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技人文的搜尋結果,共425筆
永續已是全球大勢,三星持續推動永續議題逾數十年,並在全球舉辦Solve for Tomorrow競賽,十多年來鼓勵青年學子,發揮創意和以人為本的精神,運用STEM領域的知識和創新科技,解決在地問題,從近一年的賽程中,看到台灣高中生令人驚豔的潛力,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台灣新一代對環境與社會的關心、改變現狀的熱情,還有世界共好的決心。
台南市電腦公會舉辦的「112台南資訊月-AI科技展」,因疫情睽違3年之後,首度回歸辦理實體展,23日在大台南會展中心揭幕,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中山大學產發中心、資策會共同匯聚21家產學研單位,打造「數位永續X資安韌性」主題館,展示數位產業署推廣產學研跨域合作推動產業的創新成果。
「東元獎」11月18日頒發第30屆,繼第22屆之後再次創下9位學者專家獲獎的紀錄,其中科技類獎的得獎人占了8位、人文類獎1位,400萬獎金於典禮中一次頒發。科技類獎得獎人產學合作計畫高達965件,計畫總金額超過49億元,學術成就與產業貢獻卓越深遠,且對於產業發展發揮的影響力,逐漸從過去協助產業技術升級與再創榮景的「助攻者」角色,進化為帶領研究室學生新創事業的「發動者」,本屆8位科技獎得主就有陳宏銘、張雍、葉秩光、江昭皚等4位創業家,無異於宣告臺灣科技業第三波創業浪潮已蓄勢待發。
為培育國家未來的關鍵力量,玉山志工基金會與玉山文教基金會於17日舉辦「玉山培育傑出人才獎學金」頒獎典禮,本次共有37位來自管理、科技、人文、護理與東協等五大領域學生獲獎,以實際的行動鼓勵年輕學子厚植專業能力,持續在各自領域展現潛力與才能,期望未來能對社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日前拜訪美國舊金山Meta總部,並發表主旨演講《禪宗遇到AI》。釋永信表示,當古老的東方禪宗思想遇到21世紀尖端技術的人工智慧,人文與科技的交會勢必會給當今世界的人們帶來新的啟示。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15日於圓山飯店舉行頒獎典禮,在參獎醫院中,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第三度榮獲永續報告書「醫院類白金獎」首獎;在「單項績效獎」部分,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獲得「社會共融領袖獎」、「創意溝通領袖獎」、「永續供應鏈領袖獎」三座獎項,以及雲林長庚紀念醫院獲得「高齡友善領袖獎」,亮眼成績突顯長庚持續推動永續的理念與決心。
有「科幻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科幻大會在成都舉行,現場簽成21個合約項目、總投資額80億元(人民幣,下同)。科幻產業已成為大陸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不但擁有廣大的市場需求,也獲得政策的支持,對台灣科幻界而言,是大好的消息。
新北市教育局2024年編列740億元預算,其中「愛迪生計畫」結合24所技術型高中,攜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及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發揮創新影響力,教育局長張明文說,目標今年起4年內新北技職「校校有專利種子教師」及輔導學生申請百件智慧財產權專利,今年已有10案成功申請專利。
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兩任任期將於明年1月底屆滿,目前校方正在舉行第6任校長遴選作業,共有校內、外5名各科系教授參與遴選,遴選委員會23日至31日間陸續進行候選人面談,月底前公布遴選結果,即將卸任的馮展華也對新任校長寄予厚望,期待能帶領中正走向更好的方向。
新北市高齡者已逾71萬人,占全市人口比約17.7%,台灣社會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國立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兼高齡社區研究中心主任曾敏傑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之後,於今年9月創辦「學老誌」,推動人人懂老、家家學老、社區融合、青銀共學,翻轉社會對於老化的恐懼。
「2023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歷經3天盛大展出,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14)日授獎予TIE Award 12隊獲獎團隊及未來科技獎80 隊技術團隊,期勉團隊持續研發並與市場接軌,為台灣科研創造最大價值。
中國大陸外交部網站14日消息,中國大陸國家副主席韓正13日在北京會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瑞爾。韓正指出,中方願與歐方加強高層對話和各級別交往,進一步增進雙方理解和互信,推動中歐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博瑞爾表示,願藉由此訪進一步加強歐中關係,確保年底歐中領導人會晤圓滿成功。
台南北外環道路三期完工之後,永康區連結南科的交通更便利,特別是東橋重劃區、鹽行國中區段徵收區,成為建商在永康的推案重鎮,加上台南市立圖書總館、以及未來的台南捷運藍線,吸引在南科工作的科技人、本地的小家庭在此選擇十年內的兩房或三房中古屋產品,三年多來漲幅逾30%,二房含車位約1,000萬到1,400萬元,三房含車位則介於1,300萬到1,800萬元間。
2023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於12日正式登場,由國科會、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及中央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未來科技館」,集結了各大專校院及研發機構一同參展,以「全球科研鏈結臺灣」為主軸,聚焦永續綠能與先進材料、電子與光電、AIoT及智慧應用、精準健康等四大領域技術,除打造多個技術與主題體驗區,展出逾200件前瞻技術,也規劃趨勢論壇、媒合會等多項活動,豐富呈現未來的科技趨勢與產業脈動。
第27屆「TDK盃全國大專校院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設計競賽,今年再度回歸創始學校,於10月12日至14日,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中正館中正廳舉辦。本屆競賽經過審查選拔後,最終共有來自國內14所大專校院的29支菁英隊伍參賽,角逐兩隊優勝隊伍赴日觀摩參訪的機會!
為打造新世代智慧學習環境,新竹市政府規畫以科技、國際、人文為教育核心價值,配合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政策,同時積極實行「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及「班班有大屏,1師1載具」,要以數位載具翻轉教育,建置數位友善「智慧校園」。
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年實體展將在10月12日至10月14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線上展將於10月6日至明年3月6日展出,本屆博覽會廣邀國、內外知名及新創企業與學研機構共同參展,國外參展商部分,計有3M、Siemens(西門子)、Infineon(英飛凌)、Oxford(牛津儀器)、印尼發明創新促進協會(INNOPA)、泰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T)及韓國發明振興協會(KIPA)組團參加,國內則有瑞昱、世界先進、旺矽及群創等知名大廠共同參展,展出近1,100件技術作品,實體展預計吸引國內外買主與民眾約3萬多人一同共襄盛舉,將為我國產業界及發明人帶來更多合作商機,促使本展成為國際技術交易的重要平台。
台灣師範大學「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於今(4)日正式揭牌,總統蔡英文於致詞時表示,肯定台師大因應全球產業發展趨勢,設置人工智慧與綠能科技領域兩大研究所,相信由學界和業界以靈活、彈性的創新合作模式,一定能匯集更多資源,培育出優秀的產業人才。
臺灣師範大學「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今天揭牌,蔡英文總統指出,2050淨零轉型已是全球共識,我們需培育更多具前瞻視野的綠能人才。臺師大及12家合作的企業夥伴將一起投入這項重要工作,共同建立跨域綠能應用平臺,讓綠電參與制度更健全,也期待能為臺灣下個世代的科技產業注入強勁的動能。
「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將於10月盛大登場,10月6日線上搶先曝光,實體展從10月12日起於台北世貿揭幕,透過線上線下多元方式,體驗台灣最新科技成果。本屆展會匯聚我國11部會科技計畫研發成果,設立「創新領航」、「未來科技」與「永續發展」三大主題館與「發明競賽區」,以及涵括430家國內外企業、學研機構參展,共展出超過1,000項創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