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科技獎的搜尋結果,共160

  • 拳擊對練機器人誕生 北科大跨校造「易動拳靶」獲未來科技獎

    拳擊對練機器人誕生 北科大跨校造「易動拳靶」獲未來科技獎

    讓機器人陪練拳擊!北科大互動設計系助理教授韓秉軒與清大運動科學系教授邱文信、國北教大數資系教授周建興,合作「易動拳靶」,結合遭受型觸覺回饋及VR視覺回饋技術,可以模擬真人挨打的觸感及走位,榮獲國科會「2023未來科技獎」人文科技類肯定。

  • 突破自我 科研菁英引領社會潮流

    突破自我 科研菁英引領社會潮流

     在全球化的競爭浪潮下,科技研發及科學教育的向下扎根關乎著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與未來發展。於此,「第21屆有庠科技獎」在各界熱烈矚目下,在昨(6)日下午於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隆重舉辦頒獎典禮。國科會、教育部國教署等機構首長、學術界、產業界等眾多嘉賓蒞臨,活動正式開始前紛紛向得獎人及親友道賀,歡笑聲不斷。今年以來ChatGPT熱潮席捲全球,基金會特別邀請Google台灣區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發表演講,介紹生成式 AI 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 成功沒有捷徑 科學需要付出與堅持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致詞時感性的表示,遠東集團從創辦人徐有庠先生開始,即著手創辦學校,設立醫院,成立徐元智基金會推動公益,徐有庠基金會則是為了紀念父親而成立,他笑說,「大家都知道科技非常重要,但是台灣多數的基金會都是提供社會、文化方面的獎項,關於科技的獎勵不夠。」

  • AI時代來臨 善用科技鞏固競爭力

    AI時代來臨 善用科技鞏固競爭力

     科技是台灣的未來,也是競爭力的基石。「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以科技創新為宗旨,過去21年來隨著遠東集團一同成長,是國內科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基金會之一。「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是遠東關係企業、徐氏家族與友人,為了紀念創辦人徐有庠先生而捐助成立。成立以來持續獎勵科技創新與培育科技人才,多年來累積了豐碩成果,獲得各界諸多肯定,像是「有庠科技獎」已成為台灣科學領域備受關注的年度重大盛事。

  • 第21屆有庠科技獎 26位學者獲獎

    第21屆有庠科技獎 26位學者獲獎

     由遠東集團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主辦的「第21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6日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盛大舉辦,本屆共頒發有庠科技講座、有庠科技論文獎、有庠元智講座、有庠傑出教授獎等四項獎項,共26位頂尖學者獲獎。

  • 徐有庠基金會 聚焦六大新科技

    徐有庠基金會 聚焦六大新科技

     遠東集團為紀念創辦人徐有庠先生長期致力於推動產業創新,以及從事各項社會公益之貢獻,於2001年捐助成立「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以「科技創新」為立會宗旨,並向國科會申請成為其轄下第一家的民間基金會,希望引領社會大眾更加關注科學發展、高等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藉由科技的提升,帶給民眾更便利與美好的生活。

  • 海大動物科學排名連2年全台第一 多位教授名列國際頂尖科學家

    海大動物科學排名連2年全台第一 多位教授名列國際頂尖科學家

    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com近日發布2023年頂尖科學家與大學排名,其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多項領域位居全台領先地位。海大表示,該校於全球頂尖動物科學大學排名連續2年蟬聯全台第一;個人學術成就方面,海大共有6名學者名列各領域全國前20位頂尖科學家,其中海洋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陳天任與特聘教授黃將修,分別榮登動物科學家排行全台第一,以及生態與演化科學家排行全台第二,學術成果表現亮眼,充分展現海大研究實力。

  •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台灣科技強大  要有自信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台灣科技強大 要有自信

    根據《財訊》報導,近年,歐美各國重量級政治人物及國會議員絡繹訪台,除了拜會府院外,很多人專程前往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拜訪,顯示台灣已成為各國競相爭取科技合作的對象,而國科會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

  • 公主抱、下腰樣樣來 黃偉哲頒市長獎全力「陪你拍」

    公主抱、下腰樣樣來 黃偉哲頒市長獎全力「陪你拍」

    台南市長黃偉哲18日到新營區新民國小頒發市長獎,獲獎的學生展現創意,在台上做出後空翻、下腰、劈腿及一字馬等高難度動作,還有人秀肌力用「公主抱」把他舉起來,59歲的黃偉哲拚了老命,盡力模仿、配合演出,為學生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 中信證衝金融科技 奪《財資》大獎

