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技巨頭的搜尋結果,共652筆
農曆期間美股由科技股領軍強勢上漲,帶動海外科技股ETF兔年大開紅盤。跨國股票型ETF兔年漲幅前五大,皆為科技主題基金,年後開工以來漲幅皆在6%以上。其中,成分股由科技巨頭組成的統一FANG+ ETF(00757),近一周漲幅達到8.98%,今年來漲幅更是高達15.69%。該檔ETF近期的優異表現,主要貢獻來自於電動車及半導體產業的跌深反彈,包括表現強勢的特斯拉及Nvidia。
蘋果、亞馬遜、Meta(臉書母公司)、Alphabet(谷歌母公司)本周陸續揭曉財報,鑑於近期科技業掀起裁員潮,投資人如今聚焦這些科技巨擘在假期旺季的表現,藉以推估業績是否已觸底,或是還會展開更多裁撤措施。分析師預料,眼見亞馬遜等同業精簡人力以度難關,蘋果恐怕無法置身度外。
美國政府上周向谷歌(Google)提起訴訟,要求分割這家科技巨頭的廣告技術事業。谷歌用過去20年的時間打造全球最具威力的數位廣告科技,倘若這場反托拉斯官司勝訴,勢必會在規模5,000億美元的線上廣告市場掀起滔天巨浪。
繼去年10月公告裁員4000人後,荷蘭健康科技公司皇家飛利浦(Royal Philips)30日宣布,為了改善經營績效,2025年前再裁6,000人,今年將先精簡3,000人。飛利浦去年第四季股東應占虧損淨額1.06億歐元,前年同期獲利1.57億歐元。
儘管過去幾個月來矽谷幾家最大的公司接連發布裁員消息,但看看今年以來科技股的表現,華爾街顯然正在押注美國經濟可望實現「軟著陸」,而至於科技股能否維持這一波升勢不墜,就看本周四大科技巨頭的表現。
聯準會(Fed)最關注的通膨指標12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年增5%,核心PCE年增4.4%,雙雙符合預期,低於前值,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3.54%。美股周五(27日)3大指數開盤平淡,道瓊工業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平盤狹幅震盪,費城半導體指數跌逾1.8%。
美國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持續下降,報18.6萬人,截至14日當周的續領失業金人數達168萬人,微幅上升,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3.48%。美股周四(26日)3大指數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小跌28點,那斯達克指數小漲0.8%。
台股農曆新年休市,美股如常開市,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升至3.52%。美股周一(23日)3大指數開高,道瓊工業指數漲逾百點,那斯達克指數漲約1.1%。
2022年全球經濟籠罩在衰退陰影下,但危機就是轉機,不景氣情況下各國仍大手筆投入,發展具前瞻性的新產業。以大陸來說,目前鎖定航空、新能源等產業,在新產業典範轉移的時間點爭取全球科技話語權。
科技業寒冬,近年科技巨頭紛紛大舉裁員,根據路透社獨家報導,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周五(20日)宣布裁撤1.2萬名員工,佔總員工數的6%,是科技巨頭最新的裁員行動。
貨幣政策前景及企業營利表現仍是最令市場擔憂的焦點,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3.46%。美股周五(20日)3大指數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小跌約0.1%,那斯達克指數小漲0.4%。
全球經濟前景蒙塵,加上市場競爭加劇與各國加強監管,令全球科技巨擘2023年營運韌性備受考驗。即便是向來看多的投資人也認為,這些大型科技公司今年恐不好過。
美股16日休市一日,本周多位聯準會(Fed)官員將發表談話,市場關注未來升息線索,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3.54%。美股周二(17日)3大指數開低,道瓊工業指數跌逾百點,那斯達克指數跌約0.3%。
全球經濟前景蒙塵,加上市場競爭加劇與各國加強監管,令全球科技巨擘2023年營運韌性備受考驗。即便是向來看多的投資人也認為,這些大型科技公司今年恐不好過。
美國銀行股揭曉第四季財報,雖然部分獲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但仍存經濟衰退隱憂,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3.45%。美股周五(13日)3大指數開低,道瓊工業指數跌逾百點,那斯達克指數跌約0.8%。
美國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5%,平於預期,低於前值,剔除能源食品等價格波動的核心CPI年增5.7%,亦低於前值,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3.5%。美股周四(12日)3大指數開高後走低,道瓊工業指數跌近百點,那斯達克指數跌約0.7%。
在歐盟提議讓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承擔歐盟電信商的網路建設成本之時,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執委會希望能夠先詢問科技巨頭和電信商,了解有關他們投資支出、雲端基礎建設的計畫。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10日強調Fed抑制通膨的決心,即便引起政治反彈也在所不惜,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3.57%。美股周三(11日)3大指數開高,道瓊工業指數漲逾百點,那斯達克指數漲約0.5%。
市場聚焦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發表談話,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升至3.57%。美股周二(10日)3大指數早盤觀望情緒濃厚,道瓊工業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平盤狹幅震盪,費城半導體指數小漲。
不滿印度競爭委員會判定安卓系統非法壟斷市場,谷歌已對當地最高法院提出上訴。這也凸顯該全球第二大網路市場,為了緊縮對網路業的監管,已引發它與美國科技巨擘的對峙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