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秦嶺的搜尋結果,共46筆
新華社29日報導,陝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指出,陝西省人大常委會近期展開《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執法檢查,陝西各級各部門扎實推進條例貫徹實施,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堅持齊抓共管、推進保護修復、嚴格執法監管,秦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秦嶺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畫入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已達45%,並依法取締秦嶺範圍農家樂(土雞城)1252家,整改提升2551家。。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2日報導,受短時局部強降雨影響,8月11日18時許,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道喂子坪村雞窩子組(位於秦嶺分水嶺210國道附近)突發山洪土石流。經初步排查,目前該村2處民房被沖毀,道路、橋梁、供電等基礎設施受損,造成2人死亡、16人失聯。
長期以來,缺水問題制約關中、陝北的經濟社會發展。為此啟動了陝西省內南水北調工程——引漢濟渭工程,統籌陝西三大區域,聯通長江與黃河兩大水系,橫穿秦嶺屏障,將漢江水引入關中平原,破解陝西水資源分布不均問題。陝西《華商報》報導,今(22)日11點17分,隨著TBM(隧道硬岩掘進機)刀盤破岩而出。歷史一刻來臨!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實現全線貫通。標誌著引漢濟渭工程關鍵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勝利,引水進西安的目標更進一步。
因環境破換而瀕危的保育動物「秦嶺雨蛙」,近日秦嶺南麓動保人員在陝西佛坪山谷溪流的水潭邊,偶然發現交配,並用相機記錄精彩的瞬間。
疫情稍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再赴基層聚焦陝西生態保護和扶貧,視察商洛市柞水縣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赴小嶺鎮金米村了解脫貧工作。習近平在秦嶺保護區強調:「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從今往後,在陝西當幹部,首先要了解這個教訓,切勿重蹈覆轍,切實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
大陸科研成果有新進展。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精卵結合受精以後就是生命。但是,最近中美胚胎學家的一項最新聯合研究成果表明,人類受精卵存在兩套獨立紡錘體,即從精卵結合到發生第一次有絲分裂期間,雙親染色體並沒有相互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空間上的獨立。
一架隸屬於西藏軍區的中共軍用直升機近日傳出在秦嶺墜毀,機上6名軍人全數罹難。而在網路上亦流傳出一張可能是這次空難後舉行葬禮的照片,照片中的輓幅寫著「921721機組烈士永垂不朽」,此一機組編號顯示失事機組可能是西藏軍區陸軍航空旅的米-17運輸直升機。今年來中共軍方空難頻傳,這次已是年初以來的第4件墜機事故。
陝西官場近期因「秦嶺別墅案」大地震!今年元月陝西省委前書記趙正永落馬後已有31名官員被查。秦嶺別墅案被指對中央指示「陽奉陰違」。現任省委書記胡和平都曾上電視檢討表忠,就連已落馬受查的西安前市委書記魏民洲、西安前市長上官吉慶都出面認錯,是大陸十八以來,官場最大地震。
陝西省國土資源廳說,為切實保護秦嶺生態環境,陝西省日前發文明確,秦嶺限制開發區內將不再新設探礦權和採礦權,現有的礦業權也將有序退出。
據中新社報導,連結陝西與四川、大陸新西部縱貫交通命脈的西成高鐵,從鋪軌完工後就倍受外界高度關注,上月29號完成全線載重拉通試驗後,至今仍無任何通車的訊息,讓外界處於霧裡看花的狀態,也使這條線更加成為媒體關注焦點。在高鐵出現之前,當前聯繫川陝兩地的客貨大動脈是建成於上世紀50年代的寶成鐵路,全長669公里的動線,不僅是大陸建政後第一條山嶽鐵路,更在70年代更新設備之後,成為第一條電氣化鐵路。
大陸超級水利工程「引漢濟渭」中地質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的6500公尺隧洞,已經在25日貫通。不但打破了大陸隧道鑽爆法無軌運輸獨頭通風的掘進紀錄,更刷新了隧道單向通風的世界紀錄。
秦嶺南北寬達100至150公里,數千年來一向是分隔大陸南北的巨大天險,隨著大陸工程科技日新月異,不但高鐵從秦嶺下穿過,在「引漢濟渭」工程完工後,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超級水利工程,不僅讓北方也能喝到南方水,更將有1400萬人受益。
據大陸澎湃新聞網報導,穿越秦嶺、連結大陸西北與西南的重要交通新動脈- 西(安)成(都)高鐵,除了其沿途擁有眾多美麗景點美食外,昨日負責執行運載任務的動車組也首次公開亮相。由中車唐山廠製造、仿效復興號高鐵設計的新款CRH3A型動車組,最大的外觀特色在於,駕駛車廂兩側車窗有一抹金色輪廓裝飾,彷彿京劇臉譜,又被暱稱為「黃金眼」列車。可依據路線地形不同,在時速160至250公里之間輕鬆轉換運行。
據大陸澎湃新聞網報導,一輛登記在河南洛陽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名下、車牌號碼為豫C88858號的大客車,在從成都前往洛陽的途中,於京昆高速公路陝西段遭遇死劫,在秦嶺一號隧道南口發生撞壁意外,造成車上乘客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傷的重大交通意外。
據大陸中國新聞網報導,動工至今已7年、橫越秦嶺山區的西(安)成(都)高鐵,即將於今年底前全線通車。這條由西安出發、沿經漢中、廣元、綿陽,最終抵達四川成都的高鐵,全長約683公里,不僅是大陸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鐵,未來更是打通西北與西南地區的重要動脈,也讓西安成都兩地交通時間,從現在的十多個小時,大幅縮減至3個半小時,似乎也是圓了當年從成都西出祁山失敗,始終未能抵達長安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多年的夙願。
大陸央廣網報導,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去年底對陝西省展開環境保護督察並於今天報告意見。意見指出,秦嶺地區採礦採石破壞生態情況嚴重,生態破壞面積達3500多公頃。
大陸近年來保護大熊貓有成,部分被圈養的大熊貓已達到適合野化放養的條件。四川省決定在2020年前在岷山山系南部的都江堰市及涼山山系的雷波縣,各建立一個大熊貓野化放歸基地,讓大熊貓返回自然山林。
中國大陸陝西省西安市秦嶺野生動物園圍牆外有村民搭梯幫遊客翻牆入園,一次收費人民幣60元(約新台幣270元),較門票便宜40元。事後遊客向媒體爆料,剛下去就聽見獅子吼聲,十分後悔。
大陸近年來積極建設高速鐵路,但對西部地區而言,要貫通秦嶺並非易事,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大秦嶺隧道已貫通,寶蘭高鐵的主要工程也在秦嶺,均展現大陸興建鐵路工程的卓越能力。
大陸正在秦嶺山底開挖一條近百公里長的地下輸水隧道,目前已完成60多公里。這項被稱為「引漢濟渭」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將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調水到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每年可將15億立方公尺的漢江水調入關中,讓西安民眾不再為缺水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