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種魚的搜尋結果,共139筆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28日突然現身指揮中心舉行記者會的場地,大談出口大陸的白帶魚和竹莢魚沒有問題,怒轟陸方禁止台灣輸入非常不當;陳時中還表示會做漁民的後盾。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28日突然現身指揮中心舉行記者會的場地,大談出口大陸的白帶魚和竹莢魚沒有問題,怒轟陸方禁止台灣輸入非常不當;陳時中還表示會做漁民的後盾。
大陸13日起暫停進口台灣石斑魚,引發台灣震撼。總統蔡英文日前向採購石斑魚的國際盟友表示感謝,更稱此舉是支持「民主的魚」;近日也傳出,政府希望與台交好的立陶宛進口台灣石斑魚。對此,時事評論員羅友志諷刺,石斑魚就是講求新鮮,一旦冷凍肉質就差很多了,這樣子「能夠去立陶宛嗎?」
「快點用力拉!不然魚都跑掉了!」竹北市新月沙灘18日聚集來自各地的2百多位大小朋友,參加「竹北市牽罟文化祭」,大家合力拉繩將在200米遠的漁網拉上岸,體驗傳統牽罟捕魚的方式,小朋友看到網中捕獲「水針」等魚類都興奮尖叫「有魚!有魚!真的抓到了!」
水試所8日世界海洋日於澎湖海域,放流全世界首次繁殖成功的黑䱛幼苗,並與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合作放流嘉鱲魚苗,共計4萬尾種苗。目前黑䱛魚苗體型已達5公分以上,除繼續蓄養進行相關繁養殖研究,部分魚苗也將放流在澎湖海域海草床棲地,使資源回歸自然,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
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首度繁殖成功俗稱黑口的「黑䱛」,今天在湖西等海域放流500尾,並在馬公等海域放流嘉鱲魚苗3萬9500尾,增裕海洋資源,作為世界海洋日的一大獻禮。
台東縣池上鄉公所與花蓮縣水產培育所29日攜手合作在大坡池生態教育區舉辦幼魚放養活動,總共放養3000隻菊池氏細鯽和高體鰟鮍。池上鄉公所已移除1.3萬公斤的外來種害魚,並針對此次放養活動也特地架設圍網隔離害魚,盼打造原生種魚類的復育區和種源庫。
海底有許多未知深海生物,仍是人類不了解的。俄羅斯一名漁夫經常在社群媒體,分享他在深海釣到的奇特生物,近日他至挪威海捕魚時,捕獲一條淡粉色的怪魚,身體兩側還有一雙翅膀與長尾巴,看起來像是一條龍,引發網友討論。
「石化」魚澆水還能復活!有網友上傳一部大陸影片,影片中男子岸邊發現一條「石化」的魚,還將魚的尾巴剝下一小塊殘骸,接著他將魚翻身,朝魚嘴巴澆水,下一秒魚嘴巴竟動起來;影片一出網友表示「殭屍魚」、「好可怕」,然而也有網友懷疑影片真實度,也提到有YouTuber曾做過此種魚的活命實驗。
一項調查顯示,市面上60種魚油補充品大型零售品牌中,超過1/10的魚油產品不新鮮、變質、發出腐臭味,而業界的普遍作法是添加調味劑以掩蓋腥味。
曾完全乾枯的台東縣池上鄉富興溼地因近日豪雨水位恢復,但原生種魚類數量稀少;對此,淡水魚生態專家吳政澔表示,建議先解決大量外來魚種及農業用水影響問題,再進行原生魚種復育,勿貿然野放。
最神秘的魚!美國加州蒙特利灣水族研究所日前在近海水深2000公尺處,發現1尾罕見的橙色魚,半游半滑的出現在鏡頭前,牠宛如幽靈一樣,34年來只被發現18尾,且牠會隨著年齡改變外型,因此人類對牠的了解甚少,可說是最難以捉摸的生物之一。
基隆情人湖近來出現「生態殺手」外來種魚虎蹤跡,多數棲息於水中泥層,時常攻擊湖裡原生魚類,造成生態不平靜,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立即請業者捕抓,並呼籲民眾切勿在風景區野放、棄養外來種。
擁有類似幾何構造外型的牛角魚,讓不少人看見後便很難忘卻牠們奇特的外表,網路上日前就瘋傳一段牛角魚對著鏡頭嘟嘴獻吻的可愛模樣,讓不少網友看了心花怒放。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炸彈可能是「話」、蔥油餅、形容雨勢……但您知道魚也有炸彈嗎?有一種魚俗稱叫「炸彈魚」,其實炸彈魚就是扁花鰹,也被稱為「煙仔」,這種魚6月初(農曆5月)洄游到東北角海域,越接近「夏至」(昨(21)日即是夏至)這個節氣炸彈魚的肥滿度越佳!而您知道嗎?其實炸彈魚的加工品,就能製作成柴魚,而「柴魚」常用於湯品、章魚燒等加料增味之用!
台東地檢署偵辦李男及謝男在蘭嶼地區非法獵捕第二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保育魚類龍王鯛(又稱蘇眉魚、學名為曲紋唇魚),認2人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昨天偵查終結提起公訴。
國外有幾名漁夫先前至馬達加斯加西南部海域捕鯊魚,沒想到抓到一條活化石「四腿魚」,並交給相關單位研究,科學家表示,這一種魚名叫「腔棘魚」,是擁有4.2億年歷史的遠古魚類,過去被認為在6500萬年前與恐龍一起滅絕了,豈料1938年首次發現牠的蹤影,如今又再次捕獲到牠。
澳洲一名女子日前與朋友至昆士蘭州附近水域划獨木舟,期間抬起槳時發現,上面疑似黏著一團泥巴,仔細看才發現,爛泥似乎有嘴巴與眼睛,才知道這是一隻魚,由於牠的外型相當特殊,因此他們將其模樣拍下並上傳網路,不少網友看到急勸她別碰,更表示「這是世界最毒的魚」。
鮭魚之亂大爆發!壽司郎在17、18日推出促銷活動,讓全台300多人改名「鮭魚」免費吃壽司,除吸引到多家外媒報導此事,也衍生出許多亂象引人批評。不過,壽司郎有鑑於這次的活動,評估效益後,未來可能會推出「鮪魚」或「鰻魚」的相關企劃。
日系連鎖迴轉壽司品牌推出「鮭魚行銷」,成功攻佔全台媒體版面,兩天活動共吸引逾330人改名鮭魚大吃一頓;事後已有超過一半的人把名字改回來。網友指出,台灣本島幾乎各縣市都有人改名鮭魚,唯獨整個東部(宜蘭、花蓮、台東)不為所動,西部則有苗栗、南投兩縣。分析關鍵原因,「東部人吃海鮮吃到膩吧!改名還要花50元,吃片鮭魚可能不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