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穴位的搜尋結果,共142

  • 品觀點|濕疹搔癢惹人煩 注意飲食+穴位按摩可避免

    品觀點|濕疹搔癢惹人煩 注意飲食+穴位按摩可避免

    每到夏天很多人皮膚就會突然開始發癢, 而且還越抓越癢、越癢又越抓,讓心情很煩燥,這個就是在季節轉換時很常出現的皮膚問題「濕疹」。其實濕疹是個廣義的名詞,其中包含了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等,再根據發炎程度不同分為急性、慢性和亞急性三種,簡而言之,只要是皮膚發炎伴有搔癢,大都屬於濕疹。

  • 立秋養生4祕笈曝!滋陰潤肺推3食材 2穴位通鼻止咳

    立秋養生4祕笈曝!滋陰潤肺推3食材 2穴位通鼻止咳

    明天是父親節,也是秋季第一個節氣「立秋」,中醫師分享期間食、衣、住、行的養生秘訣,飲食部分,建議攝取潤肺生津的食物;衣著可多備薄外套,配合洋蔥式穿搭,避免夜間著涼;住則是早臥早起;行可安排散步、太極拳及爬山等較為輕鬆柔緩的運動,同時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影響肺氣。

  • 金大資工「AR穴位解析」 勇奪旺宏金矽銅獎抱回43萬獎金

    金大資工「AR穴位解析」 勇奪旺宏金矽銅獎抱回43萬獎金

    被視為國內電子電機相關系所奧斯卡金像獎的旺宏金矽獎已邁入第23屆,今年有共35所大專院校、284支優秀隊伍、近千位師生熱情參與。首次入圍決賽的金門大學資訊工程系以作品「AR穴位解析-岐黃妙訣」贏得評審團銅獎、指導教授獎、新手獎,以及最佳指導教授獎,共抱回43萬獎金,消息傳回,全校歡騰!

  • 憂鬱有解!醫推變開心2穴位 7種快樂食物還助好眠

    憂鬱有解!醫推變開心2穴位 7種快樂食物還助好眠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時常出現憂鬱、焦慮及其它負面情緒,久不解決可能會對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對此,龜山文學風澤中醫診所王昱琳表示,中醫也能治療憂鬱症,包含中藥、針灸都有效果。她並分享,日常保健可多按神門穴、三陰交穴,有寧心安神的效果;飲食方面,則可多攝取含有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白帶魚等,能維持正向與幫助睡眠。

  • 從5出汗位置看身體狀況! 這部位可能是心臟衰竭警訊 

    從5出汗位置看身體狀況! 這部位可能是心臟衰竭警訊 

    夏天出汗在所難免,但在中醫觀點中,不同出汗位置,也可能反映身體各處器官需要留意的狀況。中醫師賴信甫就分別針對,頭面出汗、鼻頭出汗、胸口出汗、手腳心出汗及腋下出汗等5種情況,一一進行說明。其中,他指出,胸口容易出汗跟心臟有關係,許多慢性心衰竭患者都有此徵兆。

  • 炎炎夏日當心中暑! 中醫曝抗「暑氣」祕訣、刮痧穴位

    炎炎夏日當心中暑! 中醫曝抗「暑氣」祕訣、刮痧穴位

    炎炎夏日,許多人常待在冷氣房、冷飲不離手,一旦暴露在戶外,中暑的機會就會增加。中醫師簡珮珊表示,夏季暑氣以「熱」與「溼」為特點,凡氣溫高於30度,相對溼度高於60%時,就會讓人「燠熱難耐」;若出現頭暈、想吐的輕微中暑現象,可在頸部的風池穴兩側,以刮痧板塗上潤滑油自上往下刮痧,略微出痧為度,讓熱氣透出來,可紓緩症狀。

  • 古代杖刑為何只打屁股不打其他地方? 2原因揭密

    古代杖刑為何只打屁股不打其他地方? 2原因揭密

    古代封建社會,帝王為了維持社會秩序,會推出一系列刑罰懲治罪犯,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杖刑,不過外界難免好奇,為何行刑打板子時偏偏只打屁股,而不打其他部位?事實上原因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此處脂肪較多,不用擔心會將犯人打死;其次是古人較為保守,執行杖刑時要他們忍受被當眾扒褲子打屁股的屈辱感,更勝於皮肉之苦。

  • 夏天爆汗恐致心肌梗塞!5症狀要警覺 1穴位緩解胸悶

    夏天爆汗恐致心肌梗塞!5症狀要警覺 1穴位緩解胸悶

    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血管疾病為台灣10大死因第2位,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更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一般認知,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但其實炎熱的夏天也要注意。中醫師指出,夏天不斷流汗,身體水分蒸發會讓血液變得濃稠,達一定程度時就可能造成冠狀動脈堵塞,嚴重甚至會心肌梗塞。他提醒,若出現口渴、頭暈疲勞、尿量減少、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時就要警覺。

  • 300公斤男減肥手術身亡 遺體「胖到塞不進墳墓」

    300公斤男減肥手術身亡 遺體「胖到塞不進墳墓」

    西班牙28歲男子安東尼奧(José Antonio)體重將近300公斤,他在減重手術中不幸因併發症離世,不料家屬為他下葬時,他的遺體竟大到塞不進墓穴裡,經過4小時折騰,消防員將穴位鑽大後,安東尼奧才終於入土為安。

  • 皮膚長肉芽恐是脂肪瘤 4狀況需切掉 中醫曝按穴位除贅疣

    皮膚長肉芽恐是脂肪瘤 4狀況需切掉 中醫曝按穴位除贅疣

    脂肪瘤是否需切除?一般的脂肪瘤都是良性腫瘤,雖然惡化情況較小,但醫師表示,若脂肪瘤變硬或變色,甚至壓迫到神經時,建議還是要開刀移除。不過以中醫角度來看,身體長出肉芽或瘤,表示毒素沒排乾淨,中醫師對此分享消除身體贅疣4穴位。

