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競爭國的搜尋結果,共1,220筆
現今世界處於動蕩之中,挑戰巨大:俄烏衝突愈演愈烈,歐美及全球經濟又處於衰退期,而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株已席捲世界,往全球蔓延。美眾院議長麥卡錫率團訪台時機都是必須考量的因素,根據媒體報導最有可能時機為美眾院休會4月復活節之際。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定於2月15日宣布,她將角逐共和黨2024年總統候選人提名。海利曾是前總統川普的部屬,如今可能與他競爭白宮寶座。她視中國為美國最大外部威脅,曾稱如任由中國鎮壓香港,中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台灣。
歐盟執委會定於周三在其《綠色協定產業計畫》(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中表示,歐洲及其夥伴國家必須採取更多行動,以抗擊中國對潔淨技術產品製造所提供的補貼帶來的影響。
近日新聞報導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繼前任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亦有規劃訪台之舉,鑑於裴洛西訪台造成「颶風效應」,大陸對台展開有史以來最大軍演圍台威懾,不僅跨越海峽中線,更直入領空、領海。此新聞報導,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國際及兩岸、台灣社會政黨關注。「德國之聲」質疑,美國是否已經做好麥卡錫訪台所產生後遺症;國民黨人或表批判或歡迎有之,甚至直指基於抗中需要,美國準備犧牲台灣;民眾黨則表示歡迎。顯然,麥卡錫訪台其實是利弊參半,雖提升台灣能見度,但卻增高戰爭邊緣風險。
美國要求荷蘭進一步對中國設置晶片出口管制,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為此於17日(美東時間)訪美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但在總理行前,荷蘭外貿部長施萊納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表示,荷蘭不會輕易接受美國對中國出口晶片製造技術的新限制,目前正在與歐洲和亞洲盟友進行磋商,包含台灣。
網飛(Netflix)料將在周四(1月19日)發布歷來最疲弱的營收表現,其附廣告的訂閱方案難以在逐漸飽和的美國市場吸引客戶,這可能迫使該公司今年縮減在內容方面的支出。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印太政策事務協調官坎貝爾12日出席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中心(CSIS)的活動時說,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年底在印尼的會晤為兩國關係奠定了基礎,希望2023年美中能一起為兩國關係共建「護欄」,以確保兩國競爭「和平並富有成效」。
一個製造業協會在周一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能源成本的上升和近期的政治動盪,對於外國投資人來說,英國已經成為較不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地方。
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大廠商,中小企業都有碳盤查需求,第三方查證機構炙手可熱。但過去國內僅有7家民間查證公司,且全掌握在外商手裡,收費昂貴。經濟部標檢局去年因此輔導國內5家本土法人機構投入,希望以量制價。今又宣布,年底可望再有6家民間查證公司投入,預估年底總數可以達到18家,家數比過去翻倍有餘,希望藉由競爭將價格壓低。
大陸朝野高度期待的大客機C919終於在日前進入最後階段的驗證飛行,開啟明年春首次商業營運的進程。這架被寄希望能打入國際民航市場的中國製造客機,未來與波音、空巴的競爭路途仍極為艱難。很多人認為只有提高目前相對偏低的國產化率,才能與兩大民航巨頭競爭,其實國產率與製造技術並非主要障礙,真正問題在於國營體制,要靠著政府舉全國之力來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現代市場經濟還沒有這種例子。
台灣經常被稱為「矽盾」(Silicon Shield),其生產的半導體佔世界總量的65%,超過90%的最高端晶片。因此,沒有哪家公司比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台積電的先進晶片對蘋果手機、醫療設備、飛彈發射平台和許多其他技術都不可或缺,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無可匹敵的。
美國參議院12月15日表決通過法案,禁止美國聯邦機構使用或下載TikTok,這是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圍堵中國企業的「最新力作」。
兵役是否要延長舉國關注,台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最新民調,高達7成3民眾同意台灣役男服役至少要1年才合理。綠委昨表示,兵役延長問題重點是有沒有辦法讓役男學習成長、思考台灣需要;國防部則公布明年度志願役男新制,並表示兵役延長目前正緊鑼密鼓的做最後統整跟協調。
國防部今宣布,確定延長入伍訓練,但兵役期尚未拍板,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面對中共武力威脅,七成三同意台灣役男服役至少要一年才合理,一成八不同意。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清楚的訊息,現行台灣役男四個月軍事訓練期改成一年,是社會高度共識。
中美領袖11月中旬面對面會晤,達成避免兩國競爭演變成衝突,保持經常性聯繫的共識。之後在兩國多領域首長密集會談後,美國國務院美東時間16日宣布啟動成立「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Office of China Coordination),確保美國政府能負責任的管控與中國的競爭。
中美元首11月中旬面對面會晤,達成避免兩國競爭演變成衝突,保持經常性聯繫的共識。美國國務院美東時間16日宣布啟動成立「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Office of China Coordination),確保美國政府能負責任的管控與中國的競爭。
為更有效因應中國挑戰、管控美中競爭,美國國務院今天宣布成立中國協調辦公室。據報導,辦公室取代先前東亞局下的中國協調處,規模約有60至70人,由亞太副助卿華自強帶領。
中印近年屢見邊界衝突,回溯1962年的首次中印邊界戰爭,儘管中國獲取勝利,卻也因而產生優越感、助長其升級邊境衝突的意願,印度則自此將中國視為嚴重的安全威脅。這場戰爭也促使中國和印度從外交競爭,轉變成為永久性的軍事地緣戰略對抗。
日前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發表了核融合研究的突破性進展,首次實現核融合反應的淨能量增益,驗證了以人工方式製造了猶如太陽核心氫原子融合產生能量的過程,為人類未來清潔能源打開一扇機會之窗。此一成果雖然距商用化仍相當遙遠的距離,但是理論獲得證實後,會吸引更多的資金與研究的投入,技術進展將駛進快車道,人類可望在數十年內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讓人類文明進入飛躍性的進展。