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福建企業的搜尋結果,共212

  • 社評/兩岸綠色能源合作此其時矣

    社評/兩岸綠色能源合作此其時矣

     大陸日前發布《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在這份文件裡,除了鼓勵台灣同胞在福建置產等惠台措施之外,還首度提出綠電輸台、高鐵跨越台海等具體政策,選前敏感時刻並未引起太多討論,殊為可惜。

  • 深化兩岸融合 潘賢掌:讓台胞享受在閩當主人的幸福感

    深化兩岸融合 潘賢掌:讓台胞享受在閩當主人的幸福感

    針對在福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何規劃,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潘賢掌表示,大陸支持福建企業與在閩台企共建企業合作聯盟;鼓勵台灣農漁民參與福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參與鄉村振興。要讓台胞享受主人一般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兩岸融合發展「福建示範區」措施出爐 大陸再推22項惠台新政

    兩岸融合發展「福建示範區」措施出爐 大陸再推22項惠台新政

     大陸12日公布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共22條新政,內容包括提升兩岸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並加強與新三板合作對接,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台企在大陸上市。近期大陸接連推出惠台政策,兩岸關係走向再引發外界關注。

  • 陸H1鋰電池出口額 年增七成

    陸H1鋰電池出口額 年增七成

     隨著全球綠色產業發展加速,加上今年以來國際能源短缺、電價上漲等因素,市場對儲能產品需求大增,帶動大陸鋰電池出口呈現爆發增長,今年上半年出口額就較去年同期激增近70%,推升鋰電池全行業營收來到人民幣(下同)6千億元,福建、廣東更成為出口大省。

  • 第十五屆海峽論壇 周祖翼:兩岸發展策略最優惠門票在福建

    第十五屆海峽論壇 周祖翼:兩岸發展策略最優惠門票在福建

    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延續了「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特色,舉辦共計51場活動,兩岸民間各領域皆有相對應的交流活動,從專家、社團、企業、社區、青年到志工等,大家敞開心胸聊聊未來如何一起更好更幸福。

  • 福建惠台料再加碼 可供他省參照

    福建惠台料再加碼 可供他省參照

     第十五屆海峽論壇17日開幕,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詞時宣布,福建將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並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涉台大陸學者認為,建立示範區除可讓台商看到發展機遇,也能給其他省市政策參照,更認為王滬寧重申「九二共識」有與2024台灣大選參選人喊話表態之意,尤其是尚未正面承認「九二共識」的侯友宜與柯文哲。

  • 台灣人在大陸》從台灣到福建 80後工程師與筍結緣

    台灣人在大陸》從台灣到福建 80後工程師與筍結緣

      「福建各地的筍,它們的土壤酸度、水分,還有乾燥程度,都不一樣,煮法自然不同。」手拿一盒鮮煮筍乾,「80後」台灣青年林易達向記者娓娓道來筍乾製作,「我們通過數據分析和現代化技術,在製作工藝上做規範化處理,最後做成標準化產品。」

  • 多地搶人 大手筆包機、包車

    多地搶人 大手筆包機、包車

     中國大陸放寬防疫措施後,當地供應鏈及產業鏈正處於恢復的關鍵期,各地為因應企業用工需求增加,紛紛出招徵才留才,掀起一波「搶人」大戰。例如福建免費提供返回工作崗位人員搭乘包機,廣東則免費提供返工人員搭乘專用列車。

  • 河南等地獎勵春節不停工 衝刺兔年開門紅

    河南等地獎勵春節不停工 衝刺兔年開門紅

     今年大陸春節終於有返鄉過年氣氛,但也有多地緊抓經濟恢復重要時期,對春節連續生產企業給予獎補,衝刺兔年「開門紅」。例如河南省近日印發《支持企業春節前後穩崗穩產若干政策措施》,鼓勵引導企業春節前後連續生產;福建省也對在春節當月連續穩定生產的重點企業,可申請一次性穩就業獎補,凸顯過年要過、經濟也要拚的決心。

  • 陸多地布局氫能產業 搶兆元市場

     大陸自提出「雙碳」(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後,就加快推進能源轉型。氫能作為大陸能源戰略的重要一環,包括福建在內已有多個省市密集公布與氫能產業相關的規劃,紛紛搶攻規模高達人民幣(下同)10兆元的氫能市場。

