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礦業制度的搜尋結果,共09筆
近年來有關礦業法的討論,其中的一個主要議題,是關於有部分論者所指稱「霸王條款」的討論,亦即關於開採礦產,在未獲得全數地主同意的情況,是否可將合理對價提存於法院保管後,即進行開採。
亞泥礦權展延引發社會爭議,行政院長林全今天宣布,針對42案採礦權申請案要求擱置,需適用新礦業法規定,制度環評制度。林揆強調,新的礦業法,未來對礦權取得一定要有開採數量,只要是任何新增數量都要經過環評,其中採礦部分應先有政策環評,再有個案環評,未來會建立水泥礦業相關環評制度。
不滿亞洲水泥礦權展限,環團今天前往亞泥總部辦記者會,不但痛批經濟部隱蔽事實、欺瞞社會,更在現場播放爆破音效、製造煙霧來重現採礦現場,要求政府撤回違法的礦權展限。
環保團體今天指出,台灣礦業法充滿特權,且採礦行政程序欠缺民眾參與,要求修正礦業法、停止霸凌人民權利。
亞洲水泥公司計劃在新竹關西恢復水泥開採,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保團體質疑這將衝擊總統蔡英文的客庄「浪漫台三線」政策,今天上午前往行政院抗議,要求政府檢討西部復礦政策。
「礦業現在就應該要政策環評,有心想改革,沒有做不到的道理!」環保團體指出,《礦業法》大開後門,且因可能引發賠償問題,各單位互踢皮球,放任業者任意開發、破壞山林,一黨獨大的新政府,應立即修法要求採礦業者環評。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惜根台灣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及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日共同舉行「修改特權礦業法,拒當財團提款機」記者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謝孟羽、高潞‧以用、林淑芬及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林子淩等人一起呼口號,呼籲新政府與新國會全面檢討礦業制度。
兼顧礦業與環境永續發展,經濟部礦務局主任秘書徐銘宏今天表示,經濟部與環保署將設立一個溝通平台,立委與公民團體所提6大訴求可至溝通平台討論。
參考消息網6日報導,據外媒消息,澳洲礦業公司呼籲中國政府,暫停實施一項新的煤炭品質檢測制度,他們表示,在海運煤炭貿易承受巨大壓力之際,這項政策不公平地讓貨物在中國大陸港口受阻,增加出口商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