  • 用眼過度視力模糊 中醫曝按壓5穴位 有助明目、治頭痛

    用眼過度視力模糊 中醫曝按壓5穴位 有助明目、治頭痛

    現在科技發達,民眾使用手機、電腦頻率高,若再加上生活作息不當,就容易造成身體疲憊、用眼過度等問題。中醫師林名育提到,高熱量食物吃下肚後堆積在體內,造成代謝變慢,身體與眼睛都會受影響,建議民眾平時可按壓百會穴、頭臨泣穴、攢竹穴、太陽穴、絲竹空穴5個穴道,有助於改善視力、治頭痛。

  • 長輩肌少步伐不穩 中醫曝按4穴位:走路更有力

    長輩肌少步伐不穩 中醫曝按4穴位:走路更有力

    許多長輩隨著年紀增長,容易出現骨質疏鬆、肌少等問題。中醫師林舜穀提到,當長輩的肌肉力量不足,走路時身體就會出現平衡不佳的狀況,平時可按壓4穴位,降低肌肉無力的問題,另外也可多吃四神湯,可改善營養及增加肌力。

  • 老了重聽難溝通 中醫曝按6穴位 有助提高聲音判斷力

    老了重聽難溝通 中醫曝按6穴位 有助提高聲音判斷力

    隨著年齡老化,身體機能會跟著衰退,耳朵也不例外,容易出現重聽。林舜穀中醫師表示,聽力差不只會增加溝通難度,也會使大腦缺乏刺激而加速退化,並分享民眾平時該如何保養耳朵,也可按壓和髎穴、聽會穴、地倉穴等6穴位,有助於改善聽力問題。

  • 天氣忽冷忽熱 易出現溫差型疲勞 中醫曝4穴位能暖身

    天氣忽冷忽熱 易出現溫差型疲勞 中醫曝4穴位能暖身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最近兩周的溫差又很大,不少人容易出現疲倦感。中醫師余雅雯提到,天冷溫差大,容易使身體感到倦怠,就是所謂的「溫差型疲勞」,會出現全身乏力、頭痛、頭暈失眠等症狀,可以試著熱敷氣海、關元、腎俞、命門4穴位,讓身體逐漸暖起來。

  • 陸《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公布 穴位按摩預防新冠

    陸《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公布 穴位按摩預防新冠

    大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疫病防治專家委員會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將成人及兒童分為兩種治療方案,並列明各種預防方案,包括藥物、功法鍛煉、穴位按摩、起居飲食等方式。例如以太極拳、八段錦等功法鍛煉,或按揉合谷穴、揉擦迎香穴、按揉風池穴等,飲食上宜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也可適量進食銀耳雪梨百合羹等藥膳料理。

  • 天氣轉涼易過敏、喉嚨痛 中醫揭3穴位:有助強身健體

    天氣轉涼易過敏、喉嚨痛 中醫揭3穴位:有助強身健體

    近日氣溫驟降,天氣變化大,容易讓人生病,出現鼻過敏、喉嚨痛、腸胃道疾病等。中醫師提到,除了靠飲食提升免疫力外,還可以透過按摩穴道的方式增強體力,分享3個能緩解症狀的穴位,例如按壓迎香穴,可以治療並預防鼻炎、鼻塞、鼻竇炎等。

  • 冬天容易頭痛 中醫揭常見3原因 按摩穴位能緩解

    冬天容易頭痛 中醫揭常見3原因 按摩穴位能緩解

    天氣逐漸轉涼,日夜溫差大,不少人出現頭痛問題,到底該如何緩解。中醫師提到,冬季頭痛最常見原因分別是風寒頭痛、血虛頭痛及氣衝頭痛,像是身體疲勞、血壓瞬間升太快等,都會造成頭痛問題,並分享所對應的穴位治療方式,能有效舒緩疼痛。

  • 老人味洗不掉怎辦?中醫師曝按摩4穴位能改善

    老人味洗不掉怎辦?中醫師曝按摩4穴位能改善

    有些長輩上了年紀後,就容易有老人味,到底該怎麼去除味道呢?中醫師林芷瑜在YouTube節目《如果云知道》提到,當人到了一定年紀後,新陳代謝就會變差,導致皮膚角質層堆積,若又沒有認真清潔,就容易產生老人味,對此她傳授改善老人臭4穴位按摩法。

  • 染疫後體質恐生變 中醫:從5穴位擊退7症狀

    染疫後體質恐生變 中醫:從5穴位擊退7症狀

    感染Omicron變異株,大多數都為輕症,可能伴隨有發燒、咳嗽、疲倦、肌肉痠痛、沙啞、失去嗅覺等症狀,對此,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天然藥物學博士高定一醫師表示,在近期透過視訊問診過程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後,患者因先天體質、作息、飲食習慣等影響,身體的反應也會不盡相同,通常會產生2大變化,第一是「寒化」,另一則是「熱化」,兩種變化有不同的因應方法。

  • 色中醫「疏通鼠蹊部穴位」性侵2人妻 脫褲爬上床全被錄

    色中醫「疏通鼠蹊部穴位」性侵2人妻 脫褲爬上床全被錄

    中醫診所淪性侵地獄!高雄1間中醫診所某林姓中醫師被2女指控在治療床上指侵女子陰部,女子控訴該醫師會以鼠蹊部有穴位需疏通,在針灸時直接指侵女子,甚至脫褲爬上床欲直接性侵,其中1女出示針孔攝影機畫面佐證,法官認定犯下3個強制性交罪,判刑7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