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稅收超徵的搜尋結果,共531

  • 基本工資漲幅挑戰3.5%?工商大老喊難為

     行政院長陳建仁1日宣布軍公教調薪後,是否進一步帶動基本工資跟進調漲,引起各界矚目。依目前經濟數據推算,明年基本工資調幅將落在3.26%左右,但軍公教調薪4%後,預期調幅可望挑戰3.5%,惟在出口需求弱、通膨壓力下,工商團體負責人一致認為,並沒有調漲基本工資的條件。

  • 工商社論》由稅法修改增刪反思民主法制的虛與實

    工商社論》由稅法修改增刪反思民主法制的虛與實

     立法院本會期的法定集會期間於5月底即告終止。由於包括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等具時效性的預算審查案,迄未能完成三讀的法定程序,因此立法院勢必將於6月起「援例」進入「延會」時間。依慣例,在延會期間立法院將優先審議具時效性的預算案,行使對有任期時限的包括大法官、監察委員、考試委員等被提名人的同意權投票,以及相較具急迫性的「優先法案」之審議。至於具爭議性且未能獲致共識的法案,不論是由提案機關送審,或由立法委員提案修訂的一般性法案,則也只能留待9月開始的立法院新會期,才有機會繼續進行法案審議。

  • 普發6千元挨批「行政疏失」 藍委轟:蔡政府政策失敗

    普發6千元挨批「行政疏失」 藍委轟:蔡政府政策失敗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期拋出多項政見引發爭議,昨日他又說民進黨政府沒有年金改革「對公務人員痛下重手」,更質疑政府超徵稅收1.3兆元用來發6000元是行政疏失。對此,國民黨立院總召曾銘宗表示,蔡政府過去政策失敗,稅收連年超徵,國民黨團長期主張發1萬,不發給民眾,民進黨政府拿去亂用。

  • 桃園超徵58億快花光 藍綠憂明年張善政社福政見恐斷炊

    桃園超徵58億快花光 藍綠憂明年張善政社福政見恐斷炊

    財政部去年稅收超徵4500億,桃園市府分到58億餘元,陸續實踐市長張善政的社福政見,藍營憂心明年斷炊無法兌現,綠營則批是大撒幣恐釀排擠效應。財政局長歐美鐶說,施政都會依輕重緩急排定優先順序,強調不是排擠,會務實檢討各項政策排序,好政策都會延續。

  • 即將進入報稅季!所得稅英文怎麼說

    即將進入報稅季!所得稅英文怎麼說

    「稅」在日常生活、職場、甚至政治上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日常生活幾乎每天都碰到各種不同的稅,從銷售稅(sales tax)、進口稅(import tax)、房地產稅(property tax)、遺產稅 (inheritance tax),「稅」幾乎無所不在。最近也開始進入申報所得稅(income tax)的季節,不過在被萬稅包圍的同時,終於有個好消息,民眾可以開始領取普發的6000元,也是去年政府 的 surplus tax revenue「剩餘稅收」。本次來學與「稅」相關的英文,這同時也是TOEIC測驗經常出現的單字。

  • 2022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 倍增

    2022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 倍增

     去年營所稅超徵近3,000億元,其中營所稅中的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成長力道相當猛烈,2022年的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衝上171.9億元、年增逾一倍,其至超過2017~2021年五年的總和,稅收一年抵五年;其中又以台北市貢獻最大,稅收近60億,占全台逾三分之一。

  • 普發六千  統統有獎的內需族群

    普發六千 統統有獎的內需族群

    全球經濟前景不佳,台灣出口也連續數月衰退,知名機構更出現今年GDP不保二聲音,終端需求疲弱下拖累外貿動能,有賴於內需產業支撐經濟。

  • 去年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翻倍 超過過去五年總和

    去年營所稅超徵近3,000億元,其中營所稅中的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成長力道相當猛烈,去年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171.9億元、年增逾一倍,其至超過2017~2021年五年的總和,稅收一年抵五年,其中又以台北市貢獻最大,稅收近60億,占全台逾三分之一。

  • 《傳產》2022年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超補 台北貢獻度居冠

    今日是郵局開放臨櫃領普發6000元的第一天,全民享有中央普發現金小確幸,主要受惠於去年全國總稅收超徵逾4500億元,其中以營所稅超徵近3000億元最多,而營所稅中的「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成長力道也相當猛烈,是稅收超徵的推手之一。據財政部統計,2022年我國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達171.9億元,年增將近百億,足足比2021年多出一倍以上,也讓去年稅收寫下史上單年新高,甚至超過了2017~2021的五年總和,締造「一年贏五年」超狂紀錄!六都中又以台北市貢獻最大,稅收逼近60億!