  • 大陸多地布局氫能產業 搶攻人民幣10兆元市場

    大陸自提出「雙碳」(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後,就加快推進能源轉型。氫能作為大陸能源戰略的重要一環,包括福建在內已有多個省市密集公布與氫能產業相關的規劃,紛紛搶攻規模高達人民幣(下同)10兆元的氫能市場。

  • 突破美晶片禁令 中國推半導體本土化反制

    突破美晶片禁令 中國推半導體本土化反制

     面對美國打算聯手日本、荷蘭圍堵中國半導體晶片發展,大陸近期積極轉守為攻。除了一狀告上WTO,更積極布局自身半導體產業,結合國資企業及華為等科技業者,重塑產業鏈,甚至傳出打算投入人民幣逾1兆元(約4.4兆台幣)資金,扶持半導體產業自給自足。

  • 台灣人在大陸》入閩8年 打造大陸球墨鑄鐵管行業龍頭

    台灣人在大陸》入閩8年 打造大陸球墨鑄鐵管行業龍頭

    「輸水管道的管材有很多種,從早期的混凝土管、鑄鐵管、鋼管、玻璃鋼管、塑化管,到現在城市建設發展中以球墨鑄鐵管作為供排水主選管材,這是整個世界管道發展的一個趨勢。」方正的臉上洋溢著笑容,話語輕柔,一身工裝的傅學仁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如數家珍,自信從容。

  • 陸港觀盤-大陸三線城市居民更樂意花錢 消費板塊具支撐

     受惠收入成長與低品牌滲透率提高,大陸三線城市持續展現堅實的消費力道,對全國消費影響力越來越大,因為這些城市的消費者基數廣大、三線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加上大陸近期鼓吹轉型新經濟,這些三線城市已成為推進新經濟的核心,使得三線城市的居民消費成為大陸經濟的重要一環。7成民眾居住於小城市,其中包含3.3億人口住在三線城市,主要是2010到2020年間,有8成的三線城市歷經了人口快速成長,其背後隱藏的消費力道如今已陸續反映出來。

  • 擔心ECFA優惠終止 機械業尋求自保

    擔心ECFA優惠終止 機械業尋求自保

     大陸為反制美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對台採取軍事演訓、禁止輸入農漁產品及糖果、餅乾和糕點食品,令台灣企業憂心,兩岸關係再不改善,恐危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關稅優惠,台灣企業不想「坐以待斃」,決定尋求自力救濟,兩岸機械聯合會將在8月26日登場,屆時台灣相關企業與公協會將向陸方表達,爭取ECFA繼續執行。

  • 建設閩寧鎮20多年 人均收入成長33倍

    建設閩寧鎮20多年 人均收入成長33倍

     去年大陸引起熱議,由黃軒、熱依扎等人出演的電視劇《山海情》,講述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民眾,由於當地環境困苦不宜人居,易地搬遷建立「閩寧鎮」並奮鬥脫貧、邁向小康生活的真實故事。如今當地經過20多年建設,統計至2020年全鎮已累積脫貧1648戶合計7185人;人均可支配收入更自搬遷初期不到500元(人民幣,下同),來到2021年的1萬6089元、成長近33倍,從原本荒地的「乾沙灘」轉變為「金沙灘」。

  • 陸再打網企併購 騰訊罰最多

    陸再打網企併購 騰訊罰最多

     大陸官方再次將監管矛頭對準網路企業,進入2022年後開罰網企頻率銳減的監管部門在10日對28件企業收購、合營案處罰,阿里巴巴、滴滴等網路巨頭受波及,騰訊更陷入其中12案,處罰數量最多。

  • 赴福建考察台企 李克強:與大陸企業合作共贏

    赴福建考察台企 李克強:與大陸企業合作共贏

    大陸總理李克強7日至8日在福建省委書記尹力、省長趙龍陪同下,在福州、泉州考察。期間李克強更到台資企業六和機械公司,鼓勵靠創新、靠品質贏得更大市場。公司所在園區聚集幾十家台資企業,李克強與台企負責人交談。他說,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歡迎來大陸投資興業,依法保護合法權益。前不久出臺的穩經濟一籃子政策,對包括台企等各類企業同等對待。「希望你們與大陸企業合作共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