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磁性材料的搜尋結果,共22筆
國內最大的一貫作業鋼廠中鋼(2002),除了為台灣各項基礎建設、產業發展與國防工業提供所需的鋼鐵材料外,亦落實循環經濟,致力提升鋼鐵製程副產品之附加價值。其中冷軋製程中的氧化鐵粉副產品,更是工業材料「鐵氧體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力助中鋼集團另以磁性材料跨入電動車、車用充電樁、直流無刷馬達、低軌道衛星、無人機、雷達、通訊及半導體設備等多領域供應鏈。
馬斯克日前在特斯拉投資者日活動上表示,下一代特斯拉平台將放棄稀土電機,此一表態立即在稀土領域引發激烈的討論,稀土指數亦隨之重挫。大陸多家從事稀土永磁領域研發生產的公司也紛紛表稱,電動車的永磁電機以稀土為關鍵材料,目前還沒有其他替代方案。
隨著半導體產業循摩爾定律逼近矽材料物理極限,國科會補助清華大學團隊研究開發出新材質,提升操控電子技術,可望推進半導體邁向1奈米等更加前瞻製程,研究成果獲選成為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奈米科技7月號封面。
台師大化學系助理教授劉沂欣量子材料合成實驗室團隊團隊,提出以有機-無機半導體材料,透過溶劑熱法引入錳離子合成原子級的二維單層半導體,於室溫下材料可呈現出極低溫下的強塞曼效應和零場分裂能,有助於開展與光源相關之自旋量子材料製備。
奇力新(2456)公布2020年財報,稅後盈餘為15.43億元,年成長38.2%,每股盈餘為5.91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息2元;由於終端客戶需求強勁,且奇力新併入帛漢後有助於獲利能力提升,奇力新表示,今年業績可望優於去年。
電感廠奇力新(2456)公告2020年第四季損益自結數,受提列廠區整併所需一次性成本費用衝擊,單季獲利季減66.7%,降至1.83億元,自結每股稅後純益0.72元,寫最近四季以來新低紀錄,累計2020年全年獲利雖重返成長,但每股稅後純益6.17元仍遜於法人2020年初的預期。
奇力新(2456)前3季財報出爐,單季稅後盈餘為5.49億元,年成長49.4%,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5.45元,由於車用及遠距生活等需求穩定,奇力新預估,第4季營運將較去年同期兩位數成長。
後疫情時代,宅經濟發酵,推升筆電、PC、網通需求攀升,加上5G新機陸續推出,帶動被動元件、保護元件需求持續增長,陽昇應用材料掌握被動元件、保護元件等多項專利,受惠於這波宅經濟商機中,明年業績可望進入高成長期。
陽昇應用材料成功開發保護元件「功率電感磁性材料」,迎接5G世代,手機及電動汽車新一波各種保護元件在電源整流的強力需求,國內三大電信龍頭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已先後開通5G服務,台灣已經正式進入5G時代。
磁性材料被視為被動元件功率電感的靈魂,陽昇應用材料公司自主研發合成奈米鐵粉,外觀為奈米球狀,平均粒徑在60奈米(0.06um),可望取代日本、德國昂貴的進口材料,大幅降低業者成本。
電感廠奇力新(2456)應券商邀請參加法說會,預估電阻庫存最快第二季末可望消化完畢,但市況不如去年;奇力新相對看好電感、磁性材料(飛磁)今年度的營運成長,電感成長幅度可望達2位數,磁性材料也有較大成長空間。
車用系統升級到48V,亦為被動元件產業帶來新商機,但如何在日廠獨霸的車用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卻成為台廠最大的考驗!電感及晶片電阻廠—奇力新(2456)總經理鐘世英與鋁質電解電容廠—立隆(2472)總經理吳志銘異口同聲表示,「強化上游材料及精進產品工程製造」,是拉近與日廠距離的關鍵;看好車用電子前景,兩家公司全力投入搶進,目前已進入收割期,奇力新目標是今年車用產品佔集團營收比重能達30%,並期待3年內達到佔比40%到50%目標;立隆則預估,今年車用產品佔比可望拉升到10%,3年內佔比可望達15%。
股價破千元大關的國巨集團旗下子公司「奇力新」(2456)爆發內線交易案,檢調發現奇力新2017年以換股方式併購旺詮公司,在重大訊息公布前卻發生奇力新高層涉嫌提早1個月買進奇力新股票,擬制性獲利數十萬元,台北地檢署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處搜索6處,以被告身分約談奇力新前財務長等10人及1名證人,偵訊後移送北檢複訊。
第四屆亞洲粉末冶金國際會議APMA 2017於4月9日~11日假台灣新竹竹北喜來登飯店召開,本屆除了亞洲主要粉末冶金會員國之外,另有亞洲、歐洲、美洲等地區共計共計20餘國粉末冶金產、學界專家學者與會,將於會議中發表超過263篇論文,台灣粉末冶金產學界首次主辦國際會議,相當具有時代性意義。
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為鼓勵園區廠商投入技術研發並提升創新能量,日前(16日)舉行研發新亮點「奈米‧新材料」產學技術交流媒合會,透過鍊結廠商、法人機構與南部大專院校量能,建構各產業領域彼此間互動交流,促進產業升級,創造產學合作新契機。
奇力新(2456)現金收購國巨(2327)孫公司飛磁(Ferroxcube,FXC),國巨可望坐收處分利益27億元,EPS貢獻度達5.2元,國巨將在今年第二季前全數認列,加上本業獲利,全年EPS將上看一個股本,有望寫掛牌以來新高。
奇力新(2456)打世界盃、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併購行動,該公司斥資47.28億元以現金收購、換股方式,合併旺詮(2437)以及國巨孫公司飛磁,並以現金入股大陸向華科技。未來「新奇力新」年營收將從新台幣120億元起跳,三年內將躋身全球前三大電感廠,成為材料、成品、製程、品牌兼具的一條龍大廠。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擬銷售旗下磁性材料事業部飛磁(Ferroxcube)給奇力新,預估此次交易處分利益約新台幣27億元,潛在貢獻每股獲利5.2元。
被動元件大廠奇力新下午宣布,將以新台幣45.28億元,收購全球磁性材料鐵芯製造商Ferroxcube,完成後,Ferroxcube將成為奇力新100%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