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示範工廠的搜尋結果,共60筆
中興電(1513)去年營收獲利均創新高,EPS攀升至5.21元,8日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現金股息3.5元,息值為歷年最佳。中興電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GIS開關及工程統包在手訂單272億元,2030年前訂單不成問題,今年營收及獲利拚續創高。
興采(4433)集團子公司聚紡公司將核心技術之研發留在台灣,目前為止已斥資22億元於桃園市觀音工業區投資高端精密染整廠,於12月15日舉行上樑儀式,預計2023第二季開始試車,可望增加200個工作機會,興采集團在觀音工業區早已有兩個生產基地,利用聚紡現有廠區增建,可提升土地使用效率,並充分利用集團在地之資源的多元整合,展現了新時代的造局者領導風範。
光寶科技(2301)前3季每股盈餘為4.51元,為加速全球製造佈局,光寶科位於越南海防的二期廠區正式落成啟用,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明峰表示,除美國、墨西哥、泰國、越南等廠區擴充產能外,也尋覓新地點,希望串聯全球各地研發中心與製造基地資源,提供客戶在地化整合性製造服務。
品牌廠華碩(2357)砸下30億元打造兩座自有智慧工廠,除了已於去年11月啟動投產運作的樹林廠外,蘆竹廠也自今年起進行土建工程,預計最快於明年底啟動試營運。兩廠產線以滿足華碩少量多樣及高度客製化的主機板、伺服器及IPC工業腦主機板等產品為主外,華碩針對工業4.0推出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亦導入自有智慧工廠進行驗證,並期能推向供應鏈,後續進一步擴大商模、從台灣製造業輸出海外大廠。
華碩持續強化在AIoT領域的軟硬體技術創新與整合應用,旗下智慧物聯網事業群繼先前推出數項AI影像辨識技術導入製造場域的應用方案後,在今年的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中,再擴大應用、首度端出從AI中央監控管理平台、AI瑕疵檢測到AR、人臉辨識、智慧工安平台等多項解決方案,全面搶進智慧工廠升級商機。
推動農業循環經濟,農委會委託屏東科技大學研究如何將農業廢枝條製成「生質顆粒」再利用,與廠商就近於芒果主要產地玉井成立示範中心,9日正式揭牌,也邀請有意投入廠商到場參觀。
全球禽流感與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遷、與烏俄戰爭等外部衝擊,使動物精準營養、預防醫學及糧食供應鏈議題更顯急迫。面對大環境的挑戰,農委會不只推動大糧倉計畫,以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亦已於2021年率先成立淨零碳排辦公室,期望「減量」、「增匯」、「循環」、與「綠趨勢」四大面向的關鍵措施,讓農業部門領先於2040年達成淨零目標。響應政府糧食自給與淨零碳排目標,京冠生技不只掌握獨特逆境固態發酵專利技術,將農食副產物如茶渣、豆渣、咖啡渣等轉化為高營養價值的機能性動物飼料原料與保健產品,也於今(6)日在屏東啟動台灣首座豆渣高值化碳中和先導示範工廠建置。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表示,先導示範工廠完工後,主要生產黃豆渣餘料高值化後的機能性動物飼料原料,也主打獨家開創的製程系統化模組設備,導入「廠中廠」(In-house model)新商業模式,協助農食上游工廠實現碳中和生產,期許讓「豆渣變碳權」!
