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技館的搜尋結果,共93筆
「2023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歷經3天盛大展出,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14)日授獎予TIE Award 12隊獲獎團隊及未來科技獎80 隊技術團隊,期勉團隊持續研發並與市場接軌,為台灣科研創造最大價值。
2023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於12日正式登場,由國科會、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及中央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未來科技館」,集結了各大專校院及研發機構一同參展,以「全球科研鏈結臺灣」為主軸,聚焦永續綠能與先進材料、電子與光電、AIoT及智慧應用、精準健康等四大領域技術,除打造多個技術與主題體驗區,展出逾200件前瞻技術,也規劃趨勢論壇、媒合會等多項活動,豐富呈現未來的科技趨勢與產業脈動。
第一道陽光劃破了夜晚的沉寂,往桃園機場的路上絡繹不絕的車輛,機場內比肩接踵的人群,早已讓人忘記疫情時期的門可羅雀、草木皆兵。一架九點起飛的飛機,為一群青年們開啟了一場深刻的文化之旅。
因應全球新創產業趨勢,亞洲年度指標新創展會「InnoVEX 2023」登場,以5G應用、AIoT、醫療科技、元宇宙與XR、電動車與智慧移動、綠色科技等科技趨勢做為展會主軸,桃園市政府特別打造「桃園新創科技館」,由青年事務局長侯佳齡率領16家桃園在地優質新創團隊共同展出,聚焦「綠色科技」、「智慧聯網應用」及「永續綠能」,展現桃園新創輔導成果。
澎湃新聞18日報導,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上海市「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在上海玻璃博物館舉辦。今年主題為:「博物館賦能美好生活」,主要強調博物館與民眾、與城市的互動共生。上海全力打造「博物館之都」,全年舉辦臨時展覽400多場,已備案博物館達162座,約每1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看大展、觀文博,已成市民剛性需求。
大陸上海有祖孫3人到科技館參觀,然而3人逛累了後,便在3樓一處靠近玻璃護欄旁的座椅休息,而當時1名約9歲女童在椅子上嬉戲,豈料卻不慎失足翻到護欄外,其母親發現後立刻抓緊女童的手,但在拉扯之中女,2人雙雙墜落20公尺高的地面,女童送醫不治,母親重傷昏迷;這起事件也引起網友討論,一派認為椅子太靠近護欄,導致保護高度不足,而另一派則認為女童母親、外婆應該制止女童在椅子上嬉戲。
2022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實體展自10月13日至15日於臺北世貿中心展覽大樓登場,由國科會、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及中央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未來科技館」,集結了各大專校院及研發機構一同參展,以「全球科研鏈結臺灣」為主軸,聚焦永續綠能與先進材料、電子與光電、AIoT及智慧應用、精準健康等四大領域技術,除打造多個技術與主題體驗區,展出逾200件前瞻技術,也規劃趨勢論壇、媒合會等多項活動,豐富呈現未來3到10年的科技趨勢與產業脈動。
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昨(13)在台北世貿一館開幕,由國科會攜手中央研究院、教育部、衛福部打造的未來科技館(FUTEX)為今年四大館區之一,該館鎖定未來3至10年的趨勢技術,以「全球科研鏈結台灣」為方針,規劃「精準健康」、「運動科技」、「永續綠能」等主軸,更頒發海內外優秀科研獎項,包括首次辦理的TIE Award,全球11隊科研新創來台合作落地,及指標性未來科技獎81件技術,展現我國學研能量並塑造台灣成為國際科研樞紐。
國家級科研盛會「2022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實體展將在10月13日至15日在世貿一館登場,線上展也同步在10月11日至20日展出。今年未來科技館聚焦永續綠能與先進材料、電子與光電、AIoT及智慧應用、精準健康等四大領域技術,為了擴大參展效益與商機,在實體展與線上展中都有安排技術交流與產業媒合,其中線上展將在10月17日至19日為期三天舉辦「技術發表X專屬媒合」活動,精準媒合、將商機一網打盡。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7日在東門街競選形象館,舉辦開箱媒體茶會,立委高金素梅特地來新竹表達支持,還有柯媽何瑞英,及多位黨籍議員參選人也來到現場。高虹安說,光復路科技館、東門街願景館和林森路未來館將在7日同時開幕,有別以往傳統競總,3館各有特色,盼能在此跟社區居民互動,共同討論施政願景。
