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福特級航母的搜尋結果,共204筆
日前香港《南華早報》引述一則大陸雜誌刊載的數位化模擬演習,顯示中共僅以24枚陸基高超音速導彈就擊沉美國福特號航母及整個航母戰鬥群,引起許多媒體討論。模擬演習的結果有很多媒體報導,但比較少涉及模擬演習的專業程度與演習參數設定,按其公布的時機與內容推測,這則消息很可能衝著俄羅斯6枚高超音速導彈被烏克蘭擊落而來。
根據大陸《中北大學曹洪松團隊》發表的南海兵推結果,大陸使用24枚高超音速反艦飛彈,擊沉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福特號」及包含4艘以上護航驅逐艦。退役少將栗正傑表示,航母最弱的地方,就是上層甲板,東風-27和鷹擊-21是從上往下貫穿,可以把航母擊沉。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布蘭茲(Hal Brands)與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副教授貝克利(Michael Beckley)主張,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攀上巔峰。
美國航母「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打擊群周二(2日)下午從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Naval Station Norfolk)出發,展開第一次全球部署。事實上,去年「福特」號已進入大西洋做過短暫作戰部署,和歐洲盟友及夥伴舉行演習,但美國海軍坦承,這只能算是對這多毛病航母的整體壓力測試。
中國大陸日前舉辦環台軍演,山東號航母亦進入西太平洋展開演訓,並進行艦載戰機和直升機起降訓練。國際事務專家賴岳謙指出,儘管美國現在有11個航母戰鬥群,但有端倪顯示,中國大陸恐具備同時生產兩艘航母的能力。
根據美國海軍最新的遠程造艦計畫,好把為數約485艘的艦隊現代化,48歲的「尼米茲」號(USS Nimitz,CVN-68)核航母在延役13個月後,將於2026年5月退役。
上海江南造船廠的兩幅畫作最近外傳,似乎顯示了中方航母的新設計,讓人得以一窺004型未來航母的概念。
在蔡英文總統在美國與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見引發中美台關係緊張之際,中共山東號航母悄然在台灣東部海域出現,再次展示中共運用航母做為地緣政治杠桿的策略。而就在前2天,為中共建造軍艦的造船廠意外發表核動力航母想像圖,並公開招標軍艦用核動力裝置,許多軍事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對外放出建造核動力航母最為明確的訊息,等於同時宣示將以航母遏阻美軍干預台海的策略。
一艘由中國船舶集團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貨櫃輪日昨在浙江寧波舟山港開啟首航,這艘名為「地中海泰薩」(MSC TESSA)輪總長399.99公尺,比目前最大的福特級航空母艦還要長約64公尺。它比去年建成的同樣尺寸屬於長榮海運的長益輪(Ever Alot)還要多出112個貨櫃艙位,因此取代長益輪成為新晉的全球最大貨櫃輪。
近日大陸網路上有人公開了數張上海滬東造船廠的照片,圖中顯示數個大型船體模塊,被認為可能是傳聞中對台兩棲作戰利器──076型兩棲攻擊艦。圖片中的船體似乎採用了斜角甲板與彈射器結構,可能用於固定翼艦載無人機起飛及降落攔阻索。這幾乎已接近輕型航母規格,遠遠超乎外界先前對兩棲攻擊艦的想像。
對美國海軍最新型航母的人員來說,壓力與日俱增。自從「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航母2017年服役以來,美國海軍就不斷從艦上近24套新系統中除錯。歷經5年故障排除和維修後,第8艦載機大隊(Air Wing 8)、護航機和第12航母打擊群將展開第一次全球部署,以成為能徹底發揮戰力的航母。
美國最新航母「福特」號首次配備完整的艦載機聯隊進行全戰力演練,與此同時,大陸國產航母山東艦也已完成航母的整備周期和訓練周期。陸媒指出,盡力提升艦載機出動效率,同為當前中美航母的主要任務,雙方離最終形成戰鬥力都只差一步距離。
1767年建的諾福克海軍造船廠(Norfolk Naval Shipyard)周三破土,展開3億美元(約90億台幣)的現代化整修工程,向未來邁進一大步。
美國做為世界霸權,航空母艦是主要的地緣戰略工具,因此長年以來都保持10艘超級航空母艦規模,這樣的格局已經保持了60多年,經歷韓戰、越戰、伊拉克戰爭等等,以「望而生畏」形容也毫不為過。
五角大廈周四宣布,美國航母「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和「布希」號(USS George HW Bush,CVN-77)將與來自英、法及義大利的航母聯合軍演,以展現北約(NATO)的協同作戰能力。
美國「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已展開部署,中國003型航母「福建」艦也展開了繫泊試驗,盛傳正在打造第4艘航母。而法國國防部和業界領袖本周在兩年一次的「歐洲海事防務展」(Euronaval 2022)中,首度展示了下一代核動力航母(PA-NG)的模型。
由於美中關係愈來愈緊繃,陸媒與一些專家們更加頻繁地議論美中可能在台灣問題上爆發戰爭,而且時間也愈見緊迫,許多評論因此認為中共對航母的需求更加迫切,不只已下水的福建艦必須盡快形成戰鬥力,下一艘大型彈射型航母004也要加速完成,即便未能完成核動力推進的設計,也應該在與福建艦同樣的規格上做些改進後及早完成,同時讓新一代艦載機定案,以應對美中戰略形勢的快速變化。
美國超級航母「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耗資133 億美元(近4252億台幣),但在第一次軍械搬運測試中,先進的武器升降機和造價50億美元(近1600億台幣)的尼米茲級(Nimitz-Class)相關設備相比,卻沒有出現突破性的效率和安全性,幾乎看不出有效的改善。
分析家預測,中國的第4艘航母可能採用核動力。而先前中國船舶集團(CSSC)說,它需要在2027年前在核動力技術上獲得突破。
歷經多年挫折,還有不斷飆升的成本,身價高昂的美國最先進航母「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終於展開部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