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磊晶技術的搜尋結果,共38

  •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研發 工研院辦數位自學課程

     協助國內發展國產化合物半導體關鍵材料,提升我國產業自主技術與供應能量,工研院產業學院開辦「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研發技術人才培訓系列課程(數位自學課程)」,課程將採數位自學方式辦理,讓學員不受限時間、地點之限便可隨時、隨地自主學習,快速增進掌握與了解化合物半導體領域之知識理論、技術與實務經驗,並培養成為半導體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研發人才。

  • 惠特 完整布局雷射二極體

     惠特科技11月4日董事會通過取得兆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及武漢芯荃通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案。

  • 不畏逆風 台灣半導體擴大發展

    不畏逆風 台灣半導體擴大發展

     電子產品的終端需求由於通膨、經濟成長疲軟等因素出現明顯降溫,使得半導體市場充滿去庫存,訂單修正等雜音。第三類半導體卻受到新能源車需求及各國施政提倡節能減碳等議題,市況逆勢看好。目前第三類半導體主要是以國外IDM大廠獨占鼇頭,「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分析顯示,台灣逐漸成形的產業鏈上下延伸合作/整合模式將是在第三類半導體擴大發展的機會。」

  • 《科技》MicroLED大型顯示器晶片產值 2026年CAGR拚2.4倍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TrendForce 2022 Micro LED自發光顯示器成本與趨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至2026年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的4吋wafer約當量為114萬片;晶片產值預計達27億美元,2021~2026年複合成長率約241%。

  • 錼創科技 拚Q3創新板上市

    錼創科技 拚Q3創新板上市

     聚焦次世代顯示器技術MicroLED領導廠商-錼創科技(6854)為首家臺灣創新板第一上市公司,於日前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錼創科技本次辦理現金增資6,305張,預計掛牌股本為10.7億元,最快將於今年第三季掛牌上市。

  • 《半導體》IET-KY全年營收目標年增1至2成 毛利率看好

    儘管外在環境變數不少,IET-KY(英特磊)(4971)今年營運成長趨勢未變!IET-KY董事長高永中表示,從訂單來看,今年營收可望正常成長,毛利率也會有好的表現,全年維持年成長10%到20%目標。

  • 第三代半導體國產化起跑 4億扶3廠

    第三代半導體國產化起跑 4億扶3廠

     在電動車、5G通信、低軌衛星浪潮下,第三代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成為新的兵家戰場,但目前這塊技術與材料掌握在國外大廠手中,政府今年起將啟動國產化計畫,扳回劣勢。經濟部預計撥出4億,5月起先補助2家半導體廠研發8吋碳化矽長晶生產設備,再補助1家8吋氮化稼磊晶設備廠,目標2024、2025年「開花結果」,讓化合物半導體設備國產化,不仰人鼻息。

  • 英特磊IET-KY董事長暨總經理 高永中的藍海策略 不設限主攻磷化銦

    英特磊IET-KY董事長暨總經理 高永中的藍海策略 不設限主攻磷化銦

     英特磊IET-KY董事長暨總經理高永中,當年不採三五族長晶主流的MOCVD磊晶技術,主攻MBE,是全球目前MBE領域唯二大廠,與英國大廠IQE分庭抗禮。主力材料也有別常見的砷化鎵(GaAs),以磷化銦(InP)闢出藍海。

  • 第三代半導體類股 紅不讓

    第三代半導體類股 紅不讓

     第三代半導體成當紅炸子雞,科銳(Wolf)、意法半導體(ST)、英飛凌(Infineon)、羅姆(ROHM)及日亞化等國際大廠分庭抗禮。台股也搶搭熱潮,在日亞化加持下,台亞半導體(原光磊)將透過轉投資公司成立積亞半導體,進軍6吋GaN on SiC磊晶,23日股價一早急拉上漲停板價66.6元,並帶動茂矽、中美晶等16檔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股齊步走揚。

  • 《半導體》嘉晶車用營收占比逾3成 明年資本支出1800萬~2200萬美元

    嘉晶(3016)今舉行法說會,公司前3季稅後盈餘為2.66億元,EPS為0.95元。公司對第四季樂觀,嘉晶產品車用比重逐年增加,目前占比大於3成。嘉晶今天股價再站回百元大關,以105.5元收盤。嘉晶今天法說也宣布明年公司資本支出在1800萬至2200萬美元之間,主要是化合物半導體磊晶相關的擴產。

  • 中美晶馳援 營運雙劍合璧

     做為砷化鎵晶圓代工廠,宏捷科技術在國際上數一數二,但針對企業經營與財務管理,黃國鈞不諱言需倚靠外力。中美晶的入主,除了讓宏捷科解除遭競爭對手併購的危機、也一掃晶圓代工廠壟斷疑慮外,攜手合攻兵家必爭的「氮化鎵」領域,則為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群獻力,而除了提供矽晶圓外,中美晶的管理文化更是宏捷科專心拚技術的定心丸,雙方合作可謂「一箭三雕」。

