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福海風場的搜尋結果,共19筆
福海風力發電公司2017年氣象觀測塔遭撞斷,經查發現是李姓船長的船肇事,該公司向李及其船東求償,最高法院駁回上訴,認定李及船東未更新船舶所配置的電子海圖及未注意而釀禍,扣除保險理賠金153萬多元後,須連帶賠償發電公司39萬721元確定。
兆元振興融資方案中的六大核心產業所包含的「綠電及再生能源」,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倡議已成為金融機構重視的方向,各公股銀行全力積極衝刺綠色金融,如合作金庫銀行多管齊下,包含員工參與教育訓練、參貸離岸風電融資案,第一銀行推出專案以朝向低碳營運。
竹子湖不只打卡採海芋!陽明山竹子湖於今年2月核定為休閒農業區後,由湖田社區發展協會首次舉辦「花田裡的餐桌」,由「花與樹園藝」、「發現生活園藝」及「財福海芋園」三家農園與花藝師合作,營造歐風花園餐桌,讓民眾一邊品嚐下午茶,一邊欣賞海芋美景,也為海芋季開發另類財源。
環評史上首例!環保署環評大會20日審查「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福海二期風場一波三折,在被認定為不應開發後,又訴願成功,環評大會趕在4月前再次討論,最後大會決議通過,福海重回離岸風場開發行列。
環保署環評大會2018年3月認定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發電計畫不應開發,業者透過行政院訴願會「敗部復活」。而環保署環評大會13日討論,環評委員開發案仍有疑慮,包括海纜布設是否會經過漢寶濕地等,但考慮訴願會給出的4月1日期限,決議在20日環評大會、再給業者一次「補考」機會。
金門地檢署檢察長毛有增今(6)日上午繼續拜會縣長候選人,洪志恒與「學長」相見歡,開心交談欲罷不能,尋求連任的陳福海則抱怨對手抹綠,還擷取他在縣府主管會報的講話內容,刻意扭曲抹黑,到處放送誤導鄉親大眾。
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協助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發展政策,開發離岸風電施工維運船機與技術,並同時協助輔導廠商升級轉型。包括「海洋能源與工程」;涵蓋海域結構與平台、海洋系統與裝備、離岸風電與海洋能源、海事工程與作業船舶,及海域空間規劃等。
環保署昨趁農曆年前趕工加排環評大會,昨(9)審查示範風場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等多家開發案,環評委員認為福海風場設置對於社會、經濟環境顯明顯產生重大不良影響,且經濟部能源局已決定不同意開發單位所提展延申請,認定本案不應開發。
經濟部通過三座示範的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發電計畫,昨(27)日在環保署環評會中提出新方案,將風場西移1公里,距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地距離自1.8公里拉大至2.9公里,並把風機從28座降為15座,降低鳥類撞擊機率。環評小組決議,退回專案小組再審,不用直接進入第二階段環評。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今(17)日審查離岸示範風場之一,「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發電計畫」時表示,按照能源局規劃,離岸風場到了2025年裝置容量上限就是3GW,代表不是每一個申請的開發案到時候都能營運,現在申請環評的總開發案約20場,裝置容量超過10GW,擔心到時投資者無法發電,形成錯誤投資,最後業者又回過頭來怪政府。
又一外商挾百億資金投資台灣離岸風電。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昨(11)日正式宣佈接手福海彰濱外海3處離岸風場100%開發權,預計裝置容量達1,500MW,投資金額近新台幣(下同)2,000億元。
明、清兩代人才輩出的金門瓊林是全島第1座擁有文資身分的傳統聚落,縣文化局向文化部提案申請補助的「瓊林千年風華再造歷史現場」2億餘元3年計畫即將展開,陳福海縣長今(8)日實地勘查,期待在各相關單位的攜手努力下,讓老聚落展現璀璨風貌和新活力。
經濟部西部外海3座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有兩區需在年底前各立起2支示範風機。昨天海洋風力宣布在苗栗外海完成架設,但經濟部坦言,彰化外海的福海風力卡在「漁權補償」確定來不及,得拖到明年上半年完成。
永傳能源於2004年進入離岸風場開發,以再生能源為核心事業,致力於開發台灣西部沿海的離岸風能。
推動風力發電,永傳能源在彰化福海風力電離岸計畫第一期(示範機組),已於去年完成,共2座風機、裝置容量8MW,該公司表示,預計第二期示範風場將於今年底、明年初完成籌設,其內將設置28座風機,總建置量共112MW。
「蓮花」颱風腳步逼近,停泊金門后豐港的百餘艘漁船,昨天下午半數被吊上岸,變成名副其實的「旱船」。當地漁民抱怨水頭商港開港,讓數百年來都是避風港的后豐港,已因水文和地形改變,淪為讓大家提心吊膽的海域。
「蓮花」颱風腳步逼近,停泊金門后豐港的百餘艘漁船,今(7)日下午半數吊上岸,變成名副其實的「旱船」。當地漁民抱怨水頭商港開港,讓數百年來都是避風港的后豐港,已因水文和地形改變,淪為讓大家提心吊膽的海域。
台船(2208)表示,台灣海峽的離岸風場環境得天獨厚,在全球前20大離岸風場中囊括了16處,蘊藏取代核能的潛在風能,可惜卻尚未開發,台灣應盡速建立自主海洋工程團隊,並掌握關鍵技術,而台船為福海風場共同發起人,已啟動後續作業,預計107年完成。
台灣海峽的離岸風場環境得天獨厚,在全球前20大離岸風場中囊括了16處,蘊藏取代核能的潛在風能,可惜卻尚未開發,台船同發起的永船能源開發公司,去年9月開始啟動,但因16種工作船之一的安裝平台自大陸租進遭質疑,目前還在重新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