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目的學習的搜尋結果,共17筆
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訴求廢止雙語政策,已累積超過5400名人次附議支持。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具備雙語教學能力的教師又不夠多,而科目的英文是專業用語,學習必然造成負擔。參與政策執行的國發會表示,雙語政策不會將英語作為國家或官方語言,也不會排擠學習母語的資源,綜合規劃處長張惠娟強調「萬事起頭難」,要跳脫舒適圈,總有過渡期要克服。
108課綱上路後,屢招批評。高三學生近日與國教署、國教院交流時提到,教改多年,高中生不僅無法從課本獲得足夠的訓練來準備考試,自主學習課程更是沒有發揮目標效果,學生不是在課內滑手機,就是用來準備段考科目。另外更無法接受的是素養題淪為長文選讀或制式手寫題型,考試喪失專業性。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期發表台海不會開戰的「中國無須武統台灣」論,引起台灣輿論好奇,普丁是否對台海情勢做足功課似乎已有定見。然而,中、俄兩國軍事合作愈走愈近確是不爭的事實。10月18日晚間,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罕見地即時發布,當天上午8時許中俄海軍10艘艦隊結束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舉行「海上聯合2021」演習後,穿越日本本州和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引發日本國內高度關注!
競爭激烈的東奧賽事,掀起全民關注熱潮。我國選手戮力以赴、屢創佳績,締造奧運參賽史的新頁,讓世界看見台灣,在疫情期間,為台灣社會注入一股正向的能量。運動員堅持努力的精神,也成為國人勵志典範,可供另創人生職涯的標竿。
因為疫情,線上教學興起,但老師因不諳操作而顯得力不從心。教育部國教署將於7月1日於中興大學附屬高中成立「高級中等學校數位學習資源中心」,將建置數位教學的課程與評量架構規範,統整學群科中心的線上課程資源與各類數位建設,並提供教師數位教學與線上學習的相關增能活動。
香港特區政府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中學現行的「通識教育科」,港府教育局長楊潤雄2日在網上撰文表示,港府教育局已向出版社提供《編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課本準則》等指引,預計經評審的中學四年及中五年級課本將一併於明年推出,讓學校於2022/2023學年選用。外界咸認,取代課程是要加強香港中學生的「國民教育」。
南投縣數一數二的中興高中,才剛創下校史紀錄,有9名以學生以「特殊選才」管道錄取前段班國立大學,24日學測放榜再創佳績,383名考生中,石濬瑋獲四科達頂標,總和最高級分56級分,可望進入理想頂大。另外,洪睿廷也達頂標,四科總級分54級分。統計四科總級分達前標以上學生共43人,佔學生數11%,大放異彩。
結束軍旅生涯後,李宏達來到桃園市大興高中擔任飛機修護科老師,從嚴肅軍隊到青春校園,一切像是歸零,又像在引領李宏達重返年輕時光。 他說「醫生救人,我們救飛機」,他努力做為「飛機醫生」的培育者,最近被教育部選為教育家人物典範。
新北市107學年度學習共同體學校共識營今(19)日在中和區秀山國小登場,來自超過百所學校逾200名校長、老師共同參加,由秀朗國小林文生校長以公開授課實際案例,暢談從不同的理論視角,剖析學習共同體哲學的公開授課,如何有效增進學生學習成效與班級經營。
107學年度高中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新北區複賽,11月6日分別於板橋高中及中和高中舉辦,竹林中學12人參賽10人獲獎,科學養成教育展現實力。
因應行動時代來臨,台中市光華高工早在6年前開始推動行學習,全校老師投入新科技並運用在課程教授,其中,教師葉憲民帶領團隊以VR融入電算機概論課程,學生只要戴上VR眼鏡就宛如進入電腦主機內,獲頒教育部行動學習傑出教師獎,該校也連續6年奪下行動學習優良學校獎。
在前陣子的媒體上看到兩則與數學教育相關的報導,一則是李家同教授說數學生活化害死許多學生,批評為了讓數學與生活結合,數學題目字數過長,讓許多學生看到題目就害怕,甚至認為中小學不需要談翻轉教育,到博士班再說吧!
我們常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好好教育他們,將來才能成為國家棟梁,社會中堅。只是過去對主人翁的界定其實很狹隘,強調的是學校科目的學習,並透過層層篩選培養出所謂的優秀知識份子,成為社會中少數的領導階層。
每當國內課程綱要做調整時,總會引起各種爭議。前些日子輿論才對教育部要將新住民語言列為必修母語的政策提出質疑,這幾天「搶救國文聯盟」再大聲批判中小學國文課程時數嚴重不足,造成學生國語文能力每下愈況。若加上長期以來政府與民間對幼兒學習英語的看法不一,顯然在語文學習的概念和方法上,大家還有許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筆力決定孩子能力的時代來臨囉!美、日語教學見長的「科見美語」3月起首度開辦小3至小6的中文作文班,科見美語創辦人侯登見表示,要為台灣孩子打下寫作的基礎,因應各階段的升學與步入職場的需求。
學校:國立中正大學機械所
12年國教能減輕孩子學習壓力?教育部正研擬12年國教課綱,未來國中生增加「科技」學習領域,包含「資訊科技」、「生活科技」等2個必修學科;本土語言改為必選,再增加第2外國語選修。但學者直言,必修科目太多,要減輕學生壓力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