日舉行「正隆1+N碳管理示範團隊」誓師大會,攜20家上下游夥伴落實碳管理,啟動國內「工業用紙產業碳中和聯盟」首例。法人表示,此舉將可確保正隆供應鏈製造的低碳工紙,為全球大廠優先選項,包括NIKE、蘋果、Google、可口可樂等美國大咖客戶。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碳中和目標,並在法律或政策上承諾減少碳排放。例如,歐盟計劃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我國政府也在去(2022)年3月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而行政院更接著在同年12月核定「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全球協議如巴黎協定旨在限制全球暖化,推動各國減少碳排放。
聯成(1313)24日舉行股東常會,董事長苗豐強表示,今年經濟情勢受通膨、全球升息及地緣政治等影響而不容樂觀,公司除持續發展高值化、環保永續、低碳循環的綠色化學外,將持續降低各項營運成本及產銷策略上做彈性調整,以審慎保守態度、強化公司治理應對未來的產業景氣變化。
台聚集團針對減碳大趨勢、ESG提出具體規畫。台聚(1304)表示,因應碳中和趨勢,依循集團2030年減碳目標規劃減碳路徑,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已較基準年(2017 年)下降16.4%,持續朝2030年碳排放量較2017年減少27%目標邁進。其中,因台聚電力排放占比達8成以上,綠能布局將為重要策略。
碳中和(Carbon Neutral)是指企業或政府組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特定的時間中,更換節能設備,透過製程改良、減少原物料浪費,或提升能源使用率等各種減碳方式,將排放的二氧化碳正負抵銷抵換,達成二氧化碳的平衡,完成「碳中和」。全球空調產業龍頭日本大金空調(DAIKIN)為達成2050年碳中和之目標,提出產品減排、運用解決方案減排、減排貢獻中長期3大對策,響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