國家級科研盛會「2022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即將在國慶後以虛實整合方式盛大登場,實體展10月13至15日在世貿一館,同步線上展區自10月11至20日24小時零距離展出。
未來科技可以遠在天邊也可以近在咫尺,如果未來科技只能心領神會,而不能身歷其境,就容易讓人感到虛無飄渺、遙不可及。即將在10月13日至15日在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中隆重登場的未來科技館,館內將特別精心打造「精準健康」與「運動科技」兩大主題體驗區,以場景化(看得見)與互動化(摸得著)方式,讓參觀者可以身歷其境並實際體驗創新技術帶來的應用與成效,讓未來科技不再遙遠而是觸手可及,不僅可以圍繞在我們身邊,更可以帶來具體的效益與商機。
為匯集全球科研能量、打造臺灣為國際科研樞紐,由國科會、中研院、教育部及衛福部共同主辦的未來科技館將於10月13日至15日在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隆重登場,並延續實體加線上雙軌方式同步展出。
科技已成為21世紀國家競爭力核心,科學必須與應用和市場結合,方能有助於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近年大陸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半導體產業,卻未能得到相應的成果,讓大陸深刻體會科普與市場應用的重要。大陸於十八大後,開始強化科普工作,科普財政投入年增長平均8.16%;2020年科技館和科技類博物館共1525個,較2012年增加50%以上,視頻網站科普類影片流量更是迅速增長,大陸決心讓科學走入凡間,科普黃金時代正迎面而來。
科技已成為21世紀國家競爭力核心,科學必須與應用和市場結合,方能有助於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近年大陸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半導體產業,卻未能得到相應的成果,讓大陸深刻體會科普與市場應用的重要。大陸於十八大後,開始強化科普工作,科普財政投入年增長平均8.16%;2020年科技館和科技類博物館共1525個,較2012年增加50%以上,視頻網站科普類影片流量更是迅速增長,大陸決心讓科學走入凡間,科普黃金時代正迎面而來。
新北市水利局在新莊區塔寮坑二抽水站建置防洪科技互動館,館內新增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以及混合實境(MR),供民眾了解抽水站操作及故障排除等流程,新北市長侯友宜27日前往視察,他稱讚是抽水站與科技教育最佳結合先例,並直呼「互動館值得全國來學習!」
桃園市政府在永安漁港興建的海螺館,還未正式開幕就吸引很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在往南距離不遠的新竹縣新豐鄉坡頭漁港,縣府改善相關設施後,縣議員甄克堅建議規畫1座「海洋科技館」增加觀光亮點,縣長楊文科表示樂觀其成,請交旅處研議評估可行性。
桃園新屋區永安漁港興建的海螺館開幕後,吸引很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在往南距離不遠的新竹縣新豐鄉坡頭漁港,縣府改善相關設施後,縣議員甄克堅建議規畫一座「海洋科技館」增加觀光亮點,縣長楊文科樂觀其成,請交旅處研議評估可行性。
由亞洲英富曼台灣公司主辦的第五屆「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臺灣畜牧產業展覽暨會議」及「臺灣養殖漁業展覽暨會議」,11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開幕。今年實體展會吸引了來自九個國家的120家展商,超過30個業內團體報名參觀。
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TIE) 「未來科技館」於10月14日至10月23日登場,「國際區」共展出共12國34家國際廠商的亮點技術,國別比以往更多元、家數更為歷年之最,讓國人輕鬆在家逛展,一覽未來科技在全球發展之貌。 未來科技館「國際區」凸顯台灣接軌國際技術資源的廣大networking,深入了解國際前沿技術帶進台灣落地,實體加線上雙軌展出形式打破地域疆界,拉進國際視野,關注包羅萬象的台灣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