    中信證衝金融科技 奪《財資》大獎

     中國信託證券數位經紀成功營運模式,榮獲國際知名專業財經雜誌《財資》(The Asset)「2023年度AAA金融科技獎」最大獎「年度最佳金融科技數位機構券商」。為2020年以來亞洲唯一獲獎之數位券商。(近幾年此獎項獲獎機構從缺)

  • 南臺科大碩士在職專班 招生起跑

     南臺科大112學年度碩士在職專班為台南地區唯一系所最齊全的碩士在職專班,今年招生報名日期由3月6日至31日中午12時止,採網路報名但須先繳費完成才可網路報名,繳費日期至3月30日24時止,面試日期為4月15日不須筆試,僅有面試及書面審查。

  • 《其他電子》台灣發展量子科技 鴻海劉揚偉:需屏除「這迷思」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指出,若半導體科技是汽車工業,量子科技就像飛機工業,會做汽車不代表一定會做飛機,因此台灣發展量子科技必須屏除半導體優勢迷思。而除了持續推進軟硬體技術,和國際間的接軌與交流也非常重要,呼籲產官學界共同加入作出更多貢獻。

  • 接軌國際 量子科技不但要走出去還要能引進來

    接軌國際 量子科技不但要走出去還要能引進來

    「台灣擁有半導體製造優勢,量子科技就一定會領先嗎?」鴻海董事長劉揚偉25日出席「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與TAQCIT年會」時,拋出台灣對量子科技常見的迷思,劉揚偉打了個比方,會做半導體未必就懂得量子科技,就好像會做汽車,不代表一定會做飛機一樣,但台灣可以半導體的先進製程為基礎,去發展量子電腦高階零組件,從設計、周邊系統等角度切入,而不是在心態上,把它當成是一種優勢。

  • 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 冠蓋雲集

    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 冠蓋雲集

     「2022年第18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典禮,12月15日在台北遠東飯店舉行,由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董事長李芳裕主持,並邀請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專任講座教授王惠鈞院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陳鴻震教授;國內生技醫藥界之重要貴賓及本屆得獎者共襄盛舉。

  • 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 得主揭曉

    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 得主揭曉

     台灣第一個國家級科技競賽「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FinTech Taipei Awards 2022)」於10月28日揭曉得獎結果,首屆舉辦共有99家機構參與、162件遞件角逐「技術創新獎」、「商模創新獎」、「共創典範獎」、「金融科技投資獎」與「國際市場潛力獎」等五大獎項。

  • 《金融》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 5大獎中這項最競爭

    台灣第一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競賽「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FinTech Taipei Awards 2022)揭曉得獎結果,5大獎項共有15個團隊脫穎而出獲獎。其中,以「商模創新獎」競爭最激烈、保險科技領域大放異彩,國際市場潛力獎則以東南亞市場為首選。

  • 大秀金融科技 中信元宇宙分行首度亮相

    大秀金融科技 中信元宇宙分行首度亮相

     睽違兩年、為期兩天的2022台北金融科技展昨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中國信託金控引領民眾戴上虛擬實境(VR)頭盔,首度曝光「元宇宙分行」,在虛擬世界中體驗不同空間的分行場景,可隨喜好選擇虛擬行員互動、體驗投資風險分析、理財諮詢等服務,體驗穿梭虛實、滿足全通路體驗的創新金融服務。

  • 玉山銀攜全盈支付創新生態圈商業模式 獲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

    「2022 FinTech Taipei台北金融科技展」(28)日在世貿中心展覽一館開幕,玉山銀行以暢遊美好數位生活為主軸,規劃「數位銀行、智能金融及多元支付」三大展區,連結數位服務、創新科技與顧客生活場景。此外,玉山銀行攜手全家便利商店、PChome集團等首選夥伴共同合資打造全新電子支付「全盈+PAY」零售生態圈的創新商業模式,榮獲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共創典範獎」殊榮。

  • 財金公司與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奪金融科技獎優勝

    財金公司與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奪金融科技獎優勝

    區塊鏈應用是金融科技發展的主流,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與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合作,於2018年推出「金融區塊鏈函證服務」,於10月28至29日於「FinTech Taipei 2022台北金融科技展」展出,並榮獲台北金融科技獎共創典範獎優勝。

  • 2022台北金融科技展 北富銀「智能科技X數據賦能」現數位創新

    台北富邦銀行於今明兩日參加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的2022「台北金融科技展」,現場以「智能科技X數據賦能」為主題,分享北富銀結合FinTech的創新應用與金融服務,包括智能防詐、智能客服以及數位理財等,展現北富銀數位金融的軟硬實力。同時北富銀更憑藉「智慧城市支付平台pay.taipei」獲得第一屆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商模創新獎」肯定,表彰北富銀所打造的電子支付清分算平台與商業模式深具創新性,能確實解決市場痛點,並具未來發展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