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科研單位的搜尋結果,共30

  • 搶救青年失業率 大陸百日衝刺 拚300萬個就業崗位

    搶救青年失業率 大陸百日衝刺 拚300萬個就業崗位

     畢業季來臨,中國青年恐遭遇失業潮。大陸官方近日再下猛藥,推出「百日衝刺」活動,力求新開拓300萬個就業崗位,並將引導畢業生參與城鄉社區計畫、讓醫學專業畢業生「下鄉」。

  • 陸教育部展開「百日衝刺」 力爭開拓300萬個職缺

    陸教育部展開「百日衝刺」 力爭開拓300萬個職缺

    畢業季來臨,大陸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5月到8月開展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系列活動,通過持續開展政策宣傳、精準拓崗、加快招錄、網上招聘、暖心指導、重點幫扶等專項行動,引導畢業生主動求職,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在離校前後儘早落實就業去向。同時,力爭新開拓就業崗位300萬個。

  • 持續深化台立雙邊科研合作 立陶宛研究委員會主席拜會國科會

    持續深化台立雙邊科研合作 立陶宛研究委員會主席拜會國科會

    國科會主任委員吳政忠29日上午接見立陶宛研究委員會(Research Council of Lithuania, RCL)主席瓦林秋斯(Dr. Gintaras Valinšius),雙方就推展臺立兩國雙邊科研合作廣泛討論,聚焦未來在雷射及生醫科技領域的合作與人才培育。

  • 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大陸募集100萬個見習崗位

    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大陸募集100萬個見習崗位

    畢業季將至,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十部門15日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的通知》,決定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升就業能力。

  • 東海大學邀國際學者檢視AI 擘畫元宇宙數位科技教育創新應用

    東海大學邀國際學者檢視AI 擘畫元宇宙數位科技教育創新應用

    「隨著科技演進,未來二十年,教育必出現巨大的改變!」為了帶領台灣的教育迎戰未來的巨變,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2月14日邀請世界頂尖知名資訊教育學者蔡今中、陳德懷等學者,舉辦一場以前瞻數位學習科技的創新與未來教育應用為主題的論壇,來自中央大學的陳德懷教授點出「人工智慧可以改善人類未來生活,也可以帶來愚蠢的事情。」為國內推動人工智慧、元宇宙教育發展給予新的思考方向。

  • 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 今起正式啟用

    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 今起正式啟用

    《太空發展法》去年5月31日三讀通過,科技部「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從今年1月13日起接受符合規定的火箭科研團隊申請,並擇定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牡丹灣段742及743地號為使用區域,由科技部補助、委託或出資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執行單位或受委託單位申請,以進行技術驗證或科學實驗火箭。

  • 台灣第一枚科研火箭明年3、4月間發射 交大可望拔頭籌

    台灣第一枚科研火箭明年3、4月間發射 交大可望拔頭籌

    科技部選定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國有土地設置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多位立委今天關心台灣第一枚科研火箭何時可以發射?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表示,預計明年1月初開放申請,交大可望在3、4月間發射台灣第一枚科研火箭,成大則預計在6、7月發射。

  • 專家傳真-農業種苗投資 商機可期

    專家傳真-農業種苗投資 商機可期

     受到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消失、都市化及其他產業的爭搶等影響,全球耕地面積難以擴大,如何因應未來人口增加可能帶來的糧食危機,正受到全球關注。由於使用健康種苗可以提高單位產量,增加糧食供應量,使得全球對健康種苗的需求正殷,估計2020年全球種苗的市場規模約591億美元,預估到2028年將達到1,143.5億美元,若能搶得先機,做好布局,全力投入,將可為農業帶來新的商機。

  • 全台首座火箭發射場域 落腳旭海

    全台首座火箭發射場域 落腳旭海

     科技部「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昨晚獲屏東縣牡丹鄉旭海部落會議同意使用,這是台灣太空發展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發射場域的的啟用將是我國邁向完備太空基礎設施的第一步。