新冠疫情爆發,雖然造成全球市場需求頓時急速凍結、停滯,但市場並未因此消失,疫情肆虐至今已逾2年,隨著各國疫情控制得當,封城鎖國逐步開放,市場需求終於逐漸顯現、回溫。
中鋼(2002)繼前(2020年)年完成首座智慧高爐建置後,持續加速推動智能創新及數位轉型工作,今(2022年)年開春第一週完成軋鋼三廠冷軋智慧製造產線建置,邁入軋鋼智能工廠新里程碑。
「工業4.0」智慧製造已是全球產業發展的趨勢潮流,不會因COVID-19新冠疫情環伺、貿易摩擦等外在因素而停歇暫緩,這股智慧製造概念正強勢滲透各產業,當然主要也是因其所展現的高產效、品質提升、降低生產成本、高達交率、生產即時監測(控)、大數據資料回饋、可視化等眾多優勢皆是產業界未來投入鞏固市場地位、優化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發展指標。
現在國內新冠疫情已穩定趨緩,進入後疫時期,富偉科技集團總裁蕭文龍表示,目前國際經濟景氣已經逐漸復甦,然而包括機械業等多數產業卻正面臨著原物料、運輸費用、工資「三漲」及貨櫃、碼頭、運輸「三堵」的市場窘境,其中三堵預估至少需要數個月的調整去化才能恢復正常,而工資上漲也將造成經濟成長復甦速度趨緩,同時還須預防關稅所產生的貿易障礙問題,上述問題皆急需儘快設法因應解決,台灣產業景氣才能獲得有效回復。
包材及設備大廠旭源(8421)原計劃將新竹廠房及土地,以6.725億元賣給州巧(3543)的構想,因州巧另有規劃終止交易。旭源表示,新竹當地房地產行情上漲一至二成,為改善財務結構,提高底價,將另覓合適買主。第三季已轉虧為盈,全年營運目標是減少虧損。
包材及設備大廠旭源包材科技原本與州巧科技簽署MOU,以6.725億元出售新竹新豐廠房及土地,年底前完成交易及辦理過戶手續,但州巧決定擴大事業版圖,旭源廠房不敷使用,雙方決定中止交易。旭源表示,旭原新竹新豐廠當地房價上漲一至二成,旭源會依照房價新行情,另覓合適買主。
台泥(1101)集團在大陸第一個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正式落成,今日舉行廣東韶關廠竣工儀式暨戲水樂園開園慶典。台泥韶關廠設備選型以超低排放標準設計,建成後日產6000噸的水泥熟料生產線不僅將輸送高品質的水泥支援大灣區建設,還將利用先進技術致力成為城市的淨化器,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周邊城鎮的生活垃圾,年處置能力超過6萬噸。這也是台泥企業團繼花蓮和平廠開啟DAKA園區之後,又一個敞開大門積極推動工業與社會的對話的示範工廠。
為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實踐環境永續,國立成功大學主導建置國內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日前於成大安南校區舉辦「負碳排示範工廠落成啟用典禮」,南臺科技大學則在這項成果負責CO2捕捉純化,結合了成功大學的CO2轉化觸媒,可將捕獲的CO2轉化成甲烷、乙烷及丙烷等石化上游的原料,可有效解決未來的全球碳稅貿易關稅問題。
連江縣政府今(22日)舉行馬祖酒廠南竿二廠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由縣長劉增應主持,含行政大樓總經費達16億餘元,預計於2024年完工啟用。劉增應強調,完工後可提升馬酒10倍產量、增加就業機會,讓馬祖酒廠邁入新的里程碑。
全台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24日於成功大學安南校區啟用,1天捕捉60公斤二氧化碳(CO2),可轉化22公斤甲烷,當中可產出10至20%乙烷、丙烷,未來將在中油、中鋼、台電、台塑等碳排大戶企業建置,將CO2資源化,作為石化原料新碳源。副總統賴清德南下見證啟用典禮表示,這是台灣邁向2050碳中和的重要里程碑。
成功大學主導建置國內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今天由副總統賴清德、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台南市長黃偉哲及中油、中鋼、台電、台塑等產業代表,共同於成大安南校區見證落成啟用。未來將推廣應用至各產業,於中油、中鋼、台電、台塑等碳排大戶放大建置,將二氧化碳資源化,作為石化原料新碳源。
今年新冠疫情再起,各國再度實施防疫警戒管制,造成多數產業的企業經營與市場布局遭受阻礙無法順利進行,國際景氣復甦再次面臨挑戰,但今年全球生產製造設備需求並未降溫,機械市場景氣回升樂觀看好,台灣機械業出口值也有著不錯的銷售實績,今年4月即已創下新高表現,且業者對於「智慧製造」的需求越來越趨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