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童男女的搜尋結果,共10筆
清明節大陸各地迎來祭祀掃墓高峰,殯葬祭品熱銷。中共中央宣傳部根據新時期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託新華社主辦的《半月談》報導,儘管文明祭掃、綠色祭祀觀念越來越被人們接受,但仍有商家利用燒紙祭奠的傳統習俗,制出別墅、豪車、「童男女」等「花式祭品」。如何賦予清明傳統文化更為健康的價值內涵,值得深思。
「2020愛在基隆相遇時」第一場次活動於15日由基隆市政府帶領60位單身男女迎向幸福時刻,為鼓勵適齡婚育,市府民政處已連續四年舉辦單身聯誼活動,過去累計成功速配38對男女,希望再創參加者戀愛契機。
在歷史記載上,自殷商時期就開始有殉葬的文化產生,這些殉葬的人當中有些是自願的、有些是被殺害的,甚至還有人是被活活埋葬的,而在這群陪葬的人當中,除了一般我們認知中的嬪妃或是跟隨自己的奴隸,竟還有年紀非常小的孩子們,究竟古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學長的好意讓我越騎越不對勁…」一名女網友日前因為擔心迷路於是向學長求助,沒想到對方竟然在學妹的機車後照鏡綁上一對「金童玉女」,說可以幫她「引路帶路」,讓女網友直呼自己根本是「移動式神主牌」。
最近「#MeToo」反性侵性騷運動,如火如荼在全球各地展開,而許多開發中國家對女性的一些不人道陋習根深蒂固,此際也引發關注。例如,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最新統計,目前全球每年仍有1200萬女童被迫結婚,平均每天3.3萬人被迫背上婚姻的枷鎖,若不加改善,到2030年左右,約10億女性是童婚受害者。
中華男足5日將與蒙古進行國際友誼賽,接著就是雙十國慶與勁敵巴林的亞洲盃最終輪資格賽,中華足協也號召球迷一同穿著藍衣進場,希望能把台北田徑場染成一片藍海,以「最佳第12人」協助中華男足捍衛主場,全力奪勝!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原唱法國聖馬克兒童合唱團明(25)日起在全國舉行音樂會,帶來古典樂曲與電影配樂,也將首度帶來周杰倫的《蝸牛》。記者會上整團開口唱起《聖母頌》,純淨而動聽,也讓台灣的天空響起天籟歌聲。
說到女性的內褲,那可真是不勝枚舉,從舒適的純棉內褲到性感的丁字褲不一而足。絕大多數女性都是會穿內褲的,因為它不僅能保護我們的性器官還能阻止防止細菌入侵。但是你知道嗎?古代的青樓女子不穿內褲,這是為什麼呢?
《易經》裡有句話:「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們的老祖宗那時候,男人們上衣下裳,女人們就只穿長袍。穿裙子的男人們撩起衣角渡河去會情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野且!《詩經·褰裳》)。當然,裙裡面也不是光溜溜的兩條腿。裙裡面所謂的褲,其實要稱作「脛衣」,只是遮住兩條小腿。女人們偶爾也穿這種沒有襠的套腿褲。好玩的是,政治和權力最終給褲子加上了一個「襠」,不僅解放了身體,也解放了生產力——此後的底層人民就一直喜歡穿這種方便行動的服裝。
(文接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