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祭祖靈的搜尋結果,共47筆
今天是清明節,屏東萬巒鄉有場別開生面的祭祖儀式,由河洛人家族(吳)陳宗親會與來義鄉丹林村頭目Rairai家族跨族共同祭拜300年前原漢聯姻的「嘉禮媽」Badagau公主,這是2家族百年來首次認親,也將改寫部分屏東史的研究結果。
清明連假第一天,新北各區公墓及納骨塔湧現掃墓祭祖人潮,新北市長侯友宜前往土城靈恩納骨塔視察清明祭祀服務並表示,土城靈恩納骨塔共增設1712個櫃位,讓土城司法園區區段徵收所需遷葬先人就近晉塔;新北市民政局長柯慶忠也說,為解決塔位需求,去年在中和納骨堂試辦公立納骨塔一櫃多罐政策,土城靈恩納骨塔、新莊生命紀念館將採行,讓至親先人能同櫃同祭,減輕民眾治喪負擔與舟車勞頓問題。
清明節(4/5)將至,許多人都會返鄉掃墓,如果真的有重要事情不能回家祭祖怎麼辦?民俗專家楊登嵙在《旺好運》專欄提供3個方法:提早祭祖、在家祭祖或請親戚通知,讓祖先知道子孫的心意。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下星期對大陸進行訪問。在當前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之際,馬英九作為最重量級台灣前領導人的訪問對促進兩岸開展對話交流,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毫無疑問是一種助力。
客家人習俗都在元宵節過後開始掃墓,苗栗縣各公墓都可見到掃墓人群,頭份市公所為了追念先人,特別安排在12日周日上午,在頭份生命紀念館前廣場,搭設佛壇並聘請法師到場誦經祈福,超度亡靈,市公所也呼籲祭拜民眾盡量共乘車輛前往,避免造成停車場堵塞,祭拜金紙等將由市公所人員協助統一焚燒,讓祭祖活動更加順暢。
停辦兩年五峰鄉泰雅族祖靈祭在今年疫情稍緩後預計8月底重現,有別賽夏族的大型祭典,泰雅族以家族祭典為主。五峰鄉公所27日召集轄內4村村長、村幹事前來商議祖靈祭事宜,並討論在回歸由村及地方協會主辦的祖靈祭之後遇到相關難題。公所指出,為讓準備及核銷等流程讓族人快速好上手,公所引用雪霸國家公園過去的調查報告資料,擷取適合五峰鄉的祭典內容交由地方參考,讓文化復振工作順利推展。
頭份市公所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元節,訂於8月13日(農曆7月16日)上午8時起,在頭份市生命紀念館前廣場,舉辦中元祭祖法會,將搭設佛壇及延聘法師誦經祈福、超渡亡靈。
拜祖先應建立在緬懷先人的精神上,而不是「人生成敗榮辱的關鍵」上。很多人拜祖先是想要祖先庇佑後代,如此心態在初衷上便有了偏頗。
清明連假將至,台北市殯葬管理處表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為避免群聚感染及疫情擴散,塔樓採人流管制,陽明山靈骨塔及臻愛樓總量管制100人,富德靈骨樓總量管制300人,並取消4月2日至5日在富德落羽之丘(樹葬區)及陽明山臻善園(花葬區)辦理「2022年清明節追思音樂演奏」。
清明連假即將到來,為避免國內疫情多點持續爆發,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祭祖相關防疫措施,呼籲民眾提前掃墓,靈骨塔採人流總量管制,且一律於戶外進行祭拜。
中元普渡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以及三牲菜餚,祭拜好兄弟和祖先,不過日前就有網友透露,拜過的供品很容易臭酸腐壞,貼文一出引起不少民眾共鳴,更有人分享自家40多年前發生的靈異事件,直言「祭祖的粽子全都完好,收起來的粽子卻全都酸了」。
台南市佳里區蕭壠社北頭洋阿立祖夜祭,9日晚上登場,今年配合防疫,小飛番走鏢活動仍停辦,但仍有趣味射鏢活動、風味餐品嘗、西拉雅舞團表演等活動,夜祭暖身從晚間7點開始,吸引上百人齊聚,晚間9點半夜祭登場,10點後獻豬禮、翻豬禮後進行牽曲,為祖靈獻唱和祈福,延續至10日舉行「三向」祭祖靈後結束。
清明節將至,不少人準備祭祖掃墓。但是你知道嗎?清明掃墓有不少禁忌與規矩。命理師林霖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表示,清明祭祖5件千萬不可做的事,否則恐招惹陰靈纏身。
客家人習俗從元宵節過後開始掃墓祭祖,今年的元霄節正值228連假的第1天,因此苗栗縣在228當天出現掃墓最高峰人潮,其中,頭份市生命紀念館湧入數千人祭祖,車流人流熱鬧非常,但因掃墓造成的墓地火警也頻頻發生,單是27、28兩天,全縣就發生43起墓地火警,消防局呼籲民眾掃墓慎用火燭,以免影響他人安全。
祖先保佑!一名網友20日走陽金公路到金山祭祖,下午2點半拜完後他擲筊問祖先可不可以燒金紙、收供品,卻連擲20次都沒杯,無法燒金紙的他又空等一小時,祖先才願意給允杯放他收東西回家,結果回程騎到一半遇上交管,才知道剛才陽金公路坍方,若沒祖先拖延,恐怕就遇難了,讓他當場打冷顫。
五峰鄉每2年1次的賽夏族矮靈祭,20日起在五峰鄉矮靈祭場一連舉行3天,部落長老將依循傳統古禮祭祖請神,從迎靈、祭祖揭開序幕,接續展開娛靈、送靈一系列傳統文化祭儀,20日下午4時起,祭場周邊將進行交通管制,請民眾留意配合。
台南東山吉貝耍西拉雅族夜祭20日深夜登場,今年雖未逢假日,族人們仍踴躍返鄉參加盛事,市長黃偉哲到場參與,承諾將持續為西拉雅正名持續努力;今年族人獻給阿立母的全豬有15頭,牽曲則在昨日凌晨開始,今天下午的「孝海祭」由族人擔飯菜,在農路上遙祭祖靈,為一年一度的夜祭畫下句點。
雲林縣口湖鄉「牽水狀文化祭」27日舉辦「挑飯擔祭祖靈」儀式,口湖、四湖地區14聚落民眾以飯擔裝著祭品,徒步前往下寮聚落萬善爺廟,祭拜175年前在水災中罹難的祖先,除了緬懷先人,也提醒今人思考氣候變遷、環境與人類生存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