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穩中有降的搜尋結果,共49筆
中國金融新聞網13日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金融數據示,2023年8月新增貸款1.36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868億元;8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12兆元,同比多增6316億元。社融和信貸雙雙回升背後,深層次反映了經濟供需兩端的恢復。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等財金3部門18日聯合召開會議,研究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要求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豐富防範化解債務風險的工具、手段,並強化風險監測評估、防控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同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道要足夠、節奏要穩,國有大行要發揮支柱作用。
在國內外的高度期待下,中國金融主管機構終於在20日晚間發出公告,強調要「調整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外界解讀為對這次圍繞房地產業的經濟衰退危機發出全面的總攻擊號角,強調政府金融政策在支援實體經濟時「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官方公告中指出,中國的經濟恢復是「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外界亦解讀為將以前所未見的、大水漫灌式的力道支持經濟恢復發展與回升。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大陸證監會3部分18日聯合召開電視會議,研究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有關工作,強調要繼續落實好穩健貨幣政策精準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同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主要金融機構要主動擔當作為,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國有大行要繼續發揮支柱作用。
大陸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今表示,第一季中國經濟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提高了1.6個百分點,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具體經濟運行的特點,孟瑋用三句話進行了概括:需求擴大、供給恢復、預期改善。
中國人民銀行20日公布,2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為3.65%和4.3%,已連續第六個月維持不變。專家認為,為引導房貸利率下降進而拉抬房市熱度,不排除未來5年期LPR仍有下調空間。
界面新聞2日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易綱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表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將保持在合理區間。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城鎮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中等收入階層消費需求穩步增長。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師和技工隊伍,已建成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和高品質的基礎設施網路。中國科技創新蓬勃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將持續增強經濟增長動能。
中國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等部門19日聯合發表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穩中有降,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可能出現七年來首度衰退。市場分析,LNG進口量衰退主要受到天然氣消費年增率下降、進口LNG價格大漲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20日公布6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維持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大陸42家A股上市銀行第一季財報已全部出爐,第一季共賺人民幣(下同)5,625.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71%。其中,36家銀行營業收入、淨利潤實現雙增長,16家銀行淨利潤增速超20%。國有大行開局平穩,長三角的城商行、農商行以亮眼成績單掀起2022年開門紅,不良貸款指標也多實現連續「雙降」,備抵呆帳金額增加也為全年發展奠定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今天傍晚宣布全面降準,4月2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人民幣5300億元(約新台幣2.4兆元)。
俄烏戰爭戰火延燒,全球投資人紛紛撤出風險性資產,中國高收益債券市場也不免受波及。投信法人表示,若去除地緣政治短期因素,展望長線投資機會,會發現大陸高收益債券市場已悄聲具備復甦條件,底氣主要來自高占比的房地產業政策轉向,由去年的「監管、去槓杆」轉向今年「刺激、穩增長」,預期在政策發酵加上外部賣壓緩和,Q2大陸高收益債市可望有一波修復行情。
俄烏戰爭戰火延燒,全球投資人紛紛撤出風險性資產,中國高收益債券市場也不免受到波及。統一投信表示,若去除地緣政治的短期因素,展望長線投資機會,會發現中國高收益債券市場已悄聲具備復甦條件,底氣主要來自於高占比的房地產業政策轉向,由去年的「監管、去槓桿」轉向今年的「刺激、穩增長」,預期在政策發酵加上外部賣壓緩和後,第二季中國高收益債市可望有一波修復行情。
《北京青年報》報導,大陸國新辦11日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情況。大陸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大陸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已開展六批、共採購234種藥品,涉及市場金額約佔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和生物藥採購金額的30%。
中國人民銀行24日再下調政策利率,持續釋出寬鬆訊號。人行當日宣布,為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開展人民幣(下同)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附賣回)操作,並且下調利率10個基本點至2.25%。
針對2021年表現較為失色的中國股市,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從指數來看,近期滬深300指數仍在區間波動,短期持續整理築底,之前曾挑戰年線未能站穩,後續觀察年線將成為是否轉多之關鍵指標;而就經濟數據來看,中國12月官方採購經理人製造業PMI較前一個月微升至50.3,非製造業PMI也上升至52.7,雙雙高於景氣榮枯分界。
接近2022年,大陸各金融監管單位紛紛宣示明年政策基調。在27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大陸財政部長劉昆表示,明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重點把握6方面,包含進一步擴大減稅降費。而人民銀行(大陸央行)2022年工作會議則說,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道等。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於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預計此次全面降準約同釋放長期資金人民幣(下同)1.2兆元,預計寬鬆貨幣的資金行情可期,目前已經開始反應。
中國央行放水!中國人民銀行6日宣布,為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將於12月15日(下週三)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2碼(0.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市場估算,本次全面降準將向市場釋出人民幣1.2兆元的流動性。
大陸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中小企業發展也面臨不少困難。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近期國務院公布的三份文件,形成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1+2」長短政策「組合拳」,強調中小企業好,大陸經濟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