  • 工商社論》「庶政之母」不該令人失望

    工商社論》「庶政之母」不該令人失望

     新任財政部長莊翠雲上台後,急急續推證交稅條例修法,針對權證避險交易稅率從現行的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也優先推動貨物稅條例修法,延長節能家電退稅優惠二年等。然在這些減稅方案,應該從租稅公平與經濟效率等原則,評估其修法適當性外,對於當前財政所明顯存在的一些大問題,卻有「等閒視之」之嫌,實在令人失望。

  • 今年超徵稅收將再普發現金?財長:先減債或還債

    今年超徵稅收將再普發現金?財長:先減債或還債

    2022年稅收超徵逾5000億元,中央政府的部分也達4000億元,因此普發現金6000元,立委關心今年是否超徵?是否再度普發現金?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今年稅收預算數已經調高,若有超出預算數,會先減少舉債或還債。

  • 《財政》景氣Q2拚反彈 財部:超徵稅收機率低

    財政部部長莊翠雲表示,台灣經濟可望在第2季反彈恢復正成長,不過今年超徵稅收機率預計會比去年低,並強調若真的超徵,將不會再普發現金,而先用減少舉債或償債,讓債務餘額下降。

  • 莊翠雲:今年大幅超徵可能性較去年低

    立法院29日審議證交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針對立委詢問去年稅收大幅超徵、政府普發現金6,000元,今年是不是還會超徵?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今年實收超過預算數的可能比去年來得低,且如果有超徵,還是希望先用於減少舉債或償債,讓債務餘額下降。

  • 蔡政府超徵普發是德政?最新民調跌破眼鏡 民眾大爆真心話

    蔡政府超徵普發是德政?最新民調跌破眼鏡 民眾大爆真心話

    全民普發6000元近日展開線上登記,財政部表示,4月6日起將陸續入帳,不少民眾都感到相當喜悅。然而普發現金的金源是由超徵稅收所收上來的,也引發外界詬病,認為是蔡政府沒有做好政府財務規劃。對此,Youtube頻道《木炭Charcoal》25日發起網路民調,徵詢民眾是否支持該政策,得到的結果相當驚人。

  • 「這群人」也能領現金6000元! 媒體人批:背離還稅於民初衷

    「這群人」也能領現金6000元! 媒體人批:背離還稅於民初衷

    行政院會上月23日通過3,800億特別預算,在普發現金6000元部分,編列1,417億元,領取方式則有5種,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等方式,供民眾自行選擇。媒體人張禹宣認為,最莫名的莫過於將新生兒同樣納入,「不管是金額又或是條件皆完全背離還稅於民的初衷,只成了政策買票」。

  • 醫院也缺藥 醫界籲超徵稅收補80億藥價

    醫院也缺藥 醫界籲超徵稅收補80億藥價

     近期缺藥潮從社區藥局擴大到醫院,包括抗生素、軟便劑、抗凝血劑、降血壓藥等都出現供應問題,其中某款抗凝血劑更是完全斷貨。專家認為,缺藥是國安問題,又碰上健保署例行藥價調整,藥品將面臨高達81.8億元的砍價,恐對藥品供應造成影響,去年政府稅收超徵,不如將其中80億元用於撥補藥價,避免缺藥情形惡化。

  • 普發6千怎麼領?他憂1慘劇發生:寧願排隊領現金

    普發6千怎麼領?他憂1慘劇發生:寧願排隊領現金

    全國稅收去年超徵4500億元,政府擬撥出1400億元,每人發6000元現金「還稅於民」,如今領取方式已經出爐,就等政府宣布何時實施,一名女網友興奮直呼,看了各種領錢方式,最後覺得應該會選擇登記入帳,省時又方便,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一位網友卻說,寧可排隊領現金,也不想等登記,萬一網站掛掉,感覺會延遲發款。

  • 新聞透視》假還稅之名 分贓綁樁兼囤私房錢

    新聞透視》假還稅之名 分贓綁樁兼囤私房錢

     行政院昨公布疫後特別預算內容,該預算源自超徵稅收,然而這筆錢竟不是完全還稅於民,更多數是用來補貼政府失能造成的財損,還有為民進黨2024選舉綁樁用,甚至還留了一筆13億預備金的小金庫;這筆預算根本是「官員切肉,百姓喝湯。」

  • 疫後條例過關 政府暗槓450億

    疫後條例過關 政府暗槓450億

     在民眾的引頸期盼下,立法院院會終於在21日三讀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以下簡稱《疫後條例》),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普發現金條例」,每人可發6000元。

  • 6千不夠溫暖 在野主張普發1萬

    6千不夠溫暖 在野主張普發1萬

     攸關普發現金6000元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昨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朝野轟大撒幣、政策買票。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說,蔡政府6年超收1兆2千億,國民黨團堅持發現金1萬元;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痛批,民進黨6年超徵稅額超過1.1兆,只還給百姓每人6000元,到底是哪門子的溫暖?民眾黨立委賴香伶直言,民進黨用大撒幣收買人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