  • 義大利黃金權力 阻中資收購半導體

    義大利黃金權力 阻中資收購半導體

     中國威脅讓各國提高警戒,義大利總理德拉吉證實,最近首次動用「黃金權力」,否決了中國企業收購米蘭半導體設備公司LPE。

  • 《興櫃股》晶呈科技攜交大開發超高功率和Micro LED獨特技術

    晶呈科技(4768)與交通大學聯合開發超高功率和Micro LED獨特技術,晶呈指出,此銅磁基板材料應用在LED產業,結合了精密機械、LED磊晶、IC Driver、顯示器產業等龐大產業實力,預期未來3~5年內有機會為台灣創造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的Micro LED顯示器產值。

  • Micro LED 國防 5G 太空 2020光電展四大亮點 吸睛

    Micro LED 國防 5G 太空 2020光電展四大亮點 吸睛

     由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主辦,每年光電產業最大盛事「OPTO TAIWAN國際光電大展」將於10月21日至23日於南港世貿一館登場。海內外共八國81家111個攤位業者展出,內容以光電科技為核心,整合半導體、電子、光通訊、雷射、光學、精密機械等關聯領域;完整展出光電應用產業之材料、元/組件、應用產品、生產設備、廠務設施及軟硬體技術。2020年「OPTO TAIWAN國際光電大展」將規劃四大特色亮點,分別為Micro LED主題館、5G光通訊主題館、國防光電專區與太空光電專區。

  • 《產業分析》機台及製程 左右氮化鎵磊晶優劣

    在磊晶製程方面,氮化鎵在矽晶圓(GaN-on-Si)及氮化鎵在碳化矽(GaN-on-SiC)皆屬異質接面磊晶技術,有異於GaAs半導體,磊晶大致上為同質接面磊晶,異質磊晶需克服不同材質之間的晶格匹配問題,磊晶層和基板間因熱膨脹係數不同導致的應力問題,GaN-on-SiC比GaN-on-Si容易是因為GaN-on-SiC晶格不匹配(lattice mismatch)的程度較GaN- on-Si小,這也是GaN-on-Si的成品率普遍約在50%到60%左右,且多應用於電力電源產品的原因之一。

  • 英特磊攜韓廠 搶攻氮化鎵

     英特磊IET-KY(4971)18日宣布,與韓國IVWorks公司合作,開發以MBE分子束磊晶技術生產氮化鎵(GaN)磊晶片。英特磊總經理高永中表示,氮化鎵具高頻優勢,是5G、物聯網時代被大量使用的新一代半導體材料,與IVWorks合作提早掌握GaN先機,搶攻RF(射頻)和電力器件領域,擴大全球市場布局。

  • GaN快充報喜 漢磊、嘉晶H2看俏

    GaN快充報喜 漢磊、嘉晶H2看俏

     疫情帶動遠距商機推升筆電及平板銷售,5G智慧型手機因耗電量大所以搭載大容量電池,氮化鎵(GaN)快充裝置已開始遍地開花,加上業界傳出蘋果將會在三星及華為之後推出採用GaN技術的快充配備,GaN快充方案已進入爆發成長階段。漢磊(3707)及嘉晶(3016)合作打造GaN供應鏈已進入量產,下半年營運看旺且力拚獲利成長。

  • 英特爾 秀全新電晶體技術

    英特爾 秀全新電晶體技術

     英特爾召開2020年架構日(Architecture Day),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英特爾院士及其架構師團隊,共同揭曉架構創新並展示全新電晶體技術。英特爾揭示10奈米SuperFin技術,代表英特爾歷史上最大的單一節點內升級功能,提供等同於轉換至全新製程節點技術的效能改進,首款採用SuperFin技術的Tiger Lake筆電處理器將在9月初正式推出。

  • Mini/Micro LED夯 大廠搶進

    Mini/Micro LED夯 大廠搶進

     Micro/Mini LED被視為新一代顯示技術,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整體經濟,許多廠商為了扭轉頹勢紛紛投入該領域尋找下一波商機,吸引品牌大廠搶進,並帶動整體相關供應鏈跟進,TrendForce預估2024年相關產值將達42億美元。

  • 華立切入Mini LED背光模組 搶攻高階顯示器市場

    材料通路商華立(3010)11月自結合併營收46.84億元,較去年同期揚升4.03%;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達499.84億元,年增2.7%。法人認為,今年全球經濟危機示警紛至沓來,在美中貿易摩擦、地緣政治不穩定及中國經濟趨緩等挑戰下,華立營運仍能維持高檔實屬不易。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