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穩通貿易的搜尋結果,共30

  • 中、星關係 升級前瞻性夥伴

    中、星關係 升級前瞻性夥伴

     在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落幕、政府人事就定位後,中國將重心轉向國際外交舞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月27日至4月1日訪問中國期間,中、星建立前瞻性夥伴關係,今年簽署兩國自貿協定議定書。李顯龍並與中國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雙方同意攜手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 美國打壓中美雙邊貨貿額仍創新高 陸商務部這麼說

    美國打壓中美雙邊貨貿額仍創新高 陸商務部這麼說

    大陸國新辦2日「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記者會。中美兩國數據均顯示,2022年雙邊貨物貿易額創歷史新高。大陸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中美經貿關係這一兩年來,受到疫情與美方採取一些單邊保護主義措施影響之下,中美貿易額仍創歷史新高。根據中方統計,雙邊貿易去年達到7500多億美元。這充分表明中美兩國經貿關係有很強的互補性和抗壓韌性。

  • 《國際經濟》通膨、升息夾殺 澳洲上季GDP增長1年來最弱

    澳洲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創下一年來新低,雖然貿易保持穩健,但經濟仍不敵利率持續上揚及通膨高漲帶來的衝擊,且所有跡象都顯示未來將進一步放緩。

  • 陳揆五把火拚經濟

     陳建仁組閣後2日召開首次例行行政院會,國發會就「2023總體經濟情勢」進行報告,會後陳揆作出五點提示,包含審慎關注國際政經局勢、注意減輕國人負擔等,展現力拚經濟決心。國發會也指出,台灣景氣部分領先指標已隱約有落底跡象,預期下半年經濟會穩健復甦。

  • 王毅視頻會韓外長:美方行徑損害中韓等國利益 是國際規則破壞者

    王毅視頻會韓外長:美方行徑損害中韓等國利益 是國際規則破壞者

    中國外交部網站13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2日同韓國外長朴振舉行視訊會晤,批評美國行徑損害中韓等國利益,是國際規則破壞者。

  • 美韓防長聯合聲明 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美韓防長聯合聲明 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今天與南韓國防部長李鐘燮舉行安全協商會議,兩人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關切北韓近來升高區域緊張的行動,也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 上海支持貨櫃運價指數期貨上市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1日公布關於印發「本市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實施意見」,針對保障外貿企業穩定經營,提出要暢通國際貿易貨物運輸,鼓勵外貿企業合理運用航運衍生產品,管理運價波動風險。並支持貨櫃運價指數期貨上市,探索乾散貨、油輪等運價指數期貨期權產品。

  • 中日涉台問題 王毅:不容含糊動搖

     中日建交將於29日屆滿50周年,大陸外長王毅昨(12)日在紀念研討會上發表影片致詞時強調,中日要維護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對於歷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不容絲毫含糊與動搖倒退。日本外相林芳正則說,建立建設性與穩定的雙邊關係,是兩國的共同目標。

  • 陸外交部關切韓三不一限宣示 雙方穩妥處理薩德問題

    陸外交部關切韓三不一限宣示 雙方穩妥處理薩德問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0日主持例行記者會。針對中韓外長會談期間「薩德」問題,汪文斌稱,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青島與訪中的韓國外長朴振長時間會談,達成重要共識,中方認為這次會晤是建設性且富有成果的。汪文斌表示,美方在韓部署薩德系統明顯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韓國政府正式對外作出「三不一限」政策宣示,中方重視韓國政府的這一立場,基於雙方諒解,中韓雙方階段性穩妥處理了薩德問題,不使其成為影響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絆腳石。

  • 習拜通話 嚴詞交鋒台海議題

    習拜通話 嚴詞交鋒台海議題

     中美元首28日晚間進行超過兩小時的「習拜通話」,台海議題成為焦點。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可能訪台的背景下,雙方立場強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警告美國「玩火必自焚」,美國總統拜登則強調反對任一方改變台海現狀。

  • 陸中小企業需更多政策 下半年將重點採取措施

    陸中小企業需更多政策 下半年將重點採取措施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今天(7月19日)舉行2022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發佈會上,有媒體提問:受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上半年工業生產遭遇短暫衝擊,但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請問工信部如何看待工業的宏觀經濟「壓艙石」作用?工信部下半年將採取哪些措施提振工業經濟?

  • 工商社論》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論當前全球通膨

    工商社論》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論當前全球通膨

     全球通膨近來有戲劇化的走勢,原本4月歐元區通膨率已趨穩在7.4%,美國4月通膨率也降至8.3%,就在大家認為這一波通膨已撥雲見日之際,日前美國、歐盟相繼發布的5月數字卻又走高,由於和預期有落差,全球股市為之重挫。

  • 新聞分析-停滯性通膨 很難捲土重來

     每逢物價壓力升高,大家就會擔心通膨,接著還會擔心停滯性通膨,隨著俄烏衝突擴大,國際農工原料大漲,於是大家又擔心台灣是否會出現停滯性通膨。

  • 原材料、大宗商品供應鏈瓶頸 陸商務部:短期難解

    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1日表示,目前市場供給體系受到衝擊,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供給、供應鏈瓶頸短期內預計難以得到緩解。

  • 工商社論》沒有恐慌,就沒有通膨 ─談政府因應通膨的思維

    工商社論》沒有恐慌,就沒有通膨 ─談政府因應通膨的思維

     這幾天由於美、歐通膨率陸續公布,皆創了新高,讓不少人擔心通膨又要來了,甚至也有專家認為低物價時代結束了。沒錯,從數字表面上來看,自去年下半年起各國通膨率持續升高,大有山雨欲來之勢,然而這樣的通膨率絕不可能演變成1970~198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除非隨後出現嚴重的恐慌。

  • 國台辦:台商赴陸穩步增長 兩岸貿易額創歷史新高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1至11月兩岸貿易總額2982.8億美元,年增27.3%,台商赴大陸穩步增長,兩岸貿易額創歷史新高。兩岸在2021年「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紮實推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

  • 明年Q1匯價 27.5~28元

     新台幣強勢持續一整年,第四季以來除10月中旬短暫貶破28元大關,其餘時間大致在27.5~28元區間變動,且今年以來累計至12月10日止,對美元升值2.78%或7.71角,居最強非美貨幣,根據本報對金融業進行的第四季理事會匯率情勢調查結果,100%認為2022年第一季仍將持穩在27.5~28元。

  • 美貿易談判代表戴琪:中美關係如乾柴 恐因誤解引烈火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於美國時間28日一場演講中形容,當前美中關係就像「乾柴」,隨時恐因誤解而釀成「熊熊烈火」。戴琪表示,她與中國交涉的任務,就是讓全球兩大經濟體的緊張關係降溫。戴琪的最新說法,也為美中經貿關係釋出破冰訊號。

  • 《金融》嚴宗大:美匯率操縱報告 部分標準有爭議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針對台灣第四次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朝野立委輪番質詢,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今天在備詢時一再強調,維持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是央行的職責。美國的匯率評價是基於美國的經濟利益考量,最近已經有10國被列入匯率觀察名單,2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全世界愈來愈多國家被列入。

  • 出口貨物金額 上半年下滑2.5%

     財政部關務署3日指出,我國今年上半年出口明顯受疫情影響,一般出口報單僅300萬份,較去年335萬份約年減10.5%,以出口貨物離岸價格而言,今年上半年為5,810億元,較去年5,954億元減少2.5%。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