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空客的搜尋結果,共116筆
長榮航空(2618)總經理孫嘉明表示,對於長榮航空下半年表現很樂觀,第2季客運收入逐月走高,下半年進入暑假旺季,客運需求旺盛,如果油價干擾因素趨緩,公司今年獲利將挑戰新高。
(15:45更新) 警方已經逮捕一名30多歲的男性乘客,他坦承自己碰觸緊急出口的控制桿。
新冠肺炎疫情已朝穩定可控方向發展,各國陸續解封,根據我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推估,今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2019年運量的40%到60%,其中夏季班表(4到10月)預估可恢復到每周2,168班,回到疫情前73%的水準。樂觀情境下,2025年運量可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準。
面對疫後繁忙的空中旅行,中國大陸航空業者出現3年多以來,最大一波招募熱潮。
疫情解封、兩岸恢復正常航班,航空客運需求大增,華航信評機構中華信評指出,自去年12月以來,航空客運需求的復甦速度持續快於中華信評的預期,最新估測華航2023年的客運收益率將介於新台幣2.7元至3.0元的較高水準,優於中華信評先前預測的2.3元至2.6元間。
國際與兩岸航空客運量加速復甦,貨運量撐住仍超越疫前水準。據交通部民航局7日公布統計,去年國際及兩岸航線載客總數578萬人次,年增逾4倍,但僅恢復至疫前(2019年)近1成水準,預估今年客運持續恢復到35%,明年增至7成,2025年完全恢復至疫前近6,000萬人次的水準。
新冠肺炎疫情連4日下降!國內昨新增2萬2980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二的3萬2023例少了9043例,下降28.2%。民航局表示,去年10月13日國內放寬入境檢疫措施,12月10日再取消入境人數限制,由於全球許多國家解封,包括歐美大幅開放、亞洲緩進開放,推估今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到疫情前、也就是2019年的35%,明年可達疫情前70%,2025年可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國際飛機租賃公司Avolon在16日發表報告,預估6月全球航空客運量,在亞洲尤其中國重新開放的帶動下,可望回到新冠疫情爆發前水準而全面恢復。
國際飛機租賃公司Avolon在16日發表報告,預估6月全球航空客運量,在亞洲尤其中國重新開放的帶動下,可望回到新冠疫情爆發前水準而全面恢復。
兩岸「小三通」7日起開放給特定民眾搭乘,但身分限制在兩岸引發不小爭議。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1日敦促台灣推動「小三通」全面復航早日實現,並儘快恢復兩岸原有客運航點,恢復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和兩岸民眾交流常態化。
長榮航(2618)總經理孫嘉明指出,解封後對於客運復甦樂觀看待,9月份客運營收已經來到33.25億元,10月、11月米蘭、慕尼黑開航,10月營收有望站上40億元,他以「人潮漸漸到、營收月月高」給予客運收入的期待,航班今年底可以回到疫情前5成水準,客運營收不含兩岸航線,明年中可恢復到疫情前的9成。
大韓航空一架編號KE631的空中巴士A330客機,23日晚間在暴雨中三度嘗試降落菲律賓宿霧機場時衝出跑道,機身嚴重受損,所幸機上176名乘客和機組員幸運生還,無人受傷。
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於11日表示,隨著各地旅遊禁令相繼鬆綁,亞太區航空公司各家載客量到2022年底之前,可望自8月份的53%,回升至疫前2019年的73%左右。
隨著全球經濟逐漸擺脫疫情衝擊,各地機場迎來大批期盼彌補過去無法旅遊的旅客,在積壓需求推動下,航空客運需求迅速暢旺升溫。資本集團(Capital Group)指出,目前航空客運需求反彈速度幾乎與疫情時跌勢一樣快,看好未來6~12個月將表現強勁。
西藏航空航班編號TV9833的空中巴士A319客機周四(12日)上午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衝出跑道起火冒煙,空巴表示正全力為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西藏航空和法國民航安全調查分析局(BEA)提供支持,BEA與CAAC保持聯繫。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沃爾許(Willie Walsh)9日指航空客運回升速度較預期快,2023年可望重回新冠疫情爆發前水準,比他原先預估最快2024年才達標的時間提前一年。
長榮航總經理孫嘉明30日表示,樂觀看待今年第三季航空客運逐漸復甦,至於上海浦東的長程線貨運已恢復九成。
星宇航空今年度起機隊大幅擴張,並將持續增加航班及開闢新航線,為配合不斷成長的運能需求,今日宣布展開客艙組員招募。無論是否具備客艙組員經驗都可報名。
長榮航(2618)今年貨運業務獲利維持高檔,且下半年可望迎接復飛商機。法人指出,航空族群目前屬於「進可攻退可守」之族群,股價8日再度「飛向天際」、上漲5.47%,三大法人也積極買超,4月來累計敲進6.86萬張。
新冠肺炎疫情邁入第三年,國境未完全解封,衝擊航空客運產業。長榮航2021年雖然繳出由虧轉盈的成績單,然公司企劃副總廖至維31日在法說會表示,客運營運慘澹,簡直是「不死也脫一層皮」。總經理孫嘉明呼籲並懇請政府減免檢疫限制,或至少先鬆綁桃園機場中轉旅客的規定,讓業者喘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