  • 習近平設北交所的戰略

    習近平設北交所的戰略

     日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要陣地。次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期待已久的大陸第三家證券交易所終是花落北京。在選址上,落子北京既可以縮小金融資源上的南北差距,也可以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型的中小企業。

  • 三大科學園區 產值近3兆

     科技部長吳政忠13日主持年終記者會時表示,2019年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突破2.6兆元,2020年更成長12%,達到2.9兆元的規模,再次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 加速晶片國產化 陸奮力一搏

    加速晶片國產化 陸奮力一搏

     大陸最高層級科研單位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全面備戰,針對被美國「卡脖子」清單,密集調整變成中科院科研任務清單。分析師認為,美國對華為全面封殺將刺激大陸晶片國產化加速發展,大陸官方在政策面的扶植力道也持續增強,反映半導體將是大陸未來國家級科技戰略體系重要的一環,雖然短期政策邊際改善不大,但長期意義則深遠。

  • 陸取消留學回國證明 11月上路

    陸取消留學回國證明 11月上路

     新冠疫情導致很多大陸留學生匆忙回國,來不及辦理《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擔心可能影響到往後求學和就業。不過大陸教育部日前宣布好消息:11月起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未來留學生不用再去駐外領事館辦理手續複雜的留學證明,只要備齊國外大學相關文件以及護照、簽證等入出境資料即可,由雇用單位獲錄取校院檢核。

  • 陸祭每月6萬津貼招攬台青年科研人才  陸委會:若違法將查處

    陸祭每月6萬津貼招攬台青年科研人才 陸委會:若違法將查處

    日前傳出大陸挖角台積電上百名人。近日大陸又祭出一項人才交流計畫,將提供10名台灣青年科學研究人員赴陸進行至少半年的交流,每人每月可獲津貼人民幣1.5萬元(約新台幣6.3萬元)。對此,陸委會表示,各公私立科研機構及大學院校現職、專任教師未經許可不得參與陸方各項國家基金及重點研發計畫,政府會密切關注,倘發現有違反相關法規,將依法查處。

  • 陸資安企業360列實體清單 傳是擋了CIA竊秘之路

    陸資安企業360列實體清單 傳是擋了CIA竊秘之路

    繼傳統晶片、精密儀器製造、高性能電腦、通信之後,美國對大陸的制裁打壓又向網路安全這一關鍵領域滲透。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將共計33家大陸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其中首次出現了一家網路安全企業:360。傳聞360被列入實體清單,與披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攻擊組織對大陸關鍵領域長達11年的網路攻擊滲透有關。

  • 美CIA連續11年攻擊大陸網站 陸網安企業公布證據

    美CIA連續11年攻擊大陸網站 陸網安企業公布證據

    大陸的網路安全公司360於3日宣佈,通過該公司旗下「360安全大腦」調查分析,發現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網路攻擊組織「APT-C-39(由360命名)」對中國大陸進行長達11年的網路攻擊滲透。除中國大陸航空航太企業、科研機構、石油行業、大型互聯網公司之外,還有政府機構等多個單位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攻擊。

  • 北京湖北除外 陸分區分級復工

    北京湖北除外 陸分區分級復工

     大陸國務院發布通知,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嚴重的湖北省,持續採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已實施交通管控的武漢市與湖北省其他地市,嚴控人員輸出;並於25日指稱,所謂「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就是對湖北省、北京市以外,依據疫情嚴重程度以縣級為單位,劃分為低、中、高風險地區。

  • 中研院組科學平台 協助研發治癒新冠肺炎技術

    中研院組科學平台 協助研發治癒新冠肺炎技術

    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各國都想及早找出解決之道。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並在會中倡議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精神,以利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分進合擊不僅能加速研發進度,更可以多重驗證由不同研究團隊研發出的成果。

  • 鄭宏輝爭取數位發展部落腳竹科X園區

    鄭宏輝爭取數位發展部落腳竹科X園區

    陳育賢/竹市報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