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稅前淨利的搜尋結果,共1,816

  • 達興全年營收、獲利 可望勝去年

     特用化學材料廠達興(5234)受惠於面板產業需求回溫,第二季、第三季營運重回高檔水準,公司自結獲利顯示,已連續四個月稅前淨利維持在6,000萬元之上,第三季獲利將是季增、年增的表現,累計前八月稅前淨利4.1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13.86%。第四季營運穩健,全年營收、獲利都可望優於去年。

  • 《汽車股》東陽8月稅前淨利創新高 前8月稅前EPS3.92元

    東陽(1319)8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4.27億元,年成長57%,創單月新高;累計前8月稅前淨利23.54億元,年增29%,每股稅前盈餘3.92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 《金融股》富邦金前8月EPS達4.75元

    富邦金(2881)8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96.68億元,稅後淨利69.31億元,累計今年前8月合併稅前淨利715.26億元,前8月稅後淨利623.8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4.75元。富邦金控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單8月、累計前8月稅後淨利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富邦證券累計前8月稅後淨利創歷年同期次高紀錄;富邦產險則自今年4月起已連續5個月獲利。

  • 《金融股》遠東銀H1獲利登第3高 今年拚締新猷

    遠東銀(2845)9日召開線上法說,受惠投資收益躍增,2023年上半年稅後淨利20.4億元、改寫同期第三高,每股盈餘0.5元。展望後市,由於前8月自結稅後淨利30.69億元、年增達28.79%,改寫同期次高,遠東銀對全年獲利持續成長、挑戰新高「審慎樂觀」。

  • 境外金融中心獲利 恐連三年衰退

    境外金融中心獲利 恐連三年衰退

     美國大舉升息衝擊,境外金融中心獲利全面衰退。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前七月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境外中心稅前獲利僅11.58億美元,年衰退26.2%,其中證券國際業務分公司(OSU)更由盈轉虧,由於暫停升息仍未確立,美元強勢不變,三大境外金融中心預料連三年衰退。

  • 《金融》金融三業前7月賺近5145億元 重返成長軌道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狀況,在股利入帳、新台幣貶值帶動匯兌收益,以及保險業獲利狀況好轉下,金融三業2023年前7月稅前淨利5144.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46.81億元或5.04%,扭轉上半年衰退7.96%態勢、重返成長軌道。

  • 《證交所》天虹科技9月6日上市審議

    台灣證券交易所9月6日將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議,審議天虹科技(6937)申請股票上市案。

  • 《證交所》現觀科9月5日上市審議

    台灣證券交易所訂於9月5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議,將審議現觀科(6906)申請股票上市案。

  • 毅嘉大啖車用商機 營運向前衝

     毅嘉(2402)8月合併營收為7.95億元,月增2.4%,年增13%,改寫今年新高。毅嘉表示,未來汽車產業智慧化的趨勢,將持續帶動車用電子市場需求增長,而車用產品客戶的需求也可望帶動毅嘉科技的營運持續攀上顛峰。

  • 《金融股》彰銀H1獲利登同期高 今年拚締新猷

    彰銀(2801)30日召開線上法說,受惠投資操作得宜帶動收益跳增,2023年上半年稅後淨利70.1億元、創同期新高,每股盈餘0.65元。由於前7月稅前淨利已達百億,公司將在風險管控及資本運用效益考量下,逐步調整業務方向與資產配置,看好今年獲利表現有望創高。

  • 技嘉大啖AI 7月獲利翻倍

     受惠AI伺服器題材加持,技嘉(2376)近三個月間再飆漲近9成,30日其公告自結7月財務數字,單月獲利皆有較去年同期翻倍以上的勁揚,並拉抬其今年1到7月累加自結稅後純益達22.2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3.51元,雙雙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度表現。

  • 精英7月EPS 0.24元 年增33%

     精英電腦(2331)近期股價在外資追捧下連11漲,接連刷新近20年來新高,28日精英亦因股價波動、達公布注意交資訊標準,於盤後公告7月自結財務數字,雖單月營收年、月雙減,不過獲利則以逾3成年增幅成長,單月自結每股稅後純益(EPS)0.24元。

  • 營運谷底 中鋼7月稅前淨損月增10倍

    中鋼(2002)28日發布7月自結合併盈餘,營收282.21億元比起6月減少7%,然而營業損失11.45億元卻比6月大幅增加623%,稅前淨損更暴增1,046%,中鋼指出鋼鐵業單位售價及毛利下跌是導致營業收入減少、營業損失增加的因素,但看好近期經濟數據有落底跡象,鋼市亦將重回上下游供需均衡,銜接第四季傳統產業旺季的到來。

  • 上市櫃上半年獲利 衰退4成

    上市櫃上半年獲利 衰退4成

     上市櫃公司上半年獲利遇亂流。金管會22日公布上半年上市櫃公司稅前淨利共1兆4,653億元,比去年同期大減9,955億元,衰退幅度近40.5%;其中上市航運業、半導體業、塑膠工業三大產業,上半年稅前淨利比去年減少近7,631億元,是衰退主因。

  • 中再保H1稅前淨利11.79億 每股盈餘1.47元

    中再保(2851)董事會通過上半年財報,其中上半年營收為109.67億元,營業利益是13.99億元,上半年稅後淨利是11.79億元,較去年同期1.39億元,大幅成長748%;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1.47元,也較去年同期0.23元成長539%。

  • 生技股王 躍H1績效王

    生技股王 躍H1績效王

     台股半年報14日已全數出爐,雖上櫃公司整體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為個別股仍繳出不俗成績,近7成上櫃公司有獲利,而上半年「獲利王」仍由環球晶(6488)穩居寶座,每股稅後純益(EPS)最高的「績效王」,則由大賺逾2股本的生技股王保瑞(6472)脫穎而出,整體櫃買市場共10檔半年賺進1股本以上。

  • 樂事綠能自結7月稅前每股虧損近0.26元

    樂事綠能上半年EPS雖從去年同期0.14元增加至0.87元,創近24年同期新高。今(15)日公布自結,7月稅前虧損3,717.1萬元,稅前每股虧損近0.26元,主因是認列投資股票的金融評價損失;前七個月稅前EPS降為0.81元。

  • 《汽車股》東陽7月、前7月稅前淨利 雙創同期高

    東陽(1319)7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3.53億元,年成長54%;前7月累計稅前淨利為19.27億元,年成長24%,單月及累計均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每股稅前盈餘3.21元。

  • 《類股》貨櫃三雄Q2剩1家賺錢 長榮H1每股賺4.79元

    貨櫃三雄公布第2季財報,第2季為海運淡季,僅剩下長榮(2603)維持獲利,上半年累計獲利仍破百億元,而陽明(2609)3年來首次單季轉虧,萬海(2615)稅前賺錢,但受所得稅影響,稅後連續3季虧損。

  • 《汽車股》更正:三陽Q2獲利次高 上半年EPS創4.57元新高

    更正8月11日16:50發送之第1132則即時新聞,三陽今年第二季、上半年稅後淨利年增幅度數據誤植,茲將更正後全文重發如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