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窯廠的搜尋結果,共173筆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今年規畫10場次「青年探索體驗」系列活動,首場「百年窯廠DIY手作生活工藝」在上周末登場,帶領青年走訪傳統產業「三和瓦窯」,了解環境與產業密不可分的關係,並學習傳統產業如何轉型推動地方創生,首場活動引起熱烈迴響,深獲參與青年好評。
桃園市龜山區A7文學路打通至文化一路的「變一」道路原本規畫採高架方式,但會敲除1根八卦窯煙囪,市長張善政聽取專案報告後,拍板決定改成地下道路,煙囪將保留,最快3年9個月後完工,經費約5.76億元。
這個盤子設計不規則的曲線,進窯後不會塌陷嗎?」「這個做中空是要考量到服務生拿的重量嗎?」採訪當日,這群新北市鶯歌老窯廠平均40歲的接班人一碰上面,立刻拿起彼此的新作品交換心得,毫不吝嗇地分享技術突破關鍵。很難想像,他們手中的作品不單是鶯歌出品,還是大三元、Longtail等多家米其林餐廳的御用器皿。
深度旅遊是現代趨勢,而到觀光工廠探訪「隱藏版的台灣第一」,了解產業文化激發創意思維,更是趣味無窮;南投縣政府將於4月推出「暢遊南投.觀光工廠嘉年華」,4月底前消費滿200元,就可參加獎項總額超過130萬元的抽獎。
新竹縣政府計畫在軍方撥用的大員山陣地興建生命紀念園區,用地附近有廢棄超過50年的「連環窯」,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11日應邀到現場做專題講座,認為若能修復,將對台灣窯爐史的完整性有很大幫助。
反湖口生命園區團體11日邀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到「連環窯」做專題講座,以文化訴求反對縣府興建新竹縣生命紀念園區,縣府回應表示,「連環窯」並未在生命園區範圍,也未有人提報該磚窯廠具文資價值。
親子共學場地越來越多,鶯歌陶瓷博物館一直是遊客造訪的熱點之一,其中館內的常設展「硘仔鎮—鶯歌陶瓷歷史」近年大翻新,將鶯歌200多年的陶瓷文化,以數位互動遊戲、動態展覽展現,淺顯易懂,其中,館內的「隧道窯」,讓觀展者踏入窯內,體會早期生產陶瓷者的辛勞,儼然是最熱門的打卡拍照點。
新竹縣湖口台地1960年代磚瓦窯廠產業興盛,隨時代變遷,目前僅餘3處磚瓦窯廠遺跡依然保留完整,其中舊名波羅汶磚窯廠八卦窯內部結構罕見,但結構破損,甚至被許多樹枝纏繞,地方文史工作者22日邀請專家前來探查,盼梳理清楚磚窯廠的歷史背景,近期將向文化局申請文資身分,以保存在地記憶。
湖口台地在1960年代磚瓦窯廠產業興盛,隨時代變遷,目前僅餘3處磚瓦窯廠遺跡依然保留完整,可能是目前台灣僅存的磚瓦窯文化聚落,其中舊名波羅汶磚窯廠八卦窯內部結構罕見,但磚窯廠結構破損,甚至被許多樹枝纏繞,地方文史工作者22日邀請專家前來探勘,盼梳理清楚磚窯廠的歷史背景,向文化局申請文資身分,以保存在地記憶。
台泥與花蓮縣政府簽定的垃圾焚化處理廠BOO案,將在7月試營運。台泥指出,透過台泥和平廠水泥窯高溫「氣化」生活垃圾,是全國首案,日處理量二百噸。未來並將擴大投資,在「台泥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園區完成「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建立一個結合垃圾處理、環境教育、觀光與文化功能的場域。
慶祝金門莒光樓建成70周年紀念,全國唯一官窯金門縣陶瓷廠經過1年多來不斷的研發,推出限量2000瓶珍藏版的「莒光樓藝品紀念酒」,1日試賣100瓶,原價每瓶新台幣3000元,優惠價2680元,每人限購1瓶,吸引大批收藏迷排隊等搶購,一早開賣隨即秒殺搶購一空。
台中市外埔區大甲東村及沙鹿區,因大安溪沉澱的高黏性優良土質,及窯燒的精湛工藝,於60年代成為外銷歐美及日本、聞名國際的陶藝重鎮,當時的陶藝創作至今已是稀少寶貴的文化珍品。葫蘆墩文化中心即日起至2月12日推出「台灣硘響─沙鹿、大甲東陶瓷精品展」,集結50組件蘊涵時代意義的收藏藝品,歡迎民眾兔年新春前來欣賞。
苗栗縣竹南蛇窯於2002年11月26日被苗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2022年屆滿20周年,竹南蛇窯利用歲末最後一天舉辦20周年慶,蛇窯窯主林瑞華期望將陶藝代代傳承。新科苗栗縣長鍾東錦特地到場致賀,並親自體驗開窯。鍾東錦坦言自己是第1次來到竹南蛇窯,驚豔蛇窯園區是如此美的地方,苗栗陶藝在國內有相當地位,希望發揚光大。
苗栗縣竹南蛇窯於2002年11月26日被苗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今年正好屆滿20周年,竹南蛇窯利用歲末最後一天舉辦20周年慶,蛇窯窯主林瑞華期望將陶藝代代傳承,新科苗栗縣長鍾東錦特地到場致賀,並親自體驗開窯。鍾東錦坦承自己是第1次來到竹南蛇窯,驚豔蛇窯園區是如此美的地方,苗栗陶藝在國內是有相當地位,希望大家持續發場光大。
前往小港、大寮和大樹,親近田園並挑戰傳統磚瓦、漢餅等工藝DIY,再到義大世界釋放活力,是三五好友相約出遊或全家大小寓教於樂的親子小旅行,最Chill的行程。
第34屆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12月8日至11日在南港展覽館展出,昇元窯業在展場4樓L830攤位打造「昇元大砌」,以建案展售中心為設計概念,將磁磚與建築各個區塊的結合具體呈現,引領國人看見磁磚結合建築的豐富可能。
磁磚知名業者昇鈨窯業參加在南港展覽館展出的第34屆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12月8日至11日在展場4樓L830攤位打造「昇鈨大砌」,以建案展售中心為設計概念,將磁磚與建築各個區塊的結合具體呈現,引領國人看見磁磚結合建築的豐富可能。
花蓮富南窯場的八卦窯登錄為歷史建築,為喚醒民眾對文化資產的意識,花蓮縣文化局特別邀請插畫家「山迷」創作,主題為「磚窯勞動者群像」,介紹過去燒窯製磚的情況。
從鶯歌老街彎進永昌社區,街景從熱鬧喧嘩變為靜謐,一間間陶瓷窯廠隱身其中,傳承4代、以父母為名的「清寶窯」,是少數結合陶藝教學的窯廠,配合「永昌陶瓷產業亮點再造計畫」,與游郁心攜手傳承陶藝文化不遺餘力。
新北市鶯歌區早年是台灣陶瓷重鎮之一,隨著時代變遷逐漸式微,曾有上百家窯廠的永昌社區,如今僅剩20多家,在地青年游郁心提出「永昌陶瓷產業亮點再造計畫」,打造青銀藝術共創工作坊,東奔西跑溝通說服業者開放窯廠讓學童參觀,還自掏腰包印製窯廠月曆,獲得社區長者迴響加印數百本,如今更創立YouTube頻道,希望繼續記錄永昌社區的人文,凝聚社